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一百分祝福 逐戶送到家

一百分祝福 逐戶送到家

E-mail 列印
慈濟每年歲末為感恩戶、關懷戶辦理發放暨圍爐活動,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因此今(2021)年將歲末圍爐取消,改成祈福會。然而,近日疫情出現本土與社區感染,政府防疫措施再提升。慈濟 也進而取消冬令發放祈福會,改由志工將物資與關懷親自送到案家。

◎吉祥平安 裝入袋

1月23日上午,七十五位志工在新竹靜思堂整理冬令物資打包作業,虔誠祈禱之後,由社工李侑蓁解說物資包內的物品,以及物品的擺放順序和位置,共計完成四百五十六份物資包。合心訪視幹事彭瑞芬說:「雖然他們沒有辦法來,可是我們對他的愛與祝福不變,我們今天就是用一顆很戒慎虔誠祝福他們的心來打包,這個祝福禮,逐戶送到案家。」今年的冬令物資有香積麵、靜思資糧五穀粉、福慧珍粥、紅包和春聯,還有橘子和蘋果代表吉祥平安,以及善心人士結緣的米粉、米和保暖衣,一起送到家作為春節祝福禮。此外,今年持續以「慈善物資卡」取代過往的物資包,儲值金額依據家庭口數多寡發放,讓案家能自行前往超市購買生活必需品,讓案家能獲得實質的需求。

針對物資卡的使用,社工郭怡君說:「原則上,我們會跟個案宣導,盡量去採買生活用品,不要做其他的用途。我們有做過問卷調查,其實個案的滿意度還蠻高的,都會覺得說,因為是在過年前發放,可以去添購一些過年要用的生活用品。也是適合全家大小去採買的安全場域,它的點全台還蠻多的,對個案來講,使用上還算方便。」

◎靜心專注 零失誤

在104教室裡,一人貼上儲值金額,另一人則是依造冊裝入袋內。楊雅菁和陳碧雲兩人一組,核對資料做得很開心,楊雅菁說:「把正確金額放進去,就是要很小心,因為這畢竟是要交到他們手上,金額要很正確。希望這東西到他們手上可以有實質的幫助,覺得這樣很好。」將金額數字寫在物資卡的陳碧雲問:「這些錢怎麼來的?」雅菁回答:「不就是會員每個月捐的錢,錢是來自大家的捐款啊!」「大家在做,你對你的疑問就可以馬上提出,就不會心裏有疑惑。如果人家講錯,我們懂的,當然就可以幫忙說一下,錢從每一個人的善款來。」陳碧雲體會到只有心靜了,才可以把事情做好。希望得到「慈善物資卡」的人,都對他們有幫助、會歡喜。

鄧麗玲說:「就是要很專心,整個心都要投入在這邊,而且要對好來,包括名字,名冊都要符合,所以這要很細心,要專心在這上頭。」眼睛雖然不好,心境卻是喜悅快樂的戴彩霞說:「看的時候要很詳細,急不得,就是要慢慢來。這種工作就是要細心,要耐心,絕對不能有差錯,有差錯最後要重新再檢查一次,就是靜下心來,要有耐心。」從事出納工作的彩霞說:「各行各業,隔行如隔山,每一種工作都有它的眉角,每一個工作都不一樣,都要重新學習,任何事都要重新學習。」

「培訓五年才受證,前後已經三十年了,八十年到現在,環保做三十年了。新竹環保七十九年十二月開始做,新竹還保賬務是我在記的。」彩霞娓娓道來,訴說關於早期的訪視,是師兄師姊帶著,大家準備了午餐就像要去郊遊旅行一樣,整天的行程沿途有人介紹植物、地理和人文。早期師姊很辛苦的做訪視工作,每次看五個、十個個案回來,訪視記錄是用手寫的,即使年紀很大,也是一肩承擔。現人事已非,有些早期的訪視志工已經不在了,或已經年紀很大,透過經驗傳承,訪視看個案沒有停歇。

