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推動靜思語教學 畢生使命

推動靜思語教學 畢生使命

E-mail 列印
馬來西亞新山的林抒穎老師,因為上人的靜思語而尋回真心,抒穎深信靜思語是淨化人心最直接也最正確的方法,將推動靜思語教學視為畢生的使命,抒穎說:「上人的法解救了我, 相信有更多人會因靜思語而受惠。」

在馬來西亞擔任副校長的林抒穎,學校有三千多位師生,平日校務繁忙,仍然在校內推動靜思語教學,每月第一個星期日帶動家長及社區民眾做環保,並且積極推動素食,讓老師們了 解茹素的好處。

◎病痛抑鬱心靈

「因果歷歷不爽,造業豈能不懺」2011返臺參加四合一精進研習的抒穎,到小巨蛋觀賞《慈悲三昧水懺》演繹,看到臺上演員及慈濟人一幕幕地闡述《水懺》的經文,讓抒穎好感 動,她在《水懺》中感受到己身的病痛,是累世的因緣,不是僅靠誦經拜懺就可以消災解厄、添福壽。

「雖然我的腦瘤手術很成功,也未留下任何後遺症,但是心裏就是缺乏安全感……」數年前一場腦瘤手術,讓抒穎身體生病,連心靈都跟著生病。身體康復後抒穎走不出抑鬱的心情, 反而積極地跑道場,誦經懺。抒穎懺悔地說:「我法不入心,心不安定;想藉拜經的功德讓自己添福慧。」

雖然積極跑道場,尋求心靈的寧靜;那種心的安定是屬於短暫的,每當夜深人靜,或是遇到境界考驗時,心中那種不安定感又縷縷升起。抒穎很困惱,她反省自己平生未曾為惡,也學 佛多年,為何會遇到這種病痛?

「抒穎師姊,新山地區的讀書會,妳可以承擔來帶動嗎?」接獲師姊邀約的電話,抒穎想想自己擔任教職,導讀讀書會也是自己能夠勝任的,就勇於承擔這個功能。

「求佛不如自造福田」林抒穎在研讀《衲履足跡》時,書中這句上人的靜思語喚醒她迷茫的心。抒穎深刻地反省,自己在跑道場的期間,除了在誦經跪拜時,獲得心靈些許的寧靜,大 多數時間心靈依然是漂浮不定。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上人開示時提到四大不調,人心浮動,勉勵慈濟人要把握當下,付出造福,不要空過時日任憑慧命空過。聽到上人的殷殷呼喚,抒穎 開始精進於慈濟志業中。

◎靜思語映真心

在回臺尋根後,抒穎與教聯會的老師開始在學校做環保,從學校的紙箱、書籍、簿本開始收集,每個月資源回收所賣得的金錢,在學校內做為清寒家庭學生的補助金。近年來馬來西亞 已將環保社區化,社區會眾、學生家長都成了環保大軍,而學生獎助學金的補助也回歸馬來西亞分會統一執行。

自己因為上人的靜思語而尋回真心,抒穎深信靜思語是淨化人心最直接也最正確的方法,將推動靜思語教學視為畢生的使命,抒穎說:「上人的法解救了我,相信有更多人會因靜思語 而受惠。」

抒穎已經茹素數十年,感受茹素的好處,取得校長允諾後,開始在學校推動茹素,每逢初一、十五帶動老師們品嚐素食。獲得老師們一致的好評,後來因為經費不足無法持續,但是慈 悲的善種已悄悄地灑播在老師的心中,抒穎說,「推動一餐素,少食一頓肉」的觀念在老師間口耳相傳,也有不少老師持續茹素的堅持,是她最開心的事。

凡夫心瘖黯無明,唯有正信佛法才能洗滌無明的心靈。從事教育的抒穎說:上人開示「『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與我從事的工作息息相關,將上人的正法深植在每一個學童的心 中,影響的是未來的人生,我即將授證,今後為上人淨化人心,是我最主要的工作。」

◎搜尋慈濟大愛

「這一年來我們真的好忙!一下子到法國一下子回花蓮的。」

「但是忙得很歡喜,我喜歡在婉珍背後幫助她。」

「都是他的幫忙,無論是德文翻譯還是電腦軟體操作;因為他讓我們會務的推動更順暢。」慈濟板橋志業園區的新聞中心,蔡婉珍和德國籍先生吾立坐在二樓新聞中心接受專訪,當四 目相對時可以感染一分無法言喻的愛……

2002年,四十一歲的蔡婉珍,去尼泊爾旅遊結識德籍的先生。那時她已經是慈濟會員,所以當她與先生到德國「施偉因富特」(Schweinfurt)定居,仍然維繫著與慈 濟的因緣。先生與在歌劇院做音效工作的同事吾立,都因為她而認識慈濟、並認同慈濟,也因為這樣三個人常常聊天的話題都是臺灣的慈濟。吾立在那時候才知道,原來還有個佛教團 體是這樣在幫助貧苦和受災、受難的人。

一九五九年出生在德國的吾立有一顆柔軟的心,當婉珍的先生重病過世,他義無反顧地關懷,也協助往生好友教育唯一的兒子。吾立很喜歡聽婉珍說慈濟,在異鄉遭變故,婉珍感恩之 餘決定與吾立攜手走人生路。婉珍第一次帶吾立回花蓮是在2008年,從此吾立就自己上網搜尋慈濟的訊息,他說心裡一直有個聲音在告訴他:「這就是我要的,一種付出無所求的 『愛』。」

他們到處問人家慕尼黑的慈濟在哪裡?但是因緣不具足沒有進一步進展。2010年第二次回過花蓮後,吾立決定寫一封德文與英文的信到處發,終於遇見了懂英文的陳樹微 (Susan Chen)師姊,開始積極投入做慈濟。「這是我第五次回臺灣、回慈濟(心靈故鄉),感覺完全不一樣,很棒!」吾立在2012年海外培訓授證營隊中受訪時說。

「這次授證後回德國還要去義大利發放現值卡哪,他現在是『慈濟人』了。」蔡婉珍在旁語帶雙關地幫他回答。兩個人都笑開了,原來他們的愛是大愛,幸福在這一對同修夫妻之間, 更簡單了。

圖左 : 數年前一場腦瘤手術,讓林抒穎身體生病,連心靈都跟著生病。身體康復後抒穎走不出抑鬱的心情,反而積極地跑道場,誦經懺。[攝影者:詹進德]
圖右 : 蔡婉珍(右)第一次帶吾立(左)回花蓮是在2008年,從此吾立就自己上網搜尋慈濟的訊息,他說心裡一直有個聲音在告訴他:「這就是我要的,一種付出無所求的『愛』。」[攝影者:張進和]
圖 : 吾立(第二排戴耳機)為尋找慈濟,決定寫一封德文與英文的信到處發,終於遇見了懂英文的陳樹微(Susan Chen)師姊,開始積極投入做慈濟。[攝影者:張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