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新竹科普市集 慈濟設攤宣導防災

新竹科普市集 慈濟設攤宣導防災

E-mail 列印
「地震!往哪裡跑?」

「左右搖」,「還在搖吔!」

臺灣科學節新竹市科普市集,於10月24日在遠東巨城購物中心舉行,由遠東巨城和清華大學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共同舉辦,有學校、公部門和慈濟受邀參加設攤。

◎緊急‧包什麼 要或不要大考驗

實聯制登錄和自動量體溫和噴霧消毒的防疫通道後,進入展場。二十一個攤位在雨中的帳棚下布置,慈濟的「環保Follow me 防災Let’s Go」五個站,在巨城購物中心廣場左邊屋簷遮雨板下。

一早,從台北帶著解說團隊來到新竹巨城會場的駱純美老師,指導新竹當地志工如何解說互動及帶動遊戲進行。慈濟志工和參展的建台高中、竹南高中和光武國中學生,也趁開幕前來體驗慈濟的環保防災互動遊戲。來自三個學校的志工服務同學,也在慈濟志工的引導下,學習解說展出的內容,和帶動遊戲的技巧,老師和校長也來關心學生的表現。

負責新竹市科普市集策劃推動的清華大學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主任戴明鳳教授,也親自體驗慈濟的防災教育互動遊戲。

「地震來時,緊急,包什麼?」

「要的放這邊,不要的放那邊。時間一分鐘,好,開始,Go!」

志工簡單解說遊戲規則之後,戴教授認真地拿著圖卡,思考著該放哪邊:「餅乾,不要。」「要啦!」志工在旁邊說。「我不吃零食,這個不要。」「巧克力?好像需要。」「餅乾不要,巧克力熱量高,更應該不要呀!」志工說。戴教授突然有所悟地說:「剛才那張餅乾呢,餅乾要,青菜不要。」

經過了「要」與「不要」的激戰之後,來到「避難,包什麼?」防災必備物品對對碰的記憶大考驗,來強化避難包裡該裝些什麼。

◎生活中的科學 就在你我身邊

清大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的趣味科學玩具,吸引許多好奇的小朋友,用空氣壓力原理做成的浮沉子,磨擦力體驗,穿透壓力體驗。銅板越往下速率越快,在一定轉動速度之下才能出現完整碰撞現象。搖一搖上面的瓶子,讓水穿過孔洞流到下面的瓶子。

鈕扣電路積木組成的遙控車,吸引孩子來操控;家長帶小孩來體驗輪子轉動的時候,輪軸只掛一端,輪子依然直立。原能會的核廢棄物打包分類,也吸引小小孩子來「丟」球遊戲,學習分類。

臺灣科學節在慈濟志工表演「素21」節拍中開幕,下午雨停了,攤位的解說員,全部由志工學生來帶動遊戲。

竹南高中學生斜背「防災Super King」布條帶領參加者玩遊戲,「牆柱能拆嗎?」大姊姊請羞澀的小妹妹用木塊蓋房子,「蓋好了嗎?」大姊姊問。「如果蓋好了,用手把底板搖一搖。」小妹妹依大姊姊的指示,輕輕搖,木塊全倒。「咿,是不是會倒?」大姊姊問話的同時,給了小妹妹兩塊板子,請小妹妹再將倒下的房子重建。

加了兩塊板子的房子,用力搖晃之後沒有倒下。大姊姊告訴小妹妹,房子不會倒是因為有「剪力,剪刀的剪。」陪伴在孩子身旁的家長林堉琪表示:「從生活中去學一些東西,可能沒那麼專業,但至少有一點常識也不錯。」

帶著小孩來「玩」的家長王詩如說:「防災包,會知道說如果發生緊急狀況的話,需要帶些什麼東西,我覺得是蠻不錯的活動。」

◎服務付出 教學相長彼此獲益

「火災,怎麼辦?」就讀竹南高中的的范展瑄同學,手握著八張「火災,怎麼辦?」圖卡,翻閱著圖卡,對來參加的民眾解說面臨火災時該怎麼辦。展瑄說:「這邊主要就是防災啊,這邊火災那邊地震。就是很多相關資訊都學得到,像地震來說我們學到那邊有關於建築的那個剪力。」

