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回家 心不再漂流

回家 心不再漂流

E-mail 列印
「我看到很多人在垃圾山上找尋生活物資,也有母親帶著孩子,他們平時就是在那裏過生活。那畫面讓我很震撼。」簡毓嫻回憶在大學時期即跟著南非的慈濟人四處訪貧,她是南非的第一代慈青。毓嫻接續述說埋在心裡的感動: 「感覺自己是在外漂流的孩子,受證了才真正走進慈濟大門,回家了!心不再漂流。」

2021年11月13日,徐徐秋風吹動樹梢,新竹靜思堂外,鐵皮齋堂內,頂大的油鍋早已被火燒得吱吱作響,只見彭瑞琮拿著大鍋鏟,將熱鍋裏的菜不斷地翻攪著,即使戴著口罩,依然難掩臉上的笑容。另一角落有人忙洗菜,有人低著頭專注在刀尖上,志工群如螞蟻般忙碌著,大家正為即將登場的「2021年新竹區授證暨歲末祝福」作準備,更令人歡喜的,莫過於敬愛的上人來到新竹,帶來祝福。

◎轉念 去除煩惱菩提生

三樓舞臺上,三十位即將受證的新慈委們正忙著彩排,歷經三次培訓,終將美夢成真的洪國雄專注而堅定。

「離開慈濟,有比較好嗎?」國雄時常捫心自問。五年前,洪國雄暫斷慈濟因緣而轉入外道,外道修的是來世不再轉世為人,這和慈濟理念完全分道揚鑣。國雄想起《法華經》上經文言,不只要生生世世轉世為人還要做菩薩走入人群、利益眾生,這才是自己認同且深植於心的理念,不是嗎?答案在心中響起。

人生如浪花,考驗一波又一波,經與家人溝通而獲得理解,待體能狀況恢復後,提起勇氣,國雄再度回到慈濟品書會,走在菩薩大道中。

「病痛若是因果就要好好承受,因為心中有上人的法,雖有病痛,但心不覺苦。如迷路的孩子找到家,不再慌亂而迷失。」國雄感恩一路上所有牽成的善知識,自己心靈不斷成長,真正福慧雙修。

自大陸福建省嫁至臺灣的陳秀最怎麼也沒想到,好不容易適應了新環境,接下來的考驗更艱難:「我來的時候,婆婆就是慈濟委員,我不知道什麼叫慈濟,也不知道什麼叫委員,我只知道她每天都沒有在家。陸陸續續看到很多人去我家開茶會,我就會比較好奇。」

「我生長的家庭教育是這樣,我的脾氣也很倔強,你不聽我的話,我就硬要你聽就對了!所以,常常吵架。」秀最說孩子長大後,軍事化教育讓親子感情出現鴻溝。

秀最聽從婆婆的建議,參加慈濟親子成長班,從中學習了耐心與愛心,改往修來後,秀最重拾幸福的笑容:「你可以告訴我你的想法,我也可以告訴你我的想法。」良善的互動拉近親子距離也扭轉人際關係:「因為我不愛笑,人人看到都會害怕,我應該要改變,學習柔和與忍辱。」從那對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內心的法喜。

◎承擔 發揮生命的價值

法喜的還有吳淑華,上人曾說「最承擔不起的是愛與生命」這句話讓她心生共鳴。過去擔任新竹縣政府警察局婦幼隊副隊長的淑華表示,對待眾生乃至於萬物,能夠秉持著愛與關懷很不容易,因為人會有攀緣與致勝心,會覺得自己很厲害無所不能且人定勝天,所以,無形當中會去傷害到他人。

淑華致力推素:「我可以接引包括社會處的營養師還有大醫王,讓他們對於全植物蔬食有更深層的認識,由他們來做推素再適合不過了,我想盡自己一份心力來推素,這件事情,我願意來承擔一些工作和責任。」

術後的徐玉鳳竟連吃飯、走路都變得好困難,玉鳳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日子久了,竟心生輕生的念頭。

