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慈少班訪安養院 遊戲互動零距離

慈少班訪安養院 遊戲互動零距離

E-mail 列印
(4/19)日,新竹區慈濟教育功能團隊為慈少班規劃了「湖口寧園安養院關懷活動」,希望透過利益人群的付出,與長者互動下,學員能夠見苦知福,珍惜自己身邊所擁有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待安養院長者猶如對待自己親人,在有限的生命中,發揮良能,勤於付出,展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閒話家常 化隔閡

偌大的院區,草木扶疏、綠意盎然,此次關懷的對象是住於柏苑與華苑兩區的長者。有學員,或許鮮少有機會與老人家接觸,心中的忐忑與不安,表露無遺。此時此刻,無疑就是很好 的生命教育課程。「普天三無」中,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秉持此信念,對待長者無分別心,心中的擔憂與畏懼自然就煙消雲散。

縱使有的老人家步履蹣跚,但一步一履在學員與志工的攙扶下,許久未見的笑容,加上閒話家常的互動,長者各各喜樂開懷。「路不平要注意一下」、「爺爺!這樣推可以嗎?」、 「這樣腳會不會酸?慢慢走喲!」學員猶如孫子般地悉心呵護與叮嚀。隊輔葉秀卿師姊用道地的客家話和老爺爺噓寒問暖:「汝講客語嗎?汝待哪?」(你講客家話嗎?你住哪?)志 工親切溫馨的互動,化解了彼此的隔閡與陌生,或許就是那股誠與情,讓心更凝聚。

◎載歌載舞 歡笑起

在學員攙扶下,長者來到活動中心,主持人鄧月雲師姊開場:「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爺爺奶奶進場!」接著學員與志工帶來近日蔚為風潮的「神曲」〈小蘋果〉,輕鬆逗趣的肢體舞動, 長者各各咧嘴一笑,溫馨畫面開啟了活動序幕。學員胡彰玲看到爺爺奶奶開心的模樣,分享道:「我們都會老,都會遇到孤單的時候,所以希望以後年老時也會有人可以來陪伴、帶給 我們歡笑。」

「懷舊金曲」,每個人都有一首屬於自己的歌,老人家也不遑多讓、不讓學員與志工專美於前,各各都是金曲歌王,紛紛自告奮勇高歌一曲。志工與學員也手持鈴鼓、響板、環保沙鈴 在旁助陣伴舞,當啦啦隊。〈山盟海誓〉、〈心的方向〉、〈中華民國頌〉,膾炙人口的歌曲,聲聲入耳沁入每個人的心中,長者的歌聲博得滿堂采。

掀起今日活動最高潮的則是〈高山青〉演唱,人人攜手圍著內外兩圈,高亢的歌聲響徹雲霄、直衝天際。大家牽起雙手、抬起腿,頭頸時而上仰、時而低下,宛如熱鬧地慶祝豐年祭。 猶如一家人般地心手相連,志工的身體力行,普及的大愛精神、淨化人心的使命,不啻給予學員一種無形的生命教育。

◎玩樂遊戲 零距離

遊戲時間猶如孩子的快樂天堂,互相拍手、傳地溫暖的「當我們同在一起」,活動筋骨的「活力保齡球」,傳遞善與愛的「愛心傳球」,每個遊戲瞬間激發了人人的赤子之心。老人家 身體或許不甚靈活,「感恩、尊重、愛」是在旁學員需學習的重要課題,培養同理心與耐心,順勢也了解到「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諦。

除了遊戲外,有的學員則慇情地與老人家互動、按摩。學員羅勝耀問老爺爺:「你的心情好嗎?」看著勝耀與爺爺的互動,似乎比別人多一份熟稔與貼心。今年就讀國二的他,母親周 美伶師姊在他年僅小一開始時,就帶他進寧園做關懷活動,美伶希望孩子把握能付出的因緣,與爺爺奶奶結一份善緣,陪伴他們、帶給他們歡笑。

老人家長期住在安養院,比不上住在家來得輕鬆自在,形單影隻的他們,忍受了孤獨與寂寞,天倫之樂的奢求與渴望,變成每日引領期盼的事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當中首句為,用孝敬自己長者的那份心,同樣地孝敬別人的長者。藉事練心、淬煉性格,願學員都能長養慈悲心,讓愛不斷地綿延。

◎首次關懷 點滴心頭

這學年度首次承擔班主任的葉建勳師兄表示,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之過程,希望今日的關懷之行能讓孩子體會到,這些老人家因為年紀或病苦而棲身於此,他們的身心是急需旁人來膚 慰照顧的。縱使僅有半天的關懷,透過學習,親身陪老人家玩,過程中的輕聲細語、輕柔動作的對待,也著實地讓他們獲益良多。有的孩子由家長陪同過來,願孩子能在家人身體健康 時,珍惜把握相處的時光,知福、惜福下,再造福。

學員吳達仁和媽媽王秋鳳跟著慈少班首次來寧園做關懷,達仁表示,一開始看到他們或許會有些畏懼,但透過遊戲和大家一起丟球,也就化解了彼此間的隔閡,反而令達仁覺得老人家 格外地親切,深覺透過自我的付出,今日是個充實的一天。媽媽王秋鳳談到,達仁是比較過動的孩子,媽媽曾經徬徨不知該如何照顧他,因此才會想到接觸慈濟團體,也許能讓他變得 沉穩些,今日的關懷媽媽也希望能讓過慣安逸生活的他,見苦知福。

今日關懷機構的活動,願慈少班的學員人人能學習到,慈悲的力量與大愛的情懷,進而體悟到「人傷我痛、人苦我悲」,讓愛心湧現,大愛讓世界亮起來。

圖左 : 老人家不遑多讓、不讓學員與志工專美於前,各各都是金曲歌王,紛紛自告奮勇高歌一曲。[攝影者:廖志書]
圖右 : 縱使老人家步履蹣跚,但在學員與志工的攙扶下,許久未見的笑容,加上閒話家常的互動,長者各各喜樂開懷。[攝影者:曾鴻志]

圖左 : 「當我們同在一起」的遊戲中,張志吉師兄與兒子張峰瑞與長者互相拍手、傳地溫暖,猶如置身孩子的快樂天堂。[攝影者:曾鴻志]
圖右 : 「活力保齡球」的遊戲中,長者各各活動筋骨、大展身手,期望一球投出即全倒,歡樂的氛圍亦於臉上表露無遺。[攝影者:曾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