「地震,躲哪裡?」新竹市光武國中一年級學生手指著模型位置,詳盡地解說:「這邊直接躲桌子跟躲牆壁。」而瘦小的陳柏勳很有默契地接著說:「樹燒掉的話,會讓土變鬆,鬆掉之後會變成土地沙漠化,所以在鬆鬆的土地上蓋房子,更容易倒掉。然後水患頻傳就是丟垃圾被沖到大海,讓那一些小動物吃到那些垃圾,死掉。」這些知識在學校裡都有學習到,但透過遊戲體驗,在模擬場景裡用實際的擺設更能發揮解說效果,學生賣力的解說,聽眾仔細地聆聽。

光武國中老師蔡明曉表示:「他們是鑑定通過資優班的孩子,本來就對自然科學方面的底子,就比一般孩子來得好。孩子們有這方面的專長跟興趣,也希望他們來做一些服務,都可以得到不同的收穫。」

看到學生能夠深入淺出的,來介紹所有的一切地震跟防災知識,竹南高中校長呂淑美覺得:「大姊姊、大哥哥跟小孩子宣導,這樣子的效果,我覺得非常好。」

下午五點多天色漸漸暗,家長帶著小朋友還在排長龍等著玩「疊疊樂」,這樣的遊戲在平常帶小朋友逛百貨賣場是不容易見到的,要把握機會。

◎聞法傳法 才能夠讓世間更美好

不時地在廣場關心各攤位的戴明鳳教授說:「我真的很喜歡你們玩那個防災,您防災需要帶哪些東西?真的遇難的時候,哪些東西是不需要,而且這一次又有地震,有地震的那個攤位。我覺得這一點就好符合,你不覺得又有地震,然後又剛好您在談的是防震的問題,我覺得真的就很好的訴求點。」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主任秘書曾聰邦說:「科學在你我的生活之中,透過科學讓我們人活得更好。」曾主任秘書表示,希望能夠呼應療癒時代面對新後疫情時代,新的生活有新的態度,而新的態度建築在科學上,去重新體認我們人應該怎麼快樂的活,是很重要的。

親自贈送每一位解說學生禮物的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說:「推廣慈濟跟外界分享,是一個非常好的互動,也可以帶動學生們對於防災,對於環保,對於他們知道科技,其實可以幫忙做很多事情,這也是一種科普的教育。」

大哥哥、大姊姊們的鼓勵,親切地解說與遊戲帶動小弟弟、小妹妹,拉近了彼此距離。巨城總經理羅仕清歡愉心情道出,「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而且科學園區在新竹,所以,科技的活動對新竹來講別具意義,這是一個幸福的地方,增福地。所以,希望大家多來巨城,你會享受到很多的愛。」

圖左 :還沒開展就吸引許多小朋友來玩,各種新奇好玩又具教育意義的科學遊戲,都可以告訴小朋友透過科學原理可以有許多用處。[攝影者:彭慧美]
圖右 :參展的學生們,趁開幕前來體驗慈濟基金會展出的防災Let’s Go遊戲體驗站,當災難來臨的時候,到底防災包裡要帶哪些東西呢?一分鐘的抉擇,挑出要帶的和不要的。[攝影者:黃建智]

圖左 :慈濟環保防災五個站環保Follow me 防災Let’s Go,就在進入巨城購物中心廣場左邊屋簷玻璃遮雨板下,早上下雨,在這裡不用撐傘就可以放心地玩遊戲。[攝影者:黃建智]
圖右 :下午五點多天色漸漸暗,家長帶著小朋友還在排長龍等著玩「疊疊樂」,這樣的遊戲在平常帶小朋友逛百貨賣場是不容易見到的,要把握機會。[攝影者:黃建智]

圖左 :慈濟志工大姊姊拿著慈悲科技的LED帽,跟參加的學生們解說這頂防災帽子神奇的用處,是一項很科學的創意作品。[攝影者:黃建智]
圖右 :一早,從台北帶著解說團隊來到新竹巨城會場的駱純美老師(右二),指導新竹當地志工如何解說,及互動帶動遊戲進行。[攝影者:黃敏祥]

圖左 :負責新竹市科普市集策劃推動的清華大學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主任戴明鳳教授(左一),跟帶著孩子來體驗的家長解說這項展出品的道理。[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臺灣科學節新竹市科普市集,於10月24日在遠東巨城購物中心舉行,由遠東巨城和清華大學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共同舉辦,有學校、公部門和慈濟受邀設攤。遠東巨城總經理羅仕清(左一)、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左二)、清華大學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主任戴明鳳教授(右二)、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主任秘書曾聰邦(右一)合影。[攝影者:黃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