有一天,無意中在大愛臺草根菩提節目中,看到許多環保志工做得眉開眼笑,讓她好生羨慕,女兒見狀帶她找到了竹南崎頂環保站「我可以來做嗎?」,志工見著熱誠邀約「非常需要,歡迎您來」,偶然的一句話,讓玉鳳感動得痛哭流涕。

回家的路上又是哭又是笑,嚇得女兒不知所措,原來那是歡喜的眼淚,自卑的玉鳳怕被嫌棄,終於在環保站找到希望:「感恩上人把我回收,最記得師父說的『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因為不知道無常什麼時候會到,我一定要趕快做來囤。」在環保站,玉鳳重拾對生命的熱忱與價值。

◎慈青 勇於傳承慈濟歷史

「我們開車到很遠的貧民窟去發放,那個貧民窟有座垃圾山,我看到很多人在垃圾山上找尋生活物資,也有母親帶著孩子,他們平時就是在那裏過生活。那畫面讓我很震撼,也是在當時才能真正體會到上人所說之見苦之福。」簡毓嫻回顧一九九五那年,全家移民至南非,大學時期即跟慈濟人四處訪貧,她是南非的第一代慈青。

婚後,毓嫻不僅茹素更不忘做慈濟,無論是做環保或承擔大愛媽媽等,儘管如此,總覺得自己似在外漂流的孩子,今日受證才真正走進慈濟大門,彷彿心中有盞明燈,生生世世深結法髓緣。

1993年,當時就讀靜宜大學的紀秀蓉,當時是慈青社一員,她跟著中區的慈濟人訪貧,苦難的家庭,各有不同的苦相。有位先生智能低下,太太不得已用鏈條將他拴住,她才能放心外出工作,秀蓉這才明白,原來社會暗角有這麼多苦難人。

進入社會後,工作壓得她喘不過氣,調適不良的結果,重度憂鬱症纏上身,秀蓉只好中斷了培訓路,直至參與「新竹歲末祝福」,遇見了當年認識的靜宜慈青即精舍常住德勄師父「上人年紀已經大了,你應該要出來了」,師父的話打中秀蓉的心:「確實荒廢了非常多年,但是,重點是我回來了,往後我就要承擔使命,因為,我永遠記得慈青會歌的最後一句話『傳承慈濟歷史的腳步』。」

這一生「無怨無悔」,上人為自己下了註解,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珍惜時間莫虛度,時時盤點生命的價值,勿忘當年的那一念,發心立願、守志奉道,如一閃一閃亮晶晶的螢火蟲般,點亮黑暗的角落。

圖左 :自大陸福建省嫁至臺灣的陳秀最,學習耐心與愛心,改往修來後重拾幸福的笑容。[攝影者:張淑慧]
圖右 :吳淑華說,上人說過「最承擔不起的是愛與生命」這話讓她心生共鳴。[攝影者:林秀琴]

圖左 :在環保站,徐玉鳳(中)重拾人生的熱情,發揮生命的價值。[攝影者:張淑慧]
圖右 :簡毓嫻總覺得自己似在外漂流的孩子,今日受證才真正走進慈濟大門。[攝影者:張淑慧]

圖左 :紀秀蓉永遠記得慈青會歌的最後一句話:傳承慈濟歷史的腳步。[攝影者:張淑慧]
圖右 :BNT慈濟愛的疫苗募款車,結合環保與科技,以全息投影技術呈現。
林德光(父/右)、林信言(子/中)父子與葉建勳(左)是主責作者。。[攝影者:張淑慧]


圖左 :陳璽中(中)表示帶領整個演繹,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放下。[攝影者:林秀琴]
圖右 :香積團隊早在數天前,集合在一樓長廊邊共修,討論如何合和互協完成任務。[攝影者:林秋子]
圖左 :一次次洗滌人心的法海共修,大家都全心灌注,徜徉在經文意境中。[攝影者:許鳳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