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從反對到投入 改習性才敢受證

從反對到投入 改習性才敢受證

E-mail 列印
「我們自己有基金會,幹嘛還將錢捐給別的基金會,妳有沒有搞錯?」菲律賓籍的志工施嘉驛,操著一口菲律賓腔的臺語,一句一句的分享著,當初姊姊捐款慈濟時,他大力反對,如 今卻親身投入。

從反對到投入

施嘉驛說:「有一次在家中遇到了姊姊的好友,也就是慈濟馬尼拉負責人李偉嵩師兄,他在正邀約姊姊去臺灣,參訪花蓮靜思精舍。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正好,我也剛想了解姊姊捐款 的基金會是什麼樣的團體,就馬上答應,帶著妻子一起同行。」

「很奇怪,跟著李偉嵩師兄拜見證嚴上人時,竟然淚流不止,一直哭、一直哭,就彷彿見到了遠方親人一樣。尤其上人的『普天三無』及『信己無私,信人有愛』的信念,更是讓我感 動。兩年內,各自為妻子及自己圓滿榮譽董事。」

「父母說三句,兒女能聽進一句,做一件或兩件,就很不錯了。」但施嘉驛覺得很奇怪,上人只要輕輕說一句,慈濟人就可以舉一反三,做得更多,包含自己在內。」上人希望榮董不 只佈施金錢,也要佈施時間,所以施嘉驛馬上加入培訓行列。

施嘉驛把靜思語存在手機內,「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的可能。」「心美,看什麼都美。」「看人家不順眼,就是自己修養不夠。」希望時時提醒自己,為人處世都要謙虛、縮小自 己。

慈濟在菲律賓災區的以工代賑,度出很多志工,施嘉驛發願,要積極在實業家中菩薩大招生,自己也要多參與活動。

改習性才敢受證

莊仲鳴出生大陸,兩歲到香港,十八歲又跟著爸媽移民菲律賓,半工半讀完成高中學業。

莊仲鳴說:「二十歲那年,一次晚上放學時,還被不良份子砍了一刀,當時還自認命大。現在想想,當時閻羅王不收,是要我多付出、做利他的事。」

年過四十歲,家庭事業都美滿的莊仲鳴,開始有了一些不好的習性,下班後唱卡拉OK,上餐廳享受美食。

2003年3月3日,莊仲鳴休假留在家中,無聊的按著手中的遙控器,無意間按到大愛電視臺,正在播出到慈濟志工國際賑災的畫面。當下讓他很震撼!這件記憶,雖然已經過了將 近十年,日期還記得清清楚楚,因為給我印象太深刻了。現在功利充斥的社會,竟然有像慈濟這樣的團體,做這樣無私的奉獻,不分國籍、不分宗教,太令人尊敬了!。

隔天上班,莊仲鳴就和同事談起慈濟,同事都聽說過,但不了解。可能是因緣到了,有一天,同事在馬路上發現慈濟標幟,趕快告訴他這個好消息。

莊仲鳴也顧不了還沒下班,就衝出去找到慈濟的會所。一進門就跟慈濟志工說:「我要加入會員。」

「要不要參加我們的活動,也來付出。」慈濟志工親切的招呼。

就這樣,莊仲鳴開始積極參與活動,大小活動絕不缺席,也被推薦參加慈誠培訓。

經過兩年培訓,即將返台受證時,莊仲鳴開始自省:「『貪』字未除,有資格受證,當上人的弟子嗎?會不會丟上人的臉?」就這樣,莊仲鳴期許自己:習性全除,才要恭恭敬敬皈依 上人。

一晃九年時間,莊仲鳴終於通過自我評鑑,歡喜回來受證。
圖 : 菲律賓志工施嘉驛,將靜思語存於手機,希望時時提醒自己,為人處世都要謙虛、縮小自己。[攝影者:吳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