◎健康平安 歡喜年

桌上擺放各式各樣布紅包,吸晴眾人圍看讚歎。游淑慧說因為COVID-19的關係,不太能出門,花了三個禮拜完成;白天有吳月紅和巧藝昉志工幫忙成就布紅包,晚上一個人做到十二點,過程雖累,但內心是歡喜。游淑慧說:「紅包袋裡面放一百塊,代表健康和平安,一百分的幸福、一百分的健康,還有我們一百分的心意,希望他們在打開紅包袋的時候,是開心的。」

因為到兆豐銀行換新鈔,所需數量較多,銀行的經理關心其用途,淑慧把握機會跟對方分享慈濟冬令發放,「我們有感恩戶過年的時候,我們希感恩戶一份祝福放一百,代表健康和平安,還有一百分的祝福。」「感恩對方拿一萬塊的現金給我,我要留下他的姓名和電話,他說不用啦 我會幫你裝在紅包裡面,我說沒關係,紅包是一碼事,那你的善行是另外一碼事,我們還是要做登記,到時候會開收據給你,他就很開心,所以我就覺得在過程中受益的還是我自己,這就是愛啊,我一個人愛不夠,我希望大家滿滿的愛,這樣才能夠具足。」

曾經承擔合心訪視幹事十年的羅瑞貞分享:「冬令發放以前都有打包、惜福區、物資,現在的物資是以物資卡,這是最大的改變,再來就是以前有圍爐,個案來了之後,非常溫馨的場面。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改變為送祝福禮到案家去,每個訪視人員也是會秉持著以往的精神,還是會給個案滿滿的愛跟關懷,跟以前精神是沒有變,都一樣,只是做法有一點改變而已,不過到最後的目的,還是一樣,就是送愛到個案家。」

圖左 :羅瑞貞(左)和劉順香(右)送祝福禮到案家,關心詢問其腳傷原因與日常照護狀況。案主表示在工作地點跌倒,致左腿下肢骨折,有孫子和女兒照顧。訪視志工除了深深祝福案主早日康復,也與案主話家常。[攝影者:王淑芬]
圖右 :2021年冬令祈福會新竹場次物資打包,全體志工虔誠祈禱祝福疫情平息,天下無災無難,社會祥和,人心淨化。[攝影者:張淑慧]

圖左 :社工李侑蓁(右)解說物資包內的物品,以及物品的擺放順序和位置。合心訪視幹事彭瑞芬[攝影者:張淑慧]
圖右 :志工用心擺放物資,及掛上祝福吊飾。[攝影者:張淑慧]

圖左 :曾經承擔合心訪視幹事十年的羅瑞貞說:「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改變為送祝福禮到案家去,每個訪視人員也是會秉持著以往的精神,還是會給個案滿滿的愛跟關懷,跟以前精神是沒有變,都一樣,只是做法有一點改變而已,不過到最後的目的,還是一樣,就是送愛到個案家。」[攝影者:張淑慧]
圖右 :楊雅菁(左)和陳碧雲(右)兩人一組,核對資料做得很開心。楊雅菁希望東西到他們手上可以有實質的幫助,而陳碧雲不解問:「這些錢怎麼來的?」「錢從每一個人的善款來。」陳碧雲解惑了,她希望得到「慈善物資卡」的人,都對他們有幫助、會歡喜。[攝影者:張淑慧]

圖左 :社工郭怡君為打包物資卡的人員解說應注意事項。[攝影者:張淑慧]
圖右 :從事出納工作的彩霞說:「各行各業,隔行如隔山,每一種工作都有它的眉角,每一個工作都不一樣,都要重新學習,任何事都要重新學習。」[攝影者:張淑慧]
圖左 :2021年的冬令物資有香積麵、靜思資糧五穀粉、福慧珍粥、紅包和春聯,還有橘子和蘋果代表吉祥平安,以及善心人士結緣的米粉、米和保暖衣,都會一起送到家作為春節祝福禮,祝福闔家平安。[攝影者:張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