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身上流著別人的血 重新開始敵病魔

身上流著別人的血 重新開始敵病魔

E-mail 列印
「我現在身上流著別人一百四十個血小板,我現在更應該用心地重新開始,做更多才對。」二十三年來,最愛募心募款的慈濟志工陳滿,淚流滿面地說著。「過去的我,太過慳貪、捨 不得捐大錢,只為子孫勤買保險,如今我已能大捨。大病過後,很高興我還能做。」

◎ 一善破千災 病磨不減慈濟心

去年(2011年)11月發病後,陳滿病情越發嚴重,至今年(2012)9月,整個人更是癱倒在床上,原來是罹患罕見的「重症肌無力」。治療過程非常辛苦,身上換了五次 血。家人都勸她不要再做慈濟了。當時,陳滿情緒非常激動的告訴家人:「我現在身上流著別人一百四十個血小板,我現在更應該用心地重新開始,做更多才對。」

看似嚴重的病,陳滿認為是上天送給她的大獎。從二十八人身上所供輸的血液,要讓這些血在她身上發光發熱。換了血後,陳滿不但病況好轉,也變年輕了。甚至乾眼症及飛蚊症都消 失了,所以她必須認真做下去。

◎ 募款重募心 誠心待人造福氣

同是資深募心啟愛經驗豐富的慈濟志工蔡秀家,也分享多年來,以帶人帶心、啟發他人愛心的方法。她說:「用耐心、不煩心,一步一腳印的方式慢慢等待,終能募到對方的心。」

蔡秀家分享道,募心的方法很多,如早期「竹筒歲月」是以啟發自己的愛心開始的,這個舊法新知,是讓大家帶到海外去落實的重點之一。上人為了讓臺灣人成為有福之人,面對巨大 的捐款不為所動,只為眾生造福來鋪路。

募款的重點其實是在募心,募心是不容易的,一定會有困難,但這可以成為我們修行的課題,也是上人給我們的責任。秉持難行能行,任何問題也迎刃而解。

環保站是一個很好的踏板,「不管是來做十分鐘,或做一小時都是一樣的,這是人家撥出的時間。」蔡秀家對來做環保的民眾視如家人,這與募款相同,要平等對待,沒有分別之心。 如果因為募得多,就對此人特別好,這只會助長他人貢高之心。

一直在環保站從未離開過的蔡秀家表示:「我很感謝什麼都不會的自己。」不會騎機車,收善款時只能走路或搭公車,路途遠時就請家人幫忙,家人看到她變得聲色柔和,自然樂意幫 忙,這是一種雙向的利他。

「人與人之間活絡情感,一起互動是感情昇溫的良方,以同理心相處,溫柔對待每一個走進來的人,以身引導,當對方歡喜穩固了,就使其生枝發芽,成為慈濟志工,相信募款也不會 困難了。」蔡秀家鼓勵海外家人,募心募款是要永續經營的,抱持永不氣餒的堅持,啟發他人的愛心,也能淨化人心了。

11月23日蔡秀家和陳滿來到慈濟板橋園區,與「2012年海外慈濟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來自蘇州、廣東東莞、菲律賓的學員們,以「募心募款、愛灑人間」為題,分享 自己多年來做慈濟的經驗。

來自蘇州的學員沈陽回饋分享:「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理解陳滿師姊的感受。我也曾生了一場大病,讓我差一點失明。所有慈濟家人都來看我,讓我放下心中大石,更精進地做慈 濟。這時我明瞭了,感恩在分秒間的意義。至今我還看得見,還能做慈濟事,是最有福報的人了。

圖左 : 慈濟志工蔡秀家勉勵學員,募心募款是要永續經營的,抱持永不氣餒的堅持,啟發他人的愛心,也能淨化人心了。[攝影者:陳榮照]
圖右 : 聽著慈濟志工陳滿用生命做慈濟的故事,學員們既心疼又感動的淚流滿面。[攝影者:陳榮照]
圖 : 蘇州的學員沈陽回饋分享,自己也因為生了一場大病,有的慈濟家人的關心,便放下心中大石,更精進地做慈濟。[攝影者:陳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