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培訓課程生活化 師長家長皆受用

培訓課程生活化 師長家長皆受用

E-mail 列印
今日(7/28)慈濟桃竹區慈誠暨委員培訓課程,有四百位學員參與,這次的主題是教育志業,課程安排極為豐富,包含「三十七助道品」、「教育志業舊法新知」、「無語良 師」、「靜思語教學」等課程,希望大家在日後的菩提大道上,都能自度度人。楊宜臻師姊說參與培訓是人生最大的課程,要將所學運用於生活中,尤其對孩子的教育。開設補習班的 王順寬師兄說「心美,看什麼都美」這句靜思語最常被運用於生活中。

第一堂課由新竹區吳桂茶師姊導讀《三十七助道品》,本書是慈濟宗門共修之法,上人叮嚀大家不但要會背,更要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師姊強調:「生活規則不離這《三十七助道 品》,其中的三十七種方法,都是在教我們如何守規戒,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可行的,就要精進,不可行的,要趕緊防止。其實萬法都離不開這三十七種幫助修行的方法。」

學員楊宜臻師姊說這次參與培訓是人生中最大的課程,除了參與課程與各項活動,也將在慈濟所學到的各種寶帶到家庭生活中,尤其在小孩的教育,要以身作則,做小孩的模範。在慈 濟裡面深受感動的部分就是在聲色柔和、調和聲色,與家人同事相處時能更謙卑是宜臻師姊自認最需要加強的地方。

聽完桂茶師姊的導讀,宜臻師姊說《三十七助道品》在多年前已經接觸過,今天再度複習,非常法喜,其中的「四正勤」提到「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已生惡,令永斷。 未生惡,令不生。」就是在教導我們行住坐臥間都要把慈濟理念融入生活中,讓大家看到慈濟團體的威儀,也能加入慈濟大家庭。

下午由新竹區教聯會彭慧美老師用極生活化的方式闡述「靜思語教學」,透過體驗活動、故事、省思、結語及生活實踐,看看別人、想想自己,經由故事中的人品典範而見賢思齊。學 員王順寬師兄對「心美,看什麼都美」這句靜思語特別有感觸,自己本身是補習班老師兼老闆,工作需要與人接觸,要跟學生以及家長溝通、也要與老師們溝通,人的問題都會比較 多,如果執著看別人的缺點,在處理事情上面比較不會圓滿。

今天慈誠暨委員培訓課程的主題是「教育志業」,慈濟之教育志業體具有「向下扎根,往上茂盛」的特性, 不只是成長知識,最重要的是成長慧命,也就是心不受污染,永保天真、 自然的本性。慈濟人以身作則,發揮身體力行的模範,透過人格無形的感化,將慈濟志業普遍及於每個角落,使人人的心靈得到淨化。學員們深入了解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必經過 程,再從課程中找到自己的最熟悉、有興趣的功能組,做利益眾生的人間菩薩。

圖左 : 今日(7/28)慈濟桃竹區慈誠暨委員培訓課程,有位學四百位學員參與。[攝影者:陳金芍]
圖右 : 第一堂課-《三十七助道品》共修,由新竹區吳桂茶師姊導讀。[攝影者:許家來]

圖左 : 學員王順寬師兄對「心美,看什麼都美」這句靜思語特別有感觸,這句靜思語可以讓他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所有人的問題。[攝影者:陳金芍]
圖右 : 學員們專心上課,勤作筆記。[攝影者:陳金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