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奧蘭多夫妻道侶 人間菩薩大招生

奧蘭多夫妻道侶 人間菩薩大招生

E-mail 列印
約1997年間,美國奧蘭多的林智與詹翠華感到「心裡空空的感覺」,於是相約到處尋找「心靈」的補貼。「我到基督教、天主教,沒有找到我要的東西。」「因為在那裡,也沒有 做什麼,就是坐在那裡祈禱。」

後來,經由當地慈濟志工邀約參加慈濟的活動:「我想就去看看吧!」沒想到林智抱著看看的心態參加慈濟活動後,1998年慈濟奧蘭多聯絡處成立了,林智是負責人。2000年 由黃友彬接任直至2011年,林智再度承擔負責人。夫妻積極推動慈濟,致力於靜思語教學,讓大家從靜思語中得到智慧。

◎賑災後 落實珍惜資源

身為美國奧蘭多聯絡處負責人,林智用心經營人間菩薩大招生。2012年慈濟日、浴佛節、母親節,三節合一,所有志工們運用電子郵件、宣傳單,廣邀約會眾參與。而浴佛典禮特 別商借在醫院建築外的廣場舉行。他說:「醫院外面有湖,風景很好,人比較多大家都可以來。」志工們,在活動一週前就在合和互協的努力下,把現場佈置完成。

「每一個慈濟活動,如果心開了,就可以學到很多事情。」除了當地會務,林智亦致力於國際賑災活動。在賑災活動中,他深深地體會珍惜水資源的重要性,也更能提醒家人兒女,時 時要落實資源的愛惜。

到多明尼加賑災後,他更時時落實「不買」政策。以往總是想要買豪宅,在一趟多明尼加賑災行後,林智打消了念頭,珍惜現在所擁有溫暖的家。他說:「你要的跟你需要的,兩個都 要才買。」

「在美國因為交通不方便,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到一個地方……」地廣的美國境內,落實關懷並非一件易事。尤其是國情的不同,「關懷」或許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坦然接受 的。

在得知臺灣推行「勝出袋‧付出愛」的自我挑戰登錄表活動後,林智很高興有機會藉助成效不錯的經驗,到當地推動藉以成為一個「關懷」的媒介,並在奧蘭多推廣「素食八分飽,兩 分助人好」活動。

「我還要想辦法把它翻譯成英文!」林智笑了笑說,拿起小卡說:「有了這張,我就可以問他們說,有做到多少個?」能夠省下來,是第一個victory(勝利),而能夠把省下 的付出,即是第二個victory;藉由小小的一張紙卡,不但可以不斷地提醒自己,更讓他有理由可以持續跟進關懷。

◎夫妻同行菩薩道

此次與林智一起回臺參加研習課程,詹翠華在研習會前也參加了茶道的課程。「我覺得環保、靜思語和茶道應該都是接引大家,人間菩薩招生的方法。」她想藉由茶道來做人間菩薩大 招生,接引更多的人來親近慈濟、進入慈濟。

「在海外人少事多,我們真是在人群中修行,我要學習做到心不隨境轉。」詹翠華想了想說:「我修了八年,想腳步一定要快一點,一定要找一帖藥……」她深感慈濟八大法印的腳步 快速,一定要加快自己的腳步急起直追。

林智,1985年服務於臺北美國花旗銀行,與臺灣的詹翠華結縭。隔年夫妻回美定居。翠華在1995年在華人的活動中看過「慈濟道侶」,也參加慈濟的活動,常與林智分享她的 法喜。

雖然比林智早一小步接觸慈濟,「感恩師兄,我覺得一路上是他在度我。」她感恩林智的一路陪伴、鼓勵與護持。「每次回來都高興地跟師兄分享,小孩由他照顧,他也常給意見。」 詹翠華內心明白,林智看她在慈濟做得很快樂,就不斷鼓勵她做。

她也心疼林智:「他的磨難比較多。因為在華人的地方,還是有一些不同文化的差異。」她更感佩他的好修養:「他脾氣很好,聲色柔和。有時候會務沒辦法執行,我很急就會說要講 重話,但是他堅持不可以講重話。」

詹翠華分享:「我也可以從孩子的身上學習。」當她留存一些物品,要保留給親朋好友時,孩子就提醒她說:要捨,捨就是給需要的人。

詹翠華感恩在慈濟的成長,「入慈濟後脾氣改變很大,知道事情發生後,要找到自己的責任,而不要一眛的怪罪,尤其我師兄的脾氣很好,讓我看到自己的脾氣。」

圖左 : 林智(中)致力於國際賑災活動,體會時時要落實資源的愛惜。[攝影者:許長謀 ]
圖右 : 林智(左)用心經營人間菩薩大招生。[攝影者:謝光雄]

圖左 : 詹翠華深感慈濟八大法印的腳步快速,一定要加快自己的腳步急起直追。 [攝影者:白崑廷]
圖右 : 詹翠華(右)感恩林智的一路陪伴、鼓勵與護持。「每次回來都高興地跟師兄分享,小孩由他照顧,他也常給意見。」[攝影者:陳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