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同仁入經藏 行中體悟深

同仁入經藏 行中體悟深

E-mail 列印
每位菩薩都有一大因緣入經藏。慈濟基金會同仁翁培玲師姊、王運敬師兄,平常很忙碌,但為了參與經藏演繹,兩人皆提起使命,排除萬難入經藏,讓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法的精進中。

◎慈悲憫眾生

連續三天演繹集訓,花蓮文發處同仁翁培玲,在等待演練時,總是靜默地站在隊伍中。當音樂響起,她隨著節拍,步步堅定,聲聲明朗。

1992年,就讀於臺中東海大學的翁培玲,是在當時朋友的邀約下加入「慈青聯誼會」。一天,和朋友直接跑到花蓮,當時就被引導去參加花蓮慈濟醫院做醫院志工。在花蓮才當了 一天志工,聽說上人將行腳至臺中,便和朋友速速返回臺中,並邀了很多同學,到臺中分會等待。

「你應該在花蓮做志工?」站在恭迎上人的行列中,上人在她的朋友面前說。這件事讓她至今難以忘懷,上人是用心與每個人結善緣、法緣。在中區慈青初創時,培玲對慈濟不甚了 解,只是在活動訊息的收發中,或從旁人的資訊,漸漸認識慈濟。

1993年,培玲參加了第一屆的「慈青生活營」,她與靜宜大學的同學陳寶惠,共同承擔文書的前置作業,並在精舍安單月餘,進而與精舍師父熟稔。

畢業後即回到基金會上班至今。在文字辭藻悠遊自如,培玲認為曾有一段時間勤寫日記,應該有影響。她說:「當初是因為自己讀了商專,會計總是讀不會,心生鬱悶,所以用日記來 紓發心情。」

家裡有三個孩子,這次演繹集訓,培玲無法與團隊安單在靜思堂,但練習時絲毫不敢放鬆,只是有段剛得知必須唱誦的歌詞,常記不起來,今天(5/18)一早在來靜思堂演練的途 中,看到路上一條蚯蚓,腿一縮,嚇了一跳,突然記起常記不起的那句「像極地獄是饑荒,可憐餓殍任腐爛」,原來餓殍不是遠在非洲,身旁就有同陷餓殍之苦的眾生。提起這段體 悟,她淚水不聽使喚地掉了下來。

「我們是演繹,不是表演。眼睛在那裡,畫面在那裡,情緒在那裡,心就在那裡;就是要唱出心的感受。」演練中,李國源師兄的分享,培玲說要作為自己唱誦時努力的方向。

背誦經偈歌詞很困難嗎?培玲說她用心了解每一句經文的意思,試著和生活中的種種經歷相印證,去聯想、去體悟,自然也就會記住。最後她分享:「人多好修行。大家在一起,時時 縮小自己,配合團體,互相配合出整體的美,那才是最重要的。」

◎感恩入藏經

演練時,靜映師姊正與大家討論動作的高度呈現,三位種子同時示範不同高度,用實際的呈現讓大家感受最莊嚴的動作。慈濟基金會同仁王運敬也舉起手,和三位種子討論,希望有最 細膩、完美的展現。

此次活動擔任學員長的王運敬說,除了要關懷所有入經藏菩薩的生活起居,更需要照顧大家隨時有清明的心境,安住在每一個當下。

王運敬在大學期間就是慈青社的一員,但他並不深入,直到大學畢業當兵時,看到靜思語,他心靈受到很大衝擊:「在這條慈濟的菩薩道上,我覺得應該要好好發願。」

退伍之後,回到志業體工作,王運敬分享:「自己人生最精華的時間、最想做的事情、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事情,全都融合在一起,感覺非常的幸福、非常有價值感。上人有提過, 志業是要自己內心有士大夫心的方向,士大夫最重要的是要任重道遠,把以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扛在自己肩上。」

「感恩上人和許多的師兄、師姊們的陪伴,引導我在應該走的方向。在這幾年當中,不管是國際賑災或任何活動,都是我心靈成長的資糧。」

對於入經藏,王運敬接著分享:「上人這次推動水懺入經藏,有很大的意涵。上人一直認為來不及。一種是心靈的來不及;一種是物質的來不及。以多年的數據統計推到一百多年來, 來自於天災人禍,其實是不斷的增加。」

「非常感恩這一次的靜思堂入經藏首演,大家都感覺很有福報,能夠透過第一場入經藏,把法入心、法入行。」看到很多社區老菩薩,雖然有肢體障礙,卻仍參加排演,令他非常感 動。「這次的營隊,展現的合和道氣,也令我非常感動。」對於承擔學員長,王運敬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學習大家不斷成長,是自己收穫最多。

在經文部份,王運敬對於懺悔十惡業身三、口四、意三,感受最多。最後他自我發願,要永遠心存善念而且也要口說好話,跟著上人走在菩薩道上。讓自己的心境明朗,讓這條慈濟的 菩薩道上,勇往直前。 .

圖左 : 連續三天演繹集訓,花蓮文發處同仁翁培玲,在等待演練時,總是靜默地站在隊伍中,當音樂響起,她隨著節拍,步步堅定,聲聲明朗。圖為演繹「懺悔煩惱障」的畫面。[攝影者:林宜龍]
圖右 : 入經藏,大事因緣,無時無刻不在法的精進中。[攝影者:蕭嘉明]
圖 : 「我們是演繹,不是表演。眼睛在那裡,畫面在那裡,情緒在那裡,心就在那裡;就是要唱出心的感受。」李國源師兄的分享,培玲說要作為自己唱誦時的努力方向。[攝影者:王賢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