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心存善願夢成真 見習發心耕福田

心存善願夢成真 見習發心耕福田

E-mail 列印
今天(2/28)第一堂培訓見習課,共有三十五位學員及二十三位工作人員參加。曾秋月師姊指導大家慈濟儀軌;邱秀貞師姊分享她做慈濟,念念純善、時時精進的過程。七十九歲的陳胡靜枝師姊也來參加見習;剛退休的志工 林治宏師兄參加見習、準備培訓做慈濟。

◎老而不倦 快樂做志工

首先由曾秋月師姊一個動作、一個動作,教導大家慈濟儀軌;休息時間,溫秋蓉師姊帶領的香積團隊,提供各種美味小糕點,大家吃後紛紛讚歎感恩。

今年七十九歲的陳胡靜枝師姊,數年前先生簽賭大家樂,欠下龐大債務。為了不牽累子女,她堅決變賣家產還債,加上自己努力賺錢多年,才在2006年將所有債務還清,期間的苦一言難盡。次年在高雄投入環保,轉而來到新竹:「來慈濟心情感覺很輕鬆。」從高雄到新店,再到新竹不管搬到那裡,她都繼續做環保,偶爾參與福田志工或香積志工勤務。

她表示:「這是做好事,所以要做。」儘管她禮佛時動作總是慢一拍,但仍然學得很認真,是位有智慧活到老學到老、肯付出的長者。她表示今天的慈濟問訊、禮佛等儀軌示範得很仔細,讓她終於能學會每個動作。今天溫秋蓉師姊的香積她也有參加,做得很快樂。

◎難忘國外志工恩

剛從國際運輸業退休二年的林治宏師兄,分享2009年時,未婚的姑媽突在日本過世,他和太太帶著一位師父過去,要將姑媽的遺體運回,因日語不通實在很不方便,幸虧有日本的慈濟志工協助買花祭拜、協助火化、全程陪伴到運回台灣等所有事宜,讓他非常感動,但因當時自己還需要上班賺錢,所以無法回報。

這份感動促使他退休後加入慈濟。家與苗栗慈濟園區只有一牆之隔,去年他開始幫忙在園區種植油柑果,又因有外語能力,所以也在園區當導覽志工。透過蔡智玲師姊之邀,將參加人醫會隨團隊出勤、幫忙搬器材。他準備明年參加慈誠培訓課程受證,成為上人的弟子。

◎人有善願 天必從之

外表瘦弱、但信根堅固,時時以慈濟為念的邱秀貞師姊,四十五歲就歡喜從銀行業退休,全心投入慈濟。她分享第一次在花蓮醫院大廳佛陀問病圖前聽上人開示。上人未開示前,她看到上人先在志工室吊點滴,當時針打在上人身上,卻痛在她的心。開示時上人說了一句:「我什麼都沒有,只有這條命,要奉獻給芸芸眾生。」讓她當下發願要幫上人扛。那時候知道一張病床一萬五,她就發願一年要募一張病床,回來後便開始募款。

「我想募款!可是我不敢講!」「奇怪!這錢又不是放你自己口袋,你是要給慈濟的!」秀貞師姊怯生生地說:「那、那、那…你可以當我第一個會員嗎?」「可以啊!」再來,她每天利用上班前,向銀行同事募款。為了讓更多同事知道慈濟在做什麼?她開始很認真地看《慈濟月刊》。

她知道自己無法像其他師姊一樣去第一線做什麼,所以能做的她就盡量做。當年每週四下班,她便前往位於西大路上的共修處燒開水、掃廁所等雜事,也曾經負責掌管活動經費。當時還未有靜思書軒,為推廣靜思文物,她將上人的著作及錄音帶都一一看過、聽過,她想這樣跟人互動時,就能適時地契入話題。

會所陸續搬遷東大路、後又遷到現在聯絡處地址。因為路途變遠了,載她的師姊說:「我不能夠再載你了。」她想:「對!我總不能一直給師姊載。」她本是一位連騎車,看到其他車輛來都會跳下車、停下來的膽小師姊,為了能到達新會所,她跑到佛像前,向菩薩問訊後虔誠禮拜,請菩薩加持。

未考到駕照前,她就先買好車,並報名上班前最早的駕訓班考到駕照。她很感恩慈濟,讓她有這麼大的動機學會開車。她提醒大家「有願就有力,因為你有願力,就會牽引你有更多福緣、善緣。參加慈濟三十幾年了,有人說奇怪:『秀貞你好像貴人很多?』但是天助自助,如果沒跟你自己做很大的功課,菩薩也不會幫你! 」

入慈濟後,她跟自己說:「每天一定要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她認為在沒有人督促你的時候,你身邊的人,就是督促你最好的貴人。」早年帶過慈濟列車的她分享,兩位清大的教授提問:「慈濟不是做善事嗎?這跟修行有什麼關係?」她舉例回答:「為讓同事看到自己的改變,願意當自己的愛心會員,我努力改變自己。為了要向同事收善款,和同事討論事情時也學習理直氣和的溝通,就是修行。」

