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慈大新生加冠 慈懿愛永相伴

慈大新生加冠 慈懿愛永相伴

E-mail 列印
九月初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開學後學生也陸續打了第一劑疫苗,慈濟大學110學年度新生班第一次慈懿日相見歡家聚「成年禮讚」,於10月22日在學校各教室舉行,慈誠懿德爸爸媽媽終於可以返校和新生班孩子們見面了。

◎注射愛的疫苗 陪伴靜待花開

5月19日起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慈濟大學每個月的慈懿日也因而暫停,至今逾半年。

臺北車站往花蓮的火車駛入月臺,慈濟人拎著大包、小包上車,雖然臉被口罩罩住大半,不難從露出的眼神,感受到這一群來自各地的慈誠懿德爸爸、媽媽的雀躍歡喜。

依著Line群組傳來出的車票座位,尋找「親人」,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三個家族十二位爸爸、媽媽在火車上初次見面了。小聲交談下午「成年禮讚」活動前的事務分配與共識,以及各家族的場地。協力媽媽陳燕鳳事先依各家族孩子人數,分裝三袋的「成年禮讚」見面禮交給各家媽媽,請各家將他區媽媽帶來的靜思語摺卡放入沙袋內。

上午精進課程,劉怡均校長為新爸、新媽注射「不放棄」、「不失望」和「有耐心」三劑疫苗,來增加「抗體」,以降低未來與大學生互動可能的挫折。諮商中心主任莫少依以「蘋果怎麼吃?」來告訴慈誠懿德爸爸、媽媽,不同階段不同需求,不同階段不同表達。

莫少依主任請舊任爸媽分享過往陪伴孩子的經驗,也舉了許多實際的例子,來告訴爸爸、媽媽們,年齡不同、系別不同孩子,呈現的樣貌不盡相同,沒有標準答案。莫老師說:「每一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一個人的花期不一樣。」「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

◎路 要自己走

午餐後,各系依人文處分配的場地,各自舉行「成年禮讚」。

慈誠懿德爸爸、媽媽與老師、同學分成三個家族,寒暄互動認識彼此。陳燕鳳代表慈懿會致贈老師敬師禮物,慈懿爸媽逐一上臺自我介紹。燕鳳說:「看到你們非常非常地開心,因為疫情打斷了懿德媽媽來慈濟大學。」接著林鳳琴說:「很高興,我們就是忽然間多了這麼多孩子。」

「來這裡把你們當成朋友,也可以把我們當成爸爸、媽媽」,「相關的訊息需要有人跟你分享,或什麼都可以來找我」,「我願意聆聽大家的分享」,「能夠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祝福大家」,「很歡喜來到醫技系」。來自新竹的黃敏祥說:「我們來這裡就是陪伴大家。」楊玉芬說:「未來四年,可以陪伴同學們成長。」

司儀玲吟媽媽歡迎孩子們就讀慈濟大學,成為慈大人,升大學意謂著求學另一階段成長及學習,也是轉大人的開始。馮秋月媽媽教唱歌曲〈路要自己走〉,也是慈懿爸媽給孩子們的祝福。

「我會牽著你的手,但是路要自己走,面對選擇的時候,聽聽心底寧靜的角落,有一天我會放手,因為路要自己走,失去方向的時候,記得抬頭仰望清澈的天空。」秋月邊唱邊比著手語,同學認真跟著比劃動作。

◎師長的期望 身與心都要顧

周璁瑩老師和賴孟君老師都歡迎同學選擇慈濟大學醫技系。周老師期勉同學除了專注課業之外,也要運動鍛鍊身體。利用假日去認識台灣,花蓮是好山好水的地方,有很多的森林步道,可以讓不好的身體,還有不好的心理,能夠在這邊好好地成長跟強壯,未來在社會上貢獻所學。

老師接著說:「非常感動慈誠懿德爸爸、媽媽在沒有疫的時候,每個月爸爸、媽媽都會回來看你們,這個比親生爸爸、媽媽的頻率還高。」周璁瑩老師感恩慈誠懿德爸爸媽媽的愛心,讓同學能夠在未來四年裡面,學習慈誠懿德爸爸、媽媽的人生經驗,還有待人處事的道理。四年後,同學們的人格跟心性,會跟現在不一樣的。

孟君老師鼓勵同學:「在大學四年多探索,多結合其他領域,趁著有機會可以去多聽,開放自己的心胸,擴展自己的理念。」老師特別提醒同學,要多注意交通安全,也希望同學能夠珍惜與懿德爸爸媽媽的機緣和緣分。

