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菩薩行的林玉龍

菩薩行的林玉龍

E-mail 列印
在花蓮縣玉里小鎮,做土木包工業、白手起家的林玉龍,是建築界的名人,大家都叫他「阿龍師」。做慈濟後,他愛慈濟,更勝於自己的生命。

他的一生,是一個傳奇。

◎貧困的年代

早年,父母從大陸福州來臺灣, 落腳在花蓮縣富里鄉東里村,以務農為生。1938年,出生在東里鄉下的林玉龍,三歲時,父親往生。

為了撫養他和五歲的哥哥,母親招贅繼父進門,後又生一弟一妹。但繼父不思好好工作,母親辛苦種地瓜,仍不足維持一家六口的生活。林玉龍讀到國小四年級,因沒錢繳學費,只好輟學當童工。

輟學後,九歲的林玉龍,除了幫忙媽媽做農事,也去摘樟腦樹種子(可入藥和榨油)賣,或幫人拔花生。小小年紀的他,只要可以做的工作,都不怕苦。

1954年,林玉龍十六歲時,很嚮往拜佛、念經,也愛聽佛樂。他聽說臺東海山寺有一位修和法師,他組織念佛會和成立歌詠隊,並定期舉行佛經講座。

「那時,好奇心驅使,我背著兩包白米,就坐火車去海山寺,跟師父學唱佛教歌曲,住一晚才回來……」八十五歲的林玉龍,笑談著陳年的少年往事。

林玉龍和海山寺的因緣,也讓童年失學、為生活拚搏的苦悶歲月,找到一個心靈的依止處。

早期,臺灣製糖業興盛,農村多種植製糖用的白甘蔗;冬天是採收期,需要人工砍下一根根的甘蔗,再清除不須要的蔗葉、泥土和根部的鬚――就是「攬蔗根仔」。林玉龍十幾歲時,常跟著大人到各處的蔗園去「攬蔗根仔」。

有一天,林玉龍和一群人在一處蔗園「攬蔗根仔」。為了想多賺一些錢,大家在互「搶」甘蔗時,林玉龍手上的砍刀,不小心落在一位村姑的手上。

「傷了人,我心裡很難過不安,就跑去海山寺,跪在佛前懺悔。」林玉龍回憶說:「那時,我開始學念經拜佛,並皈依修和法師,法號:紹龍。」

東里村內,有一間寺廟――玉蓮寺,早期是佛寺,後來亦兼祀道教的神祇。林玉龍常到玉蓮寺念經拜佛。

一般民間在喪事期間,常會請道士來做功德法會。林玉龍心想:「當道士可以幫助人,又可以賺錢。」因此,他十幾歲就當起了道士,為人誦經超度、辦法會。

直到走入慈濟,他才轉「道」向「佛」,一心做慈濟。

◎阿龍師的故事

結婚後,林玉龍搬到玉里鎮打拚。因緣流轉,1974年,臺灣經濟起飛,當時三十六歲的林玉龍,自創「東龍土木包工業」;因為他自我要求高,口碑好,「阿龍師」的名號,不脛而走。

林玉龍說:「我做工程不違背良心,從不偷工減料。那時從花蓮到臺東,除了蓋一般民宅,也包學校及橋樑的工程。」

大家都知道「阿龍師」蓋的房子品質好,事業順遂的他,常常交際應酬,也加入「同濟會」做公益活動。財大氣粗的他,對手下的工人要求嚴厲,常常動輒指責和謾罵,每位工人都很怕他。

1991年,玉里資深慈濟人張澄淇、王雪花夫妻找林玉龍蓋新房子,因而彼此結識。適逢大陸華東水災,王雪花除了邀約志工在主體結構完成的毛胚屋辦義賣,也邀林玉龍加入慈濟會員。

自從1990年8月,證嚴上人鼓勵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後,1992年4月19日,「世界地球日」前夕,全臺八個縣市同步舉辦「預約人間淨土」――回收廢紙救臺灣林木活動。之後,花蓮全縣設六十三個回收點,每月第一個週日進行環保宣導和廢紙回收活動。

位處偏遠的玉里,也在同年10月開始,每個月的第一個週日,做定時、定點廢紙回收。

「要和誰借貨車來載廢紙呢?」當年承擔環保窗口的王雪花,突然想到林玉龍,林玉龍二話不說,就慷慨出借中型貨車給志工載回收物。

「每次玉龍師兄都會把貨車加滿油,才借給我們,並叮嚀還車的時候,不須再加油。有時人力不足,他會發心來開環保車。」王雪花說。

因為出借貨車給慈濟做環保的因緣,林玉龍漸漸認識、了解慈濟。1996年,五十八歲的林玉龍開始勤於做環保、慈善訪視和其他慈濟活動。1998年,他受證慈誠,慈誠號3296,並以皈依修和法師的法號「紹龍」,為慈誠法號。

之後,林玉龍曾向證嚴上人懺悔道:「我進來慈濟,都沒用慈濟的法號。」

上人對他說:隨緣就好!