開始募款大多是一百元的小額善款,當聽到許多很會募款的師姊分享說:「我又募到幾張病床。」想說天啊!大家都這麼會募款,所以她就從自己做起先捐一萬五千元。這是她的第一張病床由來。

有一天,一位客戶要匯款到花蓮佛教慈濟基金會,收款銀行是花蓮土地銀行,卻跑錯家到她任職的銀行來了,她同事就向客戶說:「沒關係,我們這有一位慈濟師姊,你放心嗎?你可以把善款交給她。」秀貞師姊告訴對方:「如果收據下來,我會親自送到你家去。」對方不敢置信地想說「真的?假的?」就答應了。

拿到收據後,秀貞師姊下班請同事載她,經過彎彎曲曲的路把收據送到時,對方很感動,又捐了二張病床。她說:「靜寂清澄、志玄虛莫、守之不動,做慈濟不要想說怎麼這麼多的規定,其實是在保護大家。我是上班族,因加入慈濟後又要布施,所以就把燙頭髮、買衣服省下來,這樣總支出就沒有改變。做慈濟要從自己的生活改變,做中學。」

她的人生規劃是大二就半工半讀考上台銀;二十歲上班二十五年後,就要趕快退休做慈濟,一天也不多,因為人生七十才開始,但最精華是七十歲前,所以她告訴自己,若六十五歲才退休,很多事體力會做不動,期許自己在人生事業、志業上都能夠福慧兩足尊,不只賺錢財,功德財也要賺。

剛退休時,精舍師父跟她說:「請她來承擔e-learning窗口,她問師父說這是要做什麼?師父告訴她:「妳只要會打電話,就可以了。」,她很高興地回:「師父,我在銀行常常打電話,打電話我會啊!我會!」一開始她找來許多專才,慢慢地卻只剩下她一人,讓她相當受挫。這是全省第一個做的,沒有範例可循。她又跑去跪求菩薩:「師父交代我的事情,現在人全都不見了,請菩薩!幫我的忙,讓菩薩從地湧出。」結果第三天,真的就有菩薩來幫忙,繼續完成了那項工作。

目前她承擔志玄文物的總召,一切從無到有,踢到鐵板挫折時,她會自己省思:「上人成立慈濟過程中也踢過鐵板,上人總是咬緊牙根信己無私,把所有困難轉換成智慧,這就是我們進來慈濟,要學習上人的大無畏精神,在各種困難中自己要學習成長。」

開始參加慈濟時,她就研讀了《三十七道品》,她說:「研讀了《三十七道品》就能有正知、正見,爾後你聽到風風雨雨時,自己心中就有一把尺,知道你應該怎麼樣?要期許自己是一塊良幣,不要讓劣幣把你驅逐了,如果大環境越糟,請菩薩一定要穩住你的腳步,更要好好精進,讓這個社會清流能夠更好。」

司儀陳建宏總結說:「人有善願天必從之,當你有更高的目標時,你就會願意改變,你的生命就在圓滿之中。」她的分享,平凡中處處充滿著-她對於上人及慈濟的大愛,願力讓她時時精進、克服萬難,很值得大家做為學習。

圖左 :精進組曾秋月師姊先用影片,講解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細節,再用動作教導大家如何禮佛、問訊等。[攝影者:許鳳珠]
圖右 :今年七十九歲的陳胡靜枝師姊(左一),數年前先生簽賭大家樂,欠下很多債務,為了不牽累子女,她堅決將家產處理還債,加上自己努力賺錢很多年,才在民國九十五年把所有債務還清,期間的苦一言難盡。次年在高雄投入環保,轉來到新竹。[攝影者:許鳳珠]

圖左 :今天共有三十五位學員及二十三位工作人員,參加見習課程。[攝影者:許鳳珠]
圖右 :剛從國際運輸業退休二年的林治宏師兄(中),分享民國2009年時,沒有結婚的姑媽在日本突過世,他和太太帶著一位師父過去,要將姑媽的遺體運回,因日語不通實在很不方便,幸虧有日本的慈濟志工買花去祭拜、協助全程陪伴所有事宜,讓他非常感動,也是觸使他退休後加入慈濟之一。[攝影者:許鳳珠]

圖左 :至今未婚、外表瘦弱、但對於上人及慈濟信根堅固,時時以慈濟為念的邱秀貞師姊,四十五歲就歡喜從銀行退休,全心投入慈濟。[攝影者:許鳳珠]
圖右 :休息時間,溫秋蓉師姊帶領的香積團隊,提供各種美味小糕點,大家吃後紛紛讚嘆感恩。[攝影者:許鳳珠]

圖左 :司儀陳建宏總結說:「人有善願天必從之,當你有更高的目標時,你就會願意改變,你的生命就在圓滿之中。」[攝影者:許鳳珠]
圖右 :見習第一課,志工們從學習慈濟禮儀開始,學員長龔志富師兄(中 穿西裝)及隊輔們在旁指導學員,如何做出正確的問訊手印。[攝影者:許鳳珠]
圖左 :隊輔們在課間幫忙排列拜墊,準備一會兒教授儀軌時學員使用。[攝影者:許鳳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