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奇蹟重生的推素達人――朱正琇

奇蹟重生的推素達人――朱正琇

E-mail 列印
祖母、父親、叔叔、哥哥、妹妹都因癌症往生的慈濟志工朱正琇,2021年3月做健檢時,發現自己罹患肺腺癌第四期,醫生判她來日無多了。

◎正向面對惡疾

「醫生說我肺部有5.5公分巨大腫瘤,右肺佈滿如『滿 天星』的多顆惡性腫瘤,且移轉到淋巴和肺積水,病情很嚴重。因為家族都得癌症,有癌症基因,醫生一說,我就坦然接受,不為自己的病煩惱。」朱正琇說得一派輕鬆:「除了配合醫師的治療,我都正向看待自己的病。生病身體已不舒服了,還讓心裡憂傷難過,豈不是雪上加霜?」

由於家人都往生了,單身未婚的她在發病後,除了布施捐榮董,還將自己的身後事――大體和房產,都公證捐給慈濟。大捨無求後,她如常、輕安自在的過每一天。

經過十次化療,朱正琇肺部巨大腫瘤縮扁,多顆較小的腫瘤全消失,但化療也導致肺部嚴重沾粘。這年的11月,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外科張比嵩醫師為她切除右肺上葉及淋巴結,手術很成功。然而,術後因嚴重心律不整,朱正琇兩次從鬼門關走了一遭。今年(2024)2月,又發現腦部有兩顆腫瘤,神經腫瘤科蘇泉發醫師以「加馬刀」(註)為她進行治療。三年來,她每天仍需服用標靶藥物。

從生病住院到居家養病期間,讓獨居的朱正琇最感動的事:「生病時,很感恩上人和精舍師父送來關懷和滿滿的祝福;師姊們自動排班來照顧我,並送營養品和自種的有機蔬果,為我補充營養、調理身體。『愛』是最好的良藥,法親之情讓我很感動、不孤單,也永遠無法忘懷。」

如今三年多過去了,朱正琇在花蓮慈院接受中西醫合療後,腫瘤已完全消失。看不出病態的她,繼續在慈濟活動中精進付出。回診時,醫生讚歎地說:「妳已經不是奇蹟了,妳是神奇了。」

◎從花藝創作找到幸福

1962年出生的朱正琇,小時候家境貧窮,住在臺北市吉林路一個以厚紙板和塑膠布搭起的違章建築,屋旁是一片墳墓區。墳墓區長年開著各種漂亮的小野花,天生有色感、喜歡色彩繽紛花卉的朱正琇,墳墓裡的小花、小草呀,就是她童年最喜歡的「玩伴」。

「我小時候,母親聽信算命之言,說我會剋她,覺得我是不祥的孩子,而常常打駡我,我就會想逃離跑到墳墓區。我對墳墓區不害怕,反而覺得那是最安全的地方,又看到那麼多花,就讓我很開心。」

高中以後,朱正琇開始學插花。二十九歲在新莊開了一間花藝教室。在花的世界裡,工作可以和興趣結合,讓她感到莫大的幸福。學生對她的教學很肯定和喜愛,還有舉辦花展的成功,都帶給她極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花藝創作,讓她找到人生的一片天。

◎感恩慈濟好因緣

1991年,有一天,朱正琇從電視新聞中,看到證嚴上人獲頒菲律賓麥格塞塞基金會(Ramon Magsaysay Award Foundation)頒發麥格塞塞社會領袖獎。她說:「上人把得獎的榮譽,歸功於所有慈濟人,讓我很感動。當下心生歡喜,想加入慈濟這個團體來做好事。」

心繫「慈濟」的朱正琇,這一年,她的插花班招生,迎來慈濟委員許嫌前來報名,令她非常高興,隨即主動加入成為慈濟會員。當月,她參加了「慈濟列車」到花蓮靜思精舍尋根,聽了上人開示,讓她更堅定這就是她想要追隨的師父。

不久,許嫌介紹她至樂生療養院的佛堂插花,她也開始在慈濟大、小活動中擔任場布的花藝志工。後來,慈濟新泰區志工精進組窗口施陸村邀約,當有法親等家屬往生,以慈濟佛教儀式辦告別式時,朱正琇便帶著插花班的學生一起去布置,且僅收取花材的成本費。因此,許多喪家將省下不少的錢做回饋,甚至加倍捐給慈濟,讓朱正琇很感動。

讓朱正琇最難忘的是,與樂生療養院的金義禎阿伯和林葉結緣。「每次去樂生插花,金伯伯和林葉師姊就會和我講佛法、說慈濟;林葉還會唱〈普天三無〉給我聽。我就邊插花邊聽他們說法。」

「聽了林葉唱『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我就放下了對媽媽的埋怨。」

而金阿伯也告訴她:「『人』字下面這一撇,要支撐上面那一撇,而上面那一撇,要保護下面那一撇;所以做『人』,是要互相扶持和互相成就的。」

「小時候我很自卑,不會和人互動,金伯伯對『人』這個字的詮釋影響我很深。當年承擔靜思人文推廣,成立了新泰靜思文物流通處,推廣靜思道糧和淨斯資糧,讓我知道在慈濟這個大團體裡,要如何去帶團隊和接引菩薩。」1998年受證慈濟委員的朱正琇心存感恩地說。

