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守十戒 不闖紅燈亂按喇叭

守十戒 不闖紅燈亂按喇叭

E-mail 列印
「慈濟這個團體,在新加坡早有耳聞,但開始接觸是在2008年,一次與老同學的聚會上。」

出生於1960年的連彩嬌,11月30日在慈濟三重志業園區的新聞中心裡,趁著回臺灣參加「2012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的因緣,她回想起參與慈濟的點點滴 滴。

◎把握因緣 改掉惡習

因同學的募款,連彩嬌加入慈濟,開始只是會員,後來開始參加共修、環保等活動。「當時感覺一個月一次的環保回收很不錯,就參加見習培訓。」連彩嬌穿上灰衣制服,落實社區, 只要有空就一定會參與慈濟活動。跟著資深志工參加訪視,她自告奮勇擔任司機,讓去訪視的路程中,大家沒有後顧之憂。「每當恭讀慈濟十戒,想到以前都會闖紅燈、亂按喇叭,目 前是停車等待紅燈,跟在後面排隊的車,猛按喇叭。」連彩嬌不好意思笑著說,沒想到只是一個簡單的司機工作,也改掉了她的壞習慣。

雖然對慈濟還不是很了解,連彩嬌就勇於承擔協力組副組長,主要負責協助連繫社區活動、邀約組員參與活動。一直到現在,她雖然尚未接受證嚴上人的授證,但已經擔任任務繁重的 協力組組長。 要當好一位全方位的組長,連彩嬌常舉辦社區的共修、聯誼、讀書會等活動,連繫組員彼此間的情誼。「其實自己的收穫最多,尤其是參與了讀書會的法繹組。」連彩嬌說透過讀書 會,她了解何謂因緣果報,知道「暴躁習氣會傷人」,進而改掉自己的習氣,言行舉止更加小心謹慎、深思熟慮。

◎力行環保 帶動人文

連彩嬌自己開立印刷加工公司,當機器剛開始時發動時,會產生很多紙張及塑料OPP膠膜要報廢,以前都把它們當垃圾處理,現在知道它們都是寶。每個月連彩嬌會和前來的志工做 分類,不只愛護地球,也增加自己一些環保常識。 新加坡的環保工作推行沒有像臺灣那麼好,但現在政府也注意到慈濟的環保資源回收。所以政府的基層單位會來邀請慈濟一起來推動環保,目前有幾個新的環保點在商談如何配合及推 廣。因為新加坡人工作比較忙錄,在志工招募上比較不容易,連彩嬌計劃透過小型茶會的方式招募,讓她感到很欣慰的是,公司員工也發心一起參與環保活動。

忙碌的公司業務,連彩嬌也時時把握時間做慈濟。當她回臺灣參加「四合一幹訓營」,每次都收穫滿滿。對待員工不再針鋒相向對,轉為和睦相處;在公司張貼靜思語如「心地再好, 嘴巴不好,也不算好人」「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同時請購口袋書靜思語跟大家結緣,「沉硬的辦公室文化改變許多,處處有慈濟人文顯現。」

◎不貪口欲 善款助人

在新加坡推行齋戒雖然不是很困難,但因新加坡人大多是外食,素食不如臺灣方便,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全素。連彩嬌就和志工們推廣齋戒從早餐開始,同時透過共修、座談會來 宣導,「齋戒並非宗教因素,它也是在保護地球。」因為連彩嬌知道新加坡很多人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等,若是以宗教來宣導,較難打動大家的心。

回臺灣參加海外培訓研習會這幾天,連彩嬌看到精舍師父每天都很勤勞的在作,感覺自己的付出實在太少,還有很多成長的空間,她告訴自己回到新加坡,要更以身作則,繼續推動社 區活動。「昨天晚上吃到師父吃的鹹豆腐,雖然沒有過那樣的苦日子,但可以想像到當時的艱辛。」連彩嬌當下懺悔,對於美食不再要求,反而可以把省下的錢捐出來,做更多好事。

連彩嬌曾擁有一段失敗的婚姻,且獨自扶養女兒長大。但這個經歷不但沒有把她打倒,而是讓她更積極的面對生活。「過往的傷痕早已拋之九層雲霄之外,未來的人生方向藍圖,早已 刻了心版中。」連彩嬌兩眼炯炯有神,篤定地說。

圖左 : 連彩嬌出生於1960年道地的新加坡人,開公司當董事相當忙碌,感恩參與慈濟尤其水懺齋戒,讓她體悟到因緣果報,在齋戒的當下身色更柔和。[攝影者:許惠娟 ]
圖右 : 當穿上灰衣制服,雖然對慈濟還不是很了解,連彩嬌(中)就勇於承擔協力組副組長,主要負責協助連繫社區活動、邀約組員參與活動。[攝影者:許惠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