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規律運動! 舞鶴鄉親「有好」

規律運動! 舞鶴鄉親「有好」

E-mail 列印
踏著春風徐徐的停雨日,玉里慈濟醫院的專員陳世淵和瑞穗鄉衛生所護理人員吳宜津合作,3月13日來到花東縱谷上的明珠──舞鶴社區,進行「規律運動衛教講座」,約有四十位 鄉親參與。

舞鶴由五個部落組成一個社區,成立社區發展協會以後,社區有心人士極力爭取經費,穩定社區的經濟實力並發展觀光,期望能將年輕人才留在家鄉。

陳世淵當天和鄉親長者分享的是健康促進與規律運動,鄉親也都很清楚不良的生活習慣影響健康甚鉅。實際上只有百分之十需要靠醫療部分來治療,環境與生物分子的部分,在舞鶴社 區是絕對的優良,所以鄉親們只要願意改變生活習慣,一定可以活得健康又長壽。

六大方向可促進健康──一是自我實現,對生命樂觀、正向學習成長,使生活有目標,可以快樂的參與公眾事務;二為健康責任,要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生活規律、定期健檢,不延 誤醫療,就是為自己的健康負責任的方式;三、運動,現在新的運動口號是健康一五零,每週運動五次、每次三十分鐘。運動是身體體能活動能力的重要指標,活動力降低會影響體重 上升。

特別的是,運動的好處可提高新陳代謝率、促進心血管功能、增加肌肉骨骼強度、降低憂鬱等等,更能維持適當體重。最重要的運動規則,要有高度的興趣與熱誠,運動前後有充分的 水分補充、伸展、緩和,當中要監測脈博和調整強度。

第四是營養,陳世淵還教鄉親暖身操、熱身運動、肌力運動,搭配正確的飲食、營養均衡,最好是多蔬食、多纖維。老年人還會因為退化、藥物、情緒等影響,而導致健康損害。殷殷 的叮嚀長者,甚麼樣的食物、飲食方式才是有益健康,讓這些長輩獲取許多保健常識。第五、六是人際支持與壓力處理,也都和健康息息相關。

社區理事長黃武雄說,自從引進慈濟醫療團進入社區衛教,鄉親們才知道原來他們都只有勞動,和運動有很大的不同,也增加了許多健康常識。

接著陳世淵播放《幸福美滿呼啦啦》的影片,現場學員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動起來,儘管阿公、阿嬤有些動作不甚協調,但只要肯動,人人都可以快樂過生活。隨著音樂律動,一掃連 日的陰霾氛圍,陽光悄悄的小露一下,讓鄉親們更開心地舞動起來。

衛生所護士拿出許多布尺來,教導社區鄉親正確量腰圍,男眾超過九十公分、女眾腰圍超過八十公分,都屬於肥胖,配合陳世淵解說代謝症候群,大家很熱絡地量了起來。社區總幹事 江均奇稍稍超過四公分,吳宜津便說「減重班又多一個學員」。江先生則高興分享,近四個月跟著太太蔬食,已經減重五公斤了,繼續努力一定可以達到標準範圍。

罹患代謝症候群便是身體健康亮起了黃燈,未來得慢性病的機會比正常人高,尤其糖尿病高達六倍;高血脂、高血壓達三、四倍,心臟病腦中風也有兩倍的風險。不良的生活型態影響 代謝症候群的比例佔五成,當慈院同仁提到抽菸、喝酒時,鄉親們都會心一笑,這在他們生活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大部份的鄉親也都靦腆地承諾要盡量減量。

陳世淵雖是慈濟醫院管理室的專員,也負責社區健康關懷的業務,擔任此一任務游刃有餘,經常深入社區,鄉親早已將他視為「健康大使」。除原住民語不會說外,國語、臺語、客家 語穿插解說,又有在地人的情誼,和長者的互動親切有說服力,致贈鄉親一片健康操的光碟片,許諾要每天早上大家一起運動,在歡樂又愉悅的氣氛中結束半天的活動。

圖左 : 陳世淵和鄉親長者分享的是健康促進與規律運動,環境與生物分子在舞鶴社區是絕對的優良,只要鄉親們願意改變生活習慣,一定可以活得健康又長壽。[攝影者:白崑廷]
圖右 : 玉里慈濟醫院陳世淵(右立者)鼓勵鄉親要注意生活規律、定期健檢,不延誤醫療,就是為自己的健康負責任的方式。[攝影者:白崑廷]

圖左 : 玉里慈濟醫院的專員陳世淵(左)致贈社區總幹事江均奇(右)《幸福美滿呼啦啦》的影片。[攝影者:白崑廷]
圖右 : 玉里慈濟醫院和瑞穗鄉衛生所在舞鶴社區合辦「規律運動衛教講座」,約有四十位鄉親參與。[攝影者:白崑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