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親子班學正念 好習慣起於行

親子班學正念 好習慣起於行

E-mail 列印
(4/26)日,今日竹北親子成長班課程主題「正念」,即正向思考,辯才無礙。希望學員在學習階段上,秉持著正念,淨化自己的心靈,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自我的良能,勇敢付出 行動,當一個提燈照路的人。共計學員十六位、家長十位、志工二十位,一同圓滿了今日的課程。

◎繞佛繞法 淨化人心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唱誦聲在佛堂中響起,經文攝受於心,人人踏著堅定的步伐。繞佛繞法,即為調整身口意清淨的宗教儀式,訓練身行威 儀,內修誠正信實;進而入人群中,外行慈悲喜捨。

學員的步伐一開始有些許的混亂,但隨著經文唱誦開始步步調整,紊亂的思緒開始沉澱,猶如「靜寂清澄」的心境,真正達到寂靜的境界。儀式不斷地重複,次次提醒自我要回歸最初 的一念心,唯有正念起、人心淨化,天下方能無爭而祥和。學員淡定的神情、整齊劃一的動作,莊嚴的威儀已表露無遺。

◎反應點點貼 學正念

「怎麼又下雨了,我不喜歡!」、「哇!好棒!最近缺水,好不容易下雨了,真好!」一個下雨的天氣,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黃順珠師姊藉由雨天的例子,道出了今日的主題「正 念」,順勢亦帶入了靜思語:「要淨化人心,應先點亮自己的心燈,再做提燈照路人。」

體驗活動「反應點點貼」,兩兩一組,輪流從一紙袋中抽取色卡,當聽到「批評」或「事實」的感受時,選擇紅色的「批評貼」或藍色的「事實貼」,貼於對方衣領上。例如聽到「累 斃了!這是什麼爛工作!」、「動作快一點,我們快遲到了!」學員們就開始省思這是要貼上「批評貼」或是「事實貼」呢?淘氣的學員柯承佑和朱宇浩互相將貼紙貼於臉上,兩人五 花十色的臉成為了活動中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

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加上了情緒的字眼,旁人聽來格外地刺耳;因此話語,可能是一把利劍,會讓人傷痕累累。學員楊于嫻分享,說話要用溫柔的語氣,不要讓自己變成令人討厭的 人。要讓事情變好或變得更糟,常取決於開口前的心念。顧好自己的一念心,就能保持心靈的清明,也才能影響他人,讓人與人之間充滿著和樂。

◎面對批評 堪忍淡定

黃順珠師姊讓學員觀賞〈唐朝小栗子〉影片,故事中,身為班長的小栗子指正同學大言過於用力掃地而揚起灰塵,讓大言心生不滿,接著又不小心弄髒了大言的作業本,因此兩人心結 愈來愈深。

小栗子面對大言的批評,他勇於澄清,也勇於認錯,雖然大言對他惡言相向,但小栗子不曾用傷人的話語回應。他秉持著正向思考的處事理念,不致把事情複雜化,最後大言也勇於認 錯。因此小栗子不僅點亮自己的心燈,也成為同學的典範,作為提燈照路人。

開口動舌、舉手投足稍有不慎,都可能傷己害人,因此說話勢必要謹慎小心。倘若別人的無心話語中傷了自己,我們若學習忍耐、轉念,想到他背後的另一層好意,無形之中自己也有 所獲益。人與人相處,不要當玫瑰上的刺,若別人出言不遜時,想到他是刺上的玫瑰,學習轉念,相信人間祥兆不遠矣。

◎正知正見 惜水護地球

鑒於近日台灣缺水問題嚴重,志工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喚起學員珍惜水資源的環保意識。站主蘇照月師姊介紹「省水好習慣」,立式的帆布上掛著九個塑膠桶,好與壞的習慣參差其 中,學員手持乒乓球投入好習慣的桶中方能過關,寓教於樂的活動設計讓學員玩得不亦樂乎。學員亦分享了在家中省水的撇步,朱宇浩分享:「馬桶水箱放一瓶寶特瓶」、朱瑩臻的方 法是:「洗臉的水可拿來沖馬桶」。

徐韶蓮師姊在「我是省水王」中,透過水龍頭式的水桶,讓學生透過開水龍頭的方式,觀察學員是否浪費水資源。學員楊于嫻在體驗時,當關水龍頭時,還會順勢用杯子刮一下水龍 頭,讓在旁的人為之驚訝,如此的省水習慣值得大家學習。接著介紹在台灣,倒一杯水的平均距離是二十三步,而且水是清澈乾淨;但在衣索比亞,他們平均打水的距離卻是二十三公 里,且水是混濁不堪,光是打水就耗費這麼多的時間,更不用說還要去念書。因此養成正確的省水好習慣,勢在必行。

《無量義經》第九功德有云:「辯才無礙得清淨」,辯才即演講,也就是上人對我們的開示。法入心,則可去除無明煩惱與困惑,依教奉行,則可摒除私心慾念。最後自然心境明朗, 道理通透明白,面對不同根機的人,也能隨時轉變說話方式和內容,以善巧方便,來引導調伏煩惱眾生。期許學員在往後的人生道路上,處理人事物都能秉持著正念,樂善好施,面對 紛擾的世間,更能輕安自在。



圖左 : 繞佛繞法中,隨著〈無量義經〉經文迴盪在佛堂中響起,人人踏著堅定的步伐,隨著曲目唱誦,願人人皆能攝受於心。[攝影者:李淑貞]
圖右 : 「省水好習慣」的體驗活動中,立式的帆布上掛著九個塑膠桶,好與壞的習慣參差其中,學員手持乒乓球投入好習慣的桶中方能過關。[攝影者:李淑貞]

圖左 : 體驗活動「反應點點貼」中,學員楊于嫻﹝中﹞分享,說話要用溫柔的語氣,不要讓自己變成令人討厭的人。[攝影者:李淑貞]
圖右 : 學員為即將到來的六月份親子班圓緣,練習〈感謝〉的手語曲目。[攝影者:李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