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用瓶蓋創作繪本 細說水懺因緣

用瓶蓋創作繪本 細說水懺因緣

E-mail 列印
花蓮慈大附小於2月23日下午一點三十分在靜思廣場舉辦人文統整課程活動。全校師生自去年(2011年)11月入經藏以來,全校師生卯足全力,各司其職,發揮創意與巧思, 五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郭育君老師結合《水懺》演繹,與學生共同創作「立體環保繪本」,小朋友深入《水懺》意涵,朗朗上口「細說因緣」經文。

◎藝術結合經典 創作立體環保繪本

來到靜思廣場,映入眼簾的是掛在廣場牆面幾幅醒目的藝術創作品,仔細觀賞,這些作品是用寶特瓶蓋設計的,是慈小五年級「藝術與人文」郭育君老師指導五年級全體學生的集體創 作。

郭育君曾經在藝術課堂上問學生:「何謂《水懺》?」「為什麼我們要演繹《水懺》?」

小朋友雖然能說出是悟達國師造《水懺》,但無法具體而完整陳述,平日到學校參觀的外賓眾多,如何向大眾介紹《水懺》的由來也是一項考驗。於是郭老師和全體五年級學生配合 《水懺》中「細說因緣」這首歌曲,每班五組,三班共計十五組,每組分配一段歌詞,將文字視覺化,一頁經文一幅畫,「細說因緣」經文共有十五頁,所以創作了十五頁的立體環保 繪本。

為了讓小朋友了解《水懺》經文,郭老師一直在思考如何結合藝術課程學習,首先讓小朋友觀看《水懺》動畫,思考如何將文字視覺化,引導小朋友討論。經過充分討論後,決定呼應 經文中的「廣行環保弘人文」這句話,選擇「垃圾變黃金」,以廢棄的寶特瓶蓋做為拼貼素材,並利用上學期教過的馬賽克拼貼及秀拉的點畫技能,完成這一本《水懺》「細說因緣」 的「立體環保繪本」創作。

小朋友在藝術課堂上充分且熱烈地討論後,完成構思如何結合藝術呈現「細說因緣」中的經文意義,就開始著手實作,清洗收集來的寶特瓶蓋,洗好後還一個一個排整齊晾乾,並在珍 珠板上打格子後拼貼。在構圖與顏色的呈現,都有定見與其深藏的意義,透過小朋友的口述表達,發現小朋友竟可以把《水懺》「細說因緣」的含意朗朗上口。

◎經文朗朗上口 生動講述《水懺》

郭育君說,以「群醫束手均無策,憶昔病僧有約定 」這句經文為例,「群醫束手均無策」好像晴天霹靂,群醫穿藍色衣服,悟達國師被宣告沒有辦法醫治,就以打雷閃電方式呈現, 想起當初跟病僧有約定,所以呈現兩人手握手的畫面。

黃哲鴻小朋友解釋「病僧感念其豐義,祝曰有難可相尋」這一幅畫的含意:「病僧跟悟達國師說:『你有問題或困難時,可以來找我,我可以幫助你』。因為病僧當時很困苦,他的衣 服用白色寶特瓶蓋呈現。悟達國師的衣服則用金色寶特瓶蓋,還有壓克力原料,兩人並以互相合掌鞠躬圖畫呈現。」

張嘉洳小朋友說明「御賜沉香為法座,驕慢心起業門開」這一幅畫:「悟達國師看著皇帝送給他的沉香椅,想著『皇帝送給我這麼好的一張椅子,別人都沒有只有我有,是不是因為我 的地位比較高』?所以就起了驕慢心。」學生把椅子的顏色著成木頭的顏色,再加一點黃色,看起來比較高貴;而悟達國師的衣服,讓他們聯想到師父的衣服顏色是黃色的,所以也上 了黃色,悟達國師的皮膚則以膚色呈現。

鄧光媛小朋友說明「不意碰撞沉香椅,忽爾膝生人面瘡」這一幅畫的含意:悟達國師不小心碰到了沉香椅,因為他起了傲慢心,腳上就長出了人面瘡,椅子是用木頭做的,所以是咖啡 色…..

郭育君老師和小朋友在討論與創作的過程,難免有爭執,但每一組都想好好完成這個作品,從中他們學會縮小自己,也學會學習別人的優點;在洗瓶蓋的時候,小朋友聞到瓶蓋的臭 味,還體會了「清淨在源頭」的重要,寶特瓶要清洗乾淨再回收。經過這些歷程,師生一致瞭解團結合作的重要,體認唯有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才能成就一件大事。

圖左 : 郭育君老師帶領慈小五年級小朋友開始拼貼,製作立體環保繪本。[攝影者:郭育君]
圖右 : 小朋友從集體創作,學習別人的優點。[攝影者:廖世淙、郭育君]

圖左 : 黃哲鴻小朋友開心的解釋「病僧感念其豐義 祝曰有難可相尋」這一幅畫的含意。[攝影者:廖世淙]
圖右 : 張嘉洳小朋友流利地解說「御賜沉香為法座,驕慢心起業門開」這一幅畫的構想。[攝影者:廖世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