「過去為了求佛保佑平安、事業順利,只知念經、拜佛,沒有想過要『學佛』。聽了上人開示,才知『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行為。」

過去壞脾氣的林玉龍,現在常常懺悔:「靜思語有一句:『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這句話讓我感受很深。現在我都以感恩的心,來看待任何事,因為感恩有兩個『心』啊!」

走入慈濟後,林玉龍修正自己的習氣,從「阿龍師」蛻變成一位「有求必應」的活菩薩。

而侍母極孝的林玉龍,在母親年老有病時,他就跟著長年茹素的母親一起吃素。1999年,母親以九十二高齡往生,林玉龍堅持用佛教儀式,並要家人一起茹素,來悼念母親。

上人說,行善、行孝不能等――林玉龍都做到了。

◎全方位的志工

位於花蓮縣西南方的卓溪鄉有六個村,地處中央山脈之上,百分之九十五土地為山地,地勢崎嶇陡峭,是花蓮縣三個山地原住民鄉之一。人口約一千七百戶,其中四、五百戶是慈濟關懷的對象。

玉里慈濟人少,且平均年齡高。林玉龍選擇最偏遠的卓溪鄉卓清村和古風村為訪視區域。不管新案、舊案的探訪、關懷,他開著九人座車,載梁梅英(2023年往生)等其他志工,就上山走訪,和長者們話家常,了解近況。

從訪視過程中,林玉龍發現有許多長者,若有意外或生病需要輔具,必須要向花蓮、臺東詢問,很不方便。

「約2018年左右,我主動爭取要在玉里設環保輔具平臺。」那時雖已高齡八十了,但有滿腔熱忱,又擅長水電、五金的林玉龍,回收來的輔具,經過他的巧手,又再能延續物命。「有些回收回來的輪椅,我把它修一修,還是可以再使用。這也是啟發別人的愛心。」

自動承擔二手輔具平臺窗口,不管是一張床、一個輪椅或助行器,對有需要的弱勢家庭,真的是及時雨。這善的循環,讓林玉龍在訪視的路上,越走越歡喜。

九十歲、做訪視超過三十五年的張澄淇表示:「玉龍師兄有上人的精神和上人的法,訪視做得很好。他能力很強,承擔和氣隊長很多年,承擔的工作都做得很好。」

早期玉里沒有固定的環保站,林玉龍四處奔走尋覓,有一天,他突然想起有位醫師曾捐出一塊地給慈濟基金會,經他向慈濟基金會建議在這塊地興建環保站,而獲得同意。因此,位於玉里鎮忠孝路、占地一百多坪的玉里環保教育站,於 2019年3月正式落成啟用。

志工汪少翔對林玉龍非常敬佩,說:「玉里男眾師兄比較少,他在環保投入非常多心力。大家沒辦法解決的事,他都會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九人座愛心車

2000年,林玉龍將事業交棒給兒子後,他沒有空過時日,每天慈濟的行程滿滿。做訪視、玉里慈濟醫院志工、環保站、送輔具……都可看到他歡喜付出的身影。

「玉龍師兄做慈濟是全方位,不管做什麼事從不推辭,很好拜託。」玉里資深志工楊招治說。

一直坐鎮在玉里靜思堂的志工黃麗雲也讚歎道:「我只要電話給他,他都說好,一直配合去做,從沒說過NO。」

林玉龍的九人座箱型車,是一部「慈濟愛心車」,舉凡上山訪貧、社區活動、助念、告別式等,他就開車載志工共乘;較遠的三民福氣站長者,要到靜思堂參加社區歲末祝福等活動,他一趟、二趟的來回接送;甚至見習志工每個月要到九十公里遠的花蓮上課,他也持續十年的「接送情」……

為了保持「愛心車」的清潔,過去都到加油站的電腦自動洗車,一個月要洗車三、四次。為了力行上人說的節約用水,十多年來至今,他只用「一桶水」,就能將車子洗乾淨。

他笑著說:「首先要備好抹布、水桶和清潔劑。將清潔劑倒入裝滿水的水桶,抹布沾濕後,先擦拭車子的玻璃窗戶,第二遍擦拭車身,最後水桶裡的水雖然變髒了,還可以將輪胎清洗乾淨。」

落實環保生活的林玉龍,除了是慈濟人的典範,也給孫輩們做了最好的身教。

◎萬能的超人阿公

從小一路參加慈濟兒童班、慈少、慈青的謝鈞安,是林玉龍的外孫。2022年,謝鈞安從慈濟科技大學畢業後,在花蓮慈濟醫院總務室服務。從小受到林玉龍身教、言教的影響,他發願要做一位「慈三代」的慈濟人。

「有一天,我陪阿公開車去載輔具,那時阿公已八十歲了,看了很不捨。心想年輕的我,是不是應該出來承擔了? 」於是,謝鈞安報名參加慈誠見習、培訓;2024年1月28日,將給上人授證,來傳承林玉龍的心願。

謝鈞安說:「我的阿公是一位虔誠的慈濟人,慈濟就像是他第二個家。每次我從花蓮回玉里,他都不在家,不是在醫院做志工,就是在靜思堂或環保站……從小到大,阿公帶我參加慈濟活動、去環保站做環保。」