「非常感動慈懿爸媽花了時間,花了心力,如果你願意敞開心胸,他們真的可以提供生活和工作很多觸角,不一樣的很好想法。爸爸、媽媽所帶來的,真的是非常不一樣的關懷的角度。」

◎加冠賦予責任 見面禮祝福無限

慈誠懿德爸爸、媽媽為孩子們舉行溫馨的「成年禮讚」,表示成年了。加冠禮請賴孟君老師和周璁瑩老師為同學戴上花冠,與致贈六樣見面禮。慈誠懿德爸爸、媽媽特別為孩子們準備的禮物,有吊飾「愛」、巧克力、書、筆、鑰匙、酒精,六樣東西各具特別意義。

吊飾「愛」:有愛的人生才幸福,期盼你成為一個溫暖而有愛的人。巧克力:當你沮喪時,能巧妙地克服沮喪和壓力。一本書:但願你一生都不要失去對知識的熱情,不丟掉閱讀的樂趣。一枝筆:寫出彩繪精彩的人生。Lucky鑰匙:開啟健康、平安、快樂、幸福。酒精瓶:防疫期間,勤洗手消毒,保護好自己和他人。

慈誠懿德爸爸、媽媽特別挑選的兩本好書〈態度對了就對了-開啟自我去動力〉和〈遇見更好的自己〉,希望孩子們可以交換閱讀。

◎家書道感恩 寒暄話家常

低頭埋首寫家書,道感恩、報平安,有人停頓思考,有人振筆疾書,有人偷偷拭淚,有人歡喜又快速完成。孩子品嚐著餅乾和蘋果,是爸爸、媽媽帶來的愛,聊著開學後一個月來的點點滴滴。

「吃得習慣嗎?」「住的,習慣嗎?」「金門!來到這裡,一切都還習慣嗎?」「來花蓮,適應嗎?」「連假有回去嗎?」「參加什麼社團?」慈懿爸爸、媽媽關心地提問,孩子一一回答。

「菜太油」、「還好」、「太熱」、「交通不方便」......

「上課呢?線上?」孩子回答:「有實驗是實體課。」老師和慈懿爸媽鼓勵孩子參加社團,有人回應「人醫社」,有人搖頭「還在考慮」。慧美媽媽說,社團的學習是課本裡學不到的,趁一年級課業沒那麼重,多去體驗,會有不一樣收穫的。

臨別前,兩位孩子來到媽媽面前,羞澀問:「桌上餅乾可以拿嗎?」「當然可以,這是特地帶來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回答的同時,一併將桌上的餅乾給了孩子,請她們帶回宿舍分享。還說「喜歡吃,媽媽下次再帶來。」孩子開心點頭道謝,流露微笑的眼神道再見。

爸爸、媽媽不忘提醒,下個月慈懿日要來哦。

圖左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一年級,第一次慈懿日與老師和孩子們相見歡,「成年禮讚」儀式結束,全體合照留影。(江孟倩提供照片)[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九月初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開學後學生也陸續打了第一劑疫苗,慈濟大學110學年度新生班第一次慈懿日相見歡家聚「成年禮讚」,於10月22日在學校各教室舉行,醫技系慈誠懿德爸爸媽媽終於可以返校和新生班孩子們見面了。[攝影者:林鳳琴]

圖左 :馮秋月媽媽教唱〈路要自己走〉,也是慈懿爸媽給孩子們的祝福。孩子們也認真唱著曲子,一邊跟著比劃動作。[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周璁瑩老師致贈同學「見面禮」,「見面禮」是慈誠懿德爸爸、媽媽特別為孩子們準備的禮物,有吊飾「愛」、巧克力、書、筆、鑰匙、酒精,六樣東西各具特別意義。[攝影者:黃敏祥]

圖左 :陳燕鳳媽媽代表慈懿會贈予一本書,祈願孩子們一生都不要失去對知識的熱情。〈態度對了就對了-開啟自我去動力〉和〈遇見更好的自己〉是慈誠懿德爸爸、媽媽特別挑選的兩本好書,希望孩子們可以交換閱讀。[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從老師和懿德媽媽手中接受祝福,孩子們歡喜領受「成年禮讚」和「見面禮」。[攝影者:黃敏祥]
圖左 :孩子寫著開學一個月來,離家入住學校的點點滴滴,向父母報平安,莫擔心。家書裝入信封袋,懿德媽媽會代為寄出。[攝影者:黃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