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做慈濟要有緣 有緣則相聚

做慈濟要有緣 有緣則相聚

E-mail 列印
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在困境如何排除萬難,緣分到了之後,都沒有困難!這是張鴻才參加慈濟後深刻的體悟。

1988年,張鴻才到宏都拉斯工作,在那裏成家立業,1997年退休。1998年中美洲多國發生水患,他被邀參與賑災,一開始不認同慈濟,逐漸接受到完全接受。今年張鴻才 帶著辛蒂亞、伊蒙、阿雷門馬莉貝四位志工回來見習。目前宏都拉斯本地志工約一百二十位,張鴻才設定目標期望能增加幾十倍志工。

◎善緣一個接一個

張鴻才是宏都拉斯的第一顆種子。慈濟因緣由1998年颶風米奇(Hurricane Mitch)襲擊宏都拉斯發生嚴重水患說起。

颶風米奇後,張鴻才第一次接觸慈濟的賑災發放,看到承擔的志工仔細調查受災戶,逐戶名單造冊;其中有一受災戶沒有來領取,別人也不能代領。他心想自己拿錢出來認養孤兒、救 濟人家,則沒有這些煩惱的事情,當時他直覺:「頭殼壞掉才會去做慈濟。」

「做慈濟要有緣,有緣分則斷不掉。」同學與朋友中有多位是慈濟志工,如美國葛濟捨、葛濟覺等,都不斷與張鴻才接觸也灌輸他慈濟思想理念。善緣也一個接著一個來,讓張鴻才很 快進入狀況。

曾經是當地臺灣商會會長、電力團團長、交通部長顧問的張鴻才,與政界有密切接觸。2011年底中美洲多國發生水患,當地工程師詢問他有關地下鐵道、捷運系統一些專業問題, 他說:「我給你資料,但要跟我去做慈濟。」

張鴻才接引七十五位當地志工,參與賑災發放,馬莉貝和伊蒙是其中之一。伊蒙原本是當地急難救助委員會Codel的秘書,她邀約家庭主婦、農民、工程師、老師約一百位加入發 放志工行列。受災戶約二千戶,張鴻才發現賑災要做得廣、做得大,一定要有原則;否則受災人數那麼多,則無法控制。此時他完全接受慈濟救災重點、直接原則。

張鴻才在人品典範課程中提到,宏都拉斯曾經歷三至四年的不景氣,很多人失業。2009年再遭政變,那時張鴻才標了美金兩千多萬的工程,本錢都投下去了:「我幾乎沒飯吃 了。」2011年中美洲多國發生水患,他接到本會訊息要去賑災,雖然不是很想去,最後他還是去了。

奇蹟出現了,2011年11月張鴻才接到歐盟通知恢復訂單生產;2012年6月12日,他領到了頭期款,那些款項剛好還清所有的信用卡債。「有做才有差別,這都是做慈濟的 回報。」

今年,張鴻才帶著當時接引的記者辛蒂亞(Cynthia)、老師伊蒙(Ivonne)、工程師阿雷門(Alejandria)及另一位馬莉貝(Maribel)是汽車公司 行銷經理,共四位志工回來見習。他說:「辛蒂雅是記者,幫我在電臺介紹慈濟。全國教師學會副主席的小學老師伊蒙,還有無論甚麼事都可以當後盾的阿雷門、馬莉貝。」

原本教育局不准伊蒙假期,張鴻才打電話去幫她請假。辛蒂亞沒錢買機票,張鴻才請她向總統夫人蘿莎請示,向夫人說明來臺學習,回宏都拉斯後可以帶人一起做好事的意願,結果大 家圓滿她們回來見習的心願。

日後,張鴻才希望慈濟能夠在宏都拉斯內政部登記合法化,可以公開募款,一切正常機構運轉。除了推動慈善,也將上人的靜思語,請學校老師到校園推廣。一班約五十位學生,可以 同時影響到家長,將慈濟人文灑播在校園。