「記得小時候,我吵著要放鞭炮,阿公說放鞭炮對環境不好,可是我還是吵著要玩,阿公只好拿一袋鞭炮給我玩。放完鞭炮,阿公叮嚀:『把公園的鞭炮垃圾撿乾淨。』每當我犯錯,阿公就用『靜思語』來教導我。」

謝鈞安又說:「我小時候很調皮,常跑來跑去,阿公就對我說:『走路要輕,怕地會痛。』我若說不好聽的話,阿公會說:『口說好話,如吐蓮花;口說壞話,如口吐毒蛇。』我去做志工,阿公就鼓勵說:『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樂,求人痛苦;多做多得,少做多失。』」

在謝鈞安眼中,阿公是善知識、是無所不能的超人,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付出。

◎不把病當病

2013年年初,林玉龍被診斷得了攝護腺癌。經開刀手術後,他不做進一步的治療,選擇與癌共處,繼續精進在慈濟道上。2022年,他癌症復發。

生病後,玉里的慈濟人要他多休息,他都說:「沒事啦!」然後繼續去付出。

「我不想把病當做病,做就對了;會做,就是賺到了。」近年,只要身體允許,林玉龍就去環保站的失智服務據點,幫忙量血壓,和長者們聊聊天。

2022年9月18日,臺東縣池上鄉發生芮氏規模6.8地震,鄰近的玉里鎮和富里鄉,也傳出重大災情。

「0918地震那天下午,玉龍師兄帶著病體到玉里靜思堂,把『佛教慈濟基金會服務中心』藍布條,請其他人掛起來。那時我代表慈濟去消防隊開會,還好他有來,很感恩。」黃麗雲說。

很愛做慈濟的林玉龍,近年,看到黃麗雲忙上忙下,卻幫不上忙,他難過流著淚對黃麗雲說:「看到你每天這麼忙,我都沒辦法出來做……」

他明白這是自然法則,也知道來日無多。2023年11月28日,他簽下「遺體捐贈志願書」,希望身後能貢獻慈濟的醫學教育。

非常愛慈濟的林玉龍,很注重慈濟人的行儀。雖然病重了,當兒女推著輪椅帶他出門走走時,他堅持一定要穿慈濟制服;若沒有穿慈濟制服,他覺得不整齊、不合格。

育有一子四女的林玉龍,有一天,兒女們想帶他到靜思精舍走走。汽車到了精舍山門口,他日思夜想的「心靈的故鄉」就在眼前,但因為沒有穿慈濟制服,他堅持不下車,子女拗不過他,車子只好繞著精舍外圍走……

全身都是「慈濟魂」的林玉龍,他希望來生再回來最愛的慈濟世界!

圖左 :2022年9月18日,臺東縣池上鄉發生芮氏規模6.8地震,鄰近的玉里鎮和富里鄉發生重大災情。當天,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靜憪,左)到玉里靜思堂,向志工林玉龍(中)、慈發處社服組同仁戴如郁(右),了解災害發展現況與慈濟援助方向。[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玉里男眾人力少,林玉龍勤於付出,在環保投入非常多的心力。[攝影者:謝鈞安提供]

圖左 :慈濟志工舉辦「茶香話社區」活動,推動以茶代酒,營造健康部落的觀念。林玉龍(右)親切邀請鄉親前來參與活動。[攝影者:陳美芳]
圖右 :在玉里靜思堂舉行的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中,玉里資深慈濟人(前排左起林玉龍、張澄淇、曹陳靜枝、楊招治)帶領大家唱生日快樂歌,來慶賀「新芽十年」。[攝影者:蕭寂興]

圖左 :麥德姆颱風過後,林玉龍(右一)和志工(右二起:楊寶妹、何淑惠、張秀美和社工(左一)一起去關懷房屋受損的獨居老人,關懷前大家先做討論。[攝影者:慈發處社服組提供]
圖右 :2012年3月9至11日,慈濟基金會在花蓮縣立體育館德興小巨蛋舉行三場《法譬如水》經藏演繹。3月6日這天,林玉龍(前中)和玉里地區志工及玉里慈濟醫院醫護行政同仁,一起共修排練手語及隊形。[攝影者:黃銘村]

圖左 :林玉龍有一部九人座箱型車,也是一部「慈濟愛心車」,他落實節約用水,靠著一桶水就能將車子清洗乾淨。(圖為七十歲時的林玉龍和兩位孫子合影)[攝影者:張澄淇]
圖右 :謝鈞安是林玉龍的外孫,從小受到林玉龍身教、言教的影響,2023年參加慈濟志工培訓,培訓期間在花蓮慈濟醫院當醫療志工付出。2024年 1月28日將給上人授證慈誠,來傳承林玉龍的心願。[攝影者:廖文聰]
圖左 :生病後的林玉龍(坐輪椅),孩子和孫子們帶他到郊外走走,他也要穿上慈濟制服外套,才覺得儀容有整齊。(後排左起:看護、孫女、小女兒、三女兒、三女婿)[攝影者:謝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