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志工生涯點滴數 選擇付出捨小愛

志工生涯點滴數 選擇付出捨小愛

E-mail 列印
「要當一位好的領導者,應該先做一位好的跟隨者。」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李偉嵩的一席話,讓菲律賓志工王佳慧更清楚她在慈濟的責任。

1999年加入慈青的王佳慧,在一次義診活動中,巧遇蔡昇航,他要她在千人面前介紹證嚴上人,說慈濟故事。當時對慈濟的印象不深,但抵不過蔡昇航的鼓勵與邀約,王佳慧接受 了。

「我在父親的公司裡,做著無聊又沒有挑戰性的工作。」父親的兩家公司,有她幫忙,讓老人家安心很多,但日復一日,王佳慧真的無法忍受這種生活。

原本已經打定主意要到美國留學,那天,在菲律賓靜思堂門口,王佳慧再度遇到蔡昇航。這次,她接受邀約,成為基金會員工,負責人力資源。

成為正式職工沒多久,凱莎娜颱風帶來的災難,讓菲律賓本土民眾多了「以工代賑」的機會來整理家園,王佳慧更是一馬當先,有時要忙總務,有時要幫忙開貨車。早出晚歸的生活, 她的身體開始抗議,父母親也抗議了。

她們怕女兒身體撐不住,更不懂為什麼她要這麼忙,為什麼不在自己家的公司,輕鬆地上班就好。

家人的強力關注,與王佳慧在慈濟得到的法喜成了反比,也因此讓她培訓又培訓,始終不敢受證。

好不容易在大家的鼓勵下,她終於回到臺灣,參與「2012年海外慈濟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並於11月25日接受上人授證。這天,王佳慧哭了!身兼慈濟的職工與志工,她 明瞭做慈濟身體很累,但心情的滿足讓她樂在其中,這樣的心情,家人不懂。

為什麼要做慈濟?走入慈濟,王佳慧說不出自己的初衷,但即將成為上人弟子了,她傷心地說,父親年紀大了,母親另外有公司要管理,弟弟又在美國。回到父親的公司幫忙是盡孝, 如果必須離開志業體,她還是會守住道心,繼續當快樂的志工。

看著王佳慧身在兩難的處境,同隊的陳俊玲就顯得苦盡甘來。

原本與丈夫感情不睦的陳俊玲,到2009年,婚姻已經走不下去。夫妻關係就算再不好,真正要畫下休止符,是由丈夫提出的要求,陳俊玲還是很難過。身邊的朋友來安慰她,鼓勵 她加入慈濟改變自己,但慈濟是甚麼?陳俊玲一無所知。

就在一次參加馬利僅那市的祈福會後,她心動了,開始參加活動,並在今年回到臺灣參加受證。

因為是天主教徒的關係,母親極力反對她加入慈濟。母親擔心陳俊玲會被迫信佛,幸有大量本土志工以天主教徒的身分做慈濟事,真實見證,讓母親不再阻攔。

也因為天主教徒的身分與教規,先生提出離婚的要求不被認同,夫妻兩人在婚姻名存實亡的情形下,各自生活,但陳俊玲清楚,她的改變先生都知道。不過,對陳俊玲來說,真正的收 穫的是自己,因為心態改變了,她募到更多會員的心。

面對考驗,有的人能安然度過,但有的人卻被折磨到身心俱疲。兩位菲律賓志工在不同時間面對抉擇,幸而因為做慈濟而內化的法喜,讓她們在人生道路上有愛不孤單。
圖 : 菲律賓志工陳俊玲是天主教徒,母親極力反對她加入慈濟。擔心會被迫信佛,幸有大量本土志工,以天主教徒的身分做慈濟事,真實見證,讓母親不再阻攔。[攝影者:簡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