◎推素的料理達人

2002年,朱正琇的爸爸(朱立高)被檢查岀患有攝護腺癌,她陪同父親前往花蓮慈院找泌尿科郭漢崇醫師治療。為方便就醫,朱正琇與父親搬來好山好水、好空氣的花蓮定居。同時為了祈求父親身體健康,她開始茹素。

朱爸爸是大陸江蘇人,早年跟隨軍隊來臺灣。因受傷退伍後,在醫院擔任廚師,成為營養室領班,假日則是為人辦桌的「總舖師」。朱正琇從小耳濡目染,看父親烹調美食,她也愛上了烹飪。

「爸爸於2005年受證慈誠,很感恩我們父女同修、同道、同志願。也要傳承爸爸的好手藝,來回報父親的疼愛和養育之恩。」朱爸爸於2010年往生後,朱正琇也將對父親的思念,轉化為想讓人健康吃素的動能。

2011年,《水懺》經藏演繹,上人開示要「大齋戒、大懺悔」,朱正琇開始將淨斯食品加上當地天然的蔬果食材,研發做成營養、健康又美味的各式點心、料理來推廣素食。她並且帶領人文推廣團隊到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花蓮監獄、各機構和社區推素,希望大家都來「素素看」。

將花藝也融入在料理中的朱正琇說:「用食輪轉法輪,來菩薩招生。」

2020年,COVID-19病毒在各國爆發時,上人說:「大哉教育,非素不可」。
朱正琇和團隊再與花蓮人文真善美志工合作,製作了五十集「安心好素」影片,介紹主食、點心和各式料理,並在網路上公開,讓大家可以學習素食烹飪技巧,一起茹素護生。

在臺灣疫情期間,她生病體力稍好時,仍不忘推廣素食,帶領志工們製做素滷味義賣,支持慈濟購買疫苗。

◎中西合療的奇蹟

「很感恩,治療期間只有皮膚輕微的副作用,如今肺部檢查都正常。這也讓我深刻體悟身為載道器,要把握當下,多聞法、入法,並力行菩薩道。」

朱正琇的家族為何都有癌症?也讓慈院的醫師們想解開謎題,讓中醫可以更精準應用中草藥來治療朱正琇的癌症。慈院院長室顧問張建國教授(臺灣研究基因的專家)即研究做朱正琇的全基因體定序,發現她是神經絲重鏈基因缺損(NEFH),與多發性原發性肺癌有關。

2024年5月22日上午,慈院林欣榮院長帶領醫療團隊到靜思精舍與證嚴上人做例行的醫療報告時,朱正琇也特地來向上人及慈院醫師們道感恩,並見證花蓮慈院中、西醫合療的成功奇蹟。

上人向朱正琇祝福,朱正琇也向上人發願:「上人,我很好,請放心。我一定會很勇敢、繼續慈濟菩薩行。」


註:「加馬刀放射手術(Gamma Knife Radiosurgery)」利用201根加馬射線集中照射,患者不須打開顱骨,在單一療程中,將幅射離子束,由四面八方集中照射顱內特定腦瘤,如同太陽光之聚光點,腦瘤接受極高的治療劑量,而周圍組織劑量減至最低,達到治療腦瘤不傷害腦組織的目的。

圖左 :2012年,花蓮教育志業師生及同仁參加《慈悲三昧水懺》演繹,朱正琇於靜思人文攤位推廣《慈悲三昧水懺》相關文宣品。[攝影者:徐政裕]
圖右 :朱正琇在慈濟新泰區舊聯絡處,指導志工及會眾插花。[攝影者:朱正琇提供相片]

圖左 :2016年農暦年前,慈濟志工至警察派出所送上新春祝福與關懷。圖為朱正琇做花藝布置,為派出所增添年節的喜氣。[攝影者:陳毅麟]
圖右 :慈濟大學26周年校慶,活動中有「扭轉疫情,慈大同行」健康素食淨斯創意料理品嚐會。志工用心準備多道色香味俱全的蔬食料理,由朱正琇(最前)帶領全體團隊上台介紹每道菜,希望同學們影響更多人來吃素。[攝影者:曾繼峰]

圖左 :朱正琇(拿麥克風者)帶領靜思人文推廣志工團隊到慈濟大學,以淨斯食材製作簡單又方便的素食料理教學。[攝影者:李家萓]
圖右 :慈濟志工與慈濟大學社工系學生,陪伴花蓮縣原住民少年兒童之家孩子們提前歡慶耶誕節。圖:朱正琇(右)指導香積志工以淨斯食品製作點心,為院童準備豐盛的素食餐點。[攝影者:姜衛軍]

圖左 :朱正秀(前左)四歲時,和父母、哥哥、妹妹的全家福合影。[攝影者:朱正琇提供相片]
圖右 :朱正琇的父親朱立高於2005年受證慈誠,父女兩人同修、同道、同志願。[攝影者:朱正琇提供相片]
圖左 :1998年,朱正琇給證嚴上人授證慈濟委員前,資深委員林淑貞為她別上胸花和「佛心師志」布條,期許她以「佛心師志」精進在慈濟菩薩道上。[攝影者:朱正琇提供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