◎親身經歷 感動人心

土城區的張振明從十三歲開始,從事廚師工作至今有三十八年,2007年受證慈誠後開始茹素,餐廳也從2009年決定改賣素食。

張振明在「齋戒護生,法入心、法入行」課程中,提及2011年健檢時驗出罹患口腔癌。一路走來幸有法親的陪伴與鼓勵,才能度過這段低潮期。去年適逢《慈悲三昧水懺》演繹彩 排,在讀書會中終於了解因緣果報的可怕,就像魚一樣活生生時被刮鱗、清洗、下鍋。我們無視於魚的痛苦掙扎,只想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現在除了自己茹素也賣素食,希望能彌補過去所造的種種諸惡業。感人的故事發人省思,宏都拉斯四位學員在課堂上聽後眼眶泛紅,伊蒙提問:「是否全家茹素?」張振明回應說: 「目前只有夫妻倆茹素,其他家人及孩子們則不勉強。」

來自阿根廷的李錦秀以自身經驗表示,自己是罹患了乳癌,但癌症不可怕,而是要與它共存。張振明說:「我希望能做到最後一口氣,不要拖累家人。」簡單對話讓學員感動落淚。同 樣來自美國的李慈卿也分享說:我也是個癌友,但我們的心要常常保持正面的思考要樂觀。張振明回應說:生病不要聽信偏方,要將心交給菩薩,身體交給醫生。

最後德江師父叮嚀大家,愛是最重要的,從我們身邊開始,齋戒也要從自身做起,因為每個人都是經藏。

◎用稿費存培訓交通費

「我很懺悔年輕時沒有告訴爸媽,就為了追求盲目的愛情,去異鄉阿根廷十幾年。直到媽媽往生後,我才有機會回臺灣,現在想想好無知。」因為這分心情,在異鄉做慈濟行善,希望 能報答父母親的恩情。李錦秀淚溼眼眶回憶起二十七年前的那段往事。

現年六十歲的李錦秀,年輕時為了追求愛情,不顧一切遠赴南美阿根廷,經營農場落地生根。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開啟她的慈濟因緣,在當地志工黃秀菊接引下,她回臺有緣隨 師,上人輕輕一句:「既然出來,妳就趕緊出來做。」回去後,錦秀投入志工行列,南美海外賑災發放都可見其身影。

海外志工人數有限,往往一些動人的故事,及重要歷史紀錄,沒有人手記錄。2004年巴拉圭超市大火造成五百人往生,錦秀驚見人生的無常,也因為沒有人寫,錦秀勇敢承擔起真 善美。

雖然經營農場,天災乾旱收成不佳,農場營運不如理想:「沒有錢,你要如何做慈濟?」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錦秀腦中。這些年來,錦秀礙於經濟考量,遲遲無法參與培訓。她開玩笑 地說:「做個快樂志工就好。」因為農場在福爾摩沙省,培訓課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每次要花八百美元交通費,八堂課要龐大的開銷讓她猶豫多年。

2011年無常來到,乳癌找上她;今年秀菊又往生,觸動她來不及的感嘆,她用稿費存夠錢,十二年後回來終於要授證了。

昨天一早李壽全老師「飛越地平線」是當年幫海外慈濟人寫的歌,描述月亮就像上人的心一樣指引著方向。聽著歌聲,感動現場的學員,錦秀也吟唱起「皎月知我願……」她說:「這 首歌很能表達我的心境,也符合我要把慈濟愛灑南美的願。」

宏都拉斯回臺見習的四位志工,阿根廷李錦秀隨組承擔翻譯,她說:「要做委員才能更有承擔的力量,未來希望能將環保綠化的工作推廣至南美國家,為地球盡一分力量是我們每個人 的責任。」她堅定地說。

圖左 : 土城區的張振明,在「齋戒護生,法入心、法入行」的課程中,分享自己的故事。[攝影者:顏明輝]
圖右 : 張鴻才帶著馬莉貝(Maribel)、工程師阿雷門(Alejandria)、老師伊蒙(Ivonne)、記者辛蒂亞(Cynthia)共四位志工回來見習。(右起馬莉貝、阿雷門、伊蒙、辛蒂亞)[攝影者:顏明輝]

圖左 : 宏都拉斯伊蒙提問:「是否全家茹素?」張振明回應說:「目前只有夫妻倆茹素,其他家人及孩子們則不勉強。」[攝影者:顏明輝]
圖右 : 阿根廷李錦秀,隨組承擔宏都拉斯回臺見習的四位志工翻譯,她說:「要做委員才能更有承擔的力量。」[攝影者:顏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