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見舞金回響 日婦到精舍打包物資

見舞金回響 日婦到精舍打包物資

E-mail 列印
秉承證嚴上人悲心,四十多年如一日,在2012年1月9日農曆年前、家家戶戶歡喜迎新春之際,一百三十多位慈濟志工相約回到花蓮靜思精舍,拿起文化走廊上一個個裝滿五穀 粉、蔬食麵、堅果、福慧粥等十四項物資的籃子,送進精舍簡報室,著手分裝成一千兩百份冬令發放物資,準備親手送給長期關懷的照顧戶。

◎打包物資裝進愛 慈濟人文薪相傳

「先放香積麵、蔬菜麵,包裝袋上的字朝向外側,代表五穀豐收;毛巾包裹肥皂,摺疊平整……福慧珍粥的字朝上,代表福慧雙修,最後把牙刷放進轉角處,袋口拉緊就完成了。」吳 麗慧師姊仔細示範打包方式後,便協助身旁志工拿起環保袋,裝進物資裝進愛。

但,慈濟志工用心還要再用心,戴淑瑛師姊接過一份份的物資,仔細審核,確認福慧珍粥和肥皂彼此鼎力,袋內四角皆扎實平整擺放各項物資,讓袋口豎起時,物資仍各就各位、沒有 向上縮擠,才算過關。淑瑛師姊說,「感恩精舍師父殷殷分享慈濟人文,感恩尊重愛,讓拿到物資的照顧戶看了歡喜,感受慈濟人的祝福與用心。」

◎慈大師生喜付出 身障不忘回饋愛

「念茲在茲,手在做事,心在手上。」翁美英師姊正認真地打包物資,旁邊的王素華同學也行動飛快地拿進一籃又一籃的物資,來自馬來西亞的王素華同學,就讀慈大教育研究所,今 天沒課,不但邀來了同學謝佩娟、謝雅婷,還請到教育傳播學院教授張景媛共襄盛舉。張景媛老師歡喜地說:「從來沒有經驗過這種氣氛,雖然在電視上看過,卻不知道慈濟做事這麼 有紀律;孩子很棒,帶領我來做服務,還不時提醒我要喝水,很貼心。」

「慈濟很偉大,物資上漲,薪水變薄,這麼多物資,買起來不少錢,何況還有這麼多人一起來打包。」患有白化症的灰衣志工黃婉晴一口氣道出心中的感動,因病造成弱視的她,儘管 看不清楚,一樣有愛無礙,領取一項項物資,拿進簡報室,交給負責裝袋的志工,婉晴說:「我才來幾個小時,就能幫助人,很開心,但慈濟已經持續付出四十多年了!」

在求學過程,常常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跡,許多同學不吝分享筆記,讓婉晴銘感在心,也想幫助別人,尤其在她參加身心障礙特考,看到有人需要坐輪椅應試,婉晴發現許多比她更為 艱困面對生活的人,讓她心存感恩地說:「我有手有腳,還有人比我辛苦,我要自愛愛人,回饋所有幫助我的人。」

◎裝進樂觀愛綿延 受災日人同打包

另一邊則有資深志工林慧美師姊,教導遠道而來的材津英子打包,慧美師姊話說從頭,「1966年上人創造慈濟,1969年初就開始冬令發放,擔心窮苦人家農曆春節日子難過, 上人教我們要以恭敬的心擺放平整。」話說到此,陳量達師兄趕緊幫忙翻譯成日文,讓材津女士明白上人悲願。

臺灣媳婦水車福子不需翻譯,很快就上手,第一次參與打包的她歡喜地說,把愛心包進去了,希望收到物資的人,也一起收到我的樂觀和愛心;材津女士聽了也說,來精舍參與打包工 作,每一個細節都感受到愛,心,很寧靜。

原來當時領取見舞金時,材津女士對慈濟仍所知有限,直到她發現鄰居小孩的父母因海嘯往生,想參加足球比賽,卻買不起球衣,見舞金至此圓滿孩子的心願,讓她心裡十分感恩;得 知六串惠子與女兒要來臺灣感謝上人,材津女士心有所感,她說:「就算現在失業在家,也要把握機會,一起來表達心中感恩。」

眾志成城,不一會兒工夫,一千兩百份物資圓滿打包完成,在十多位師兄愛的接力下,送上卡車,載往新城小築,準備送出,讓慈發處社服組同仁林柏堯十分感恩,花蓮志工踴躍出 席,事前用心規劃流程、召開多次籌備會議、協調場地,合和互協順利完成工作,讓每位照顧戶都能歡喜過新年。

圖左 : 戴淑瑛師姊(左)說,感恩精舍師父殷殷分享慈濟人文,感恩尊重愛,讓拿到物資的照顧戶看了歡喜,感受慈濟人的祝福與用心。[攝影者:許榮輝]
圖右 : 130多位志工,分在簡報室與文化走廊上,眾志成城,不一會兒工夫,圓滿完成1200份物資打包工作。[攝影者:許榮輝]

圖左 : 黃婉晴(右)說,我才來幾個小時,就能幫助人,很開心,但慈濟已經持續付出四十多年了![攝影者:許榮輝]
圖右 : 排列整齊於新城小筑外側,等待各和氣組隊來領回,再發送至照顧戶手中。[攝影者:許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