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海外志業以愛紮根 資深志工見證分享

海外志業以愛紮根 資深志工見證分享

E-mail 列印
11月23日下午,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學員,專注聆聽,資深志工透過視訊與大家分享,在海外做慈濟的點滴心得,藉著經驗傳承,讓學員對慈濟志業有更多的瞭解,深一 層的認識。

◎「以工代賑」自助助人

今(2012)年8月間馬里拉,因受西南氣流影響,連日暴雨成災,首都大泯市區造成百分之八十淹水,猶如三年前(2009)的凱莎娜噩夢重演。長期耕耘菲律賓的蔡昇航,以 影片及簡報檔方式分享,慈濟人在重災區,再次運用上人所教的妙法,「以工代賑」清掃家園。當地鄉親們將所得代賑金,購買生活必需品改善生活,獲得從災難中重新站起來的力 量。

馬利僅那志工同樣也受災,志工以無私大愛,放下小我,投入賑災行列,以感恩、尊重、愛的心,挨家挨戶將上人及全球慈濟人的關懷送達,法親關懷讓受災的本土志工倍感溫馨。去 〈2011〉年受證慈誠的卡利多,因加入慈濟而戒酒,將上人的慰問金充分利用,把家裏一樓地板鋪水泥,又整修了二樓的木板.如今已亮麗一新。

菲律賓慈濟人在黎剎省聖馬刁鎮,以工代糧囤沙包、修河道。菲律賓主要報紙─星報,在頭版大幅報導。善念共聚並延續為眼科中心募款,並於分會義診時為美東風災募心募款。

◎約旦灑愛 發放救貧

在天主教、回教信仰的約旦,因戰爭不斷,導致難民逐年增加。陳秋華(濟輝)師兄,在三重園區,分享約旦、敘利亞難民食物品發放情形,板橋靜思堂學員透過視訊連線,獲得相同 訊息。

秋華師兄細心地以地圖,說明發放地點及動線規劃。當地居民對於陌生的慈濟人,本來有一些距離,看完「人間菩提」分享後,開始與慈濟人熱絡起來。當地伊斯蘭教慈善組織,受到 慈濟人的人文所感動,已加入搬運行列。

慈濟在約旦的第十六年,為淨化人心,執行物資發放,雖然物資有限而愛心無限。本土志工傑米(Jameel)十二年來,著力在發放勤務承擔打包及運送,將於今年 (2012年)受證。桑吉(Jangitt)十六歲時失去父親,由慈濟補助學費,目前大學畢業後投入志工活動,成為手心向下的人。慈濟人不只給物資,還獻上溫暖的擁抱,有 人就說:很特別的團體,給東西,還向我們說謝謝。

◎川愛不息 新芽綻放

四年前汶川發生大地震,因慈濟人深耕社區,有形無形的愛,感化當地居民,由手心向上轉為手心向下的菩薩。大陸四川團隊一行五人,由宗教處黃崇發領軍,分享汶水地震慈濟援助 後,菩提成林,今(2012)年將有三十九位新委及慈誠受證。

成都劉永勛分享,洛水及漢旺重災區,四年來志工們忙於災後重建,但做慈濟的腳步卻不曾停歇。五一二地震後,學佛的黃天秀師姊加入慈濟熱食點當香積志工付出至今。為了參加冬 令發放,經濟不寬裕的她,每天摸黑出門幫人包木耳包,勉力湊足三百元旅費,一領到工錢,就到服務中心繳車費。

帶著墨鏡的任時香師姊,多年前的一次意外導致面容毀傷,心裡也受到了傷害。當時她不願走出家門,直到遇到慈濟人,曾經封閉的心,因與慈濟相遇而打開心房,加入志工善行行 列。

洛水的魏紀容師姊隨著慈濟人做環保、煮熱食、發放、膚慰……等,劉永勛師兄戲稱她「用打麻將的雙手做環保。」

段顯華代表達州的菩薩謙虛地表示,他們主要由年紀較大的家庭主婦組成,克服「年紀大、距離遠」的困難,一心精進求法。現場以地圖說明,成都距達州約四百六十公里,成都至洛 水約九十公里。達州志工自五一二地震後認識慈濟,便經常從達州搭約七、八小時的車程,到成都參加活動,與每月到洛水培訓上課。

四川省希望工程總共援建十三所學校,由李林老師以一張張學校圖片分享。「孩子們很高興,說學校很漂亮!」宋如偉校長以校為家,師生共同為校園植草、種樹。內容還介紹李林師 兄的媽媽及兒子都是環保志工。

汶川大地震時,四川得到全球慈濟人的援助及關心。如今美東有災難,四川志工啟動愛心援助美東。在短短幾分鐘身心寬暢的時間,就募到三萬多元人民幣,精進研習之餘不忘行善。 四川團隊一行五人,代表全四川志工承諾說:「我們會是在四川的延續。」贏得全場熱烈掌聲。

◎蘇州健檢 促進健康促進愛

志工王淑慧在板橋分享,蘇州志業園區健康促進中心,於今(2012)年9月啟用,兩岸醫生搭起醫療志業愛的橋樑,守護健康守護愛。

來自華東各地,計四百二十九位志工為健康促進中心試營運,精進共修。 用愛、用心學習義檢流程,期待共同圓滿與成就。七十八歲的劉時英師姊,本身是醫生,投入培訓,決心將 儘最大努力參與醫療活動。

健康促進中心,以「健康九九,久久健康」為主題的義檢活動,為醫療志業揭開里程碑。每月第三個週六舉辦義檢及大型戶外活動,不只和民眾同歡樂,也讓他們將健康帶回家。

◎宗教名異同善法 印證合和靜思堂

1993年慈濟的大愛精神到達印尼,由一群臺商夫人,走進養老院與孤兒院關懷開始。1994年慈濟中心成立,1998年金融風暴襲擊亞洲,導致印尼社會動盪不安,五成以上 民眾跌進貧困谷底。針對印尼貧富差距懸殊問題,上人慈示:以愛化解仇恨。

王惠嬌師姊及梁莉美師姊在三重靜思堂,以影片細說慈濟在印尼這幾年演變過程,並分享印尼靜思堂啟用情景,板橋學員透過視訊聆賞,拓展世界觀。

印尼慈濟靜思堂啟用典禮,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之「四合一」精神為導向。分兩場進行,吸引總共約吸引共八千餘人共襄盛舉,如小螞蟻攀爬須彌山般壯觀。

◎愛灑南非 跨國支援

陳美娟師姊以「無貪最富足,有德富有餘」自許,她以實際參與賴索托本土志工培訓與學員分享。「在非洲小國賴索托忙完冬令發放,善念持續發酵,舉辦本土志工培訓,四十位黑菩 薩,慎重地穿上慈濟制服,流程仍與臺灣一樣,一點不含糊。」

南非近兩百位南非本土志工歡喜付出,走入賴索托、南非、辛巴威、史瓦濟蘭、莫三比克五國跨國愛灑。透過培訓與承擔,學習菩薩精神,走入人群。南非慈濟第一顆種子潘明水師 兄,在當地經營志業之心得,鉅細靡遺地分享,獲得如雷掌聲。

德本志工缺乏有形的資源,以舊報紙當臨時墊尿布,膚慰與關懷感恩戶。許多令人震撼不捨的個案,志工們做不請之師、不請之僕,徒步走入深山社區,不畏汙穢,主動關懷陪伴。

慈濟非洲的大愛菜園,是無數愛滋遺孤的愛心廚房。一百四十多個簡易供食站,餵食五千五百多位孤兒。且婆婆媽媽志工群下鄉,協助學生文書紀錄。

把握任何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則無處不是慈濟道場。慈濟人開創因緣入群度眾。潘明水勉眾以「自己是社區中心,大愛的種子,上人的法傳師」自許。

慈濟志業四十六年前,由臺灣東部,花蓮慈濟克難功德會,三十位家庭主婦,每日存下五毛買菜錢開始。如今,遍及世界五大洲各角落。善的種子,即將受證,汲取法水後返鄉傳 愛。

圖左 : 南非慈濟第一顆種子潘明水師兄,在當地經營志業之心得,鉅細靡遺地分享,獲得如雷掌聲。[攝影者:林美蓉]
圖右 : 大陸四川團隊,由宗教處黃崇發(左)領隊,分享汶水地震慈濟援助後,接引出無數志工,今年將有三十九位受證。[攝影者:歐明達]

圖左 : 培訓學員,聆聽海外慈濟團隊分享,聽到感動處,全場報以熱烈掌聲做回應。[攝影者:歐明達]
圖右 : 11月23日下午,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學員,專注聆聽,資深志工透過視訊與大家分享,在海外做慈濟的點滴心得,藉著經驗傳承,讓學員對慈濟志業有更多的瞭解,深一層的認識。[攝影者:歐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