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煩人到凡人 三等公民變一等

煩人到凡人 三等公民變一等

E-mail 列印
「以前是『煩』人,喜歡找別人麻煩的人。」

2012年11月29日,在慈濟三重志業園區的新聞中心裡,來自澳大利亞參加「2012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的宋正琛笑著說:「現在想做個凡人,平平凡凡的 人。」因為他愛找麻煩,一直無法跟家人和睦相處,所以能和家人好好相處,也是他的希望。

◎降低別人標準 提高自己水準

「你事情是怎麼做的,這樣……」過去的宋正琛,孩子做事方式不如他意的時候,就直接訓了起來。「不然是要怎麼做!」孩子被糾正後,也毫不客氣地頂了回去。

已六十七歲的宋正琛,依傳統的方式來教導孩子,碰到無法溝通時,就用權威糾正。因此親子關係就很緊張,隨時都有可能引燃火線。但他加入慈濟後,了解在慈濟的道場裡,不是只 有出錢就可以,還要出力,而且碰到事情還不能生氣。慢慢地宋正琛學會善解和包容,他竟然發覺孩子變了,不但會向他請益,也會尊重地聽取他的意見。

「不是他變,是你自己改變了。」當他和太太提起孩子改變的事時,太太竟然跟他說是宋正琛自己的個性在無形中的轉變。

「降低別人的標準,提高自己的水準。」這一句靜思語一直是他的座右銘,也是使他家庭和樂、幸福的秘笈。

◎入慈濟 三等公民成一等

1984年就當慈濟會員的宋正琛,1989年從臺灣豐原移民到澳大利亞後,就與慈濟斷了線。直到1999年921大地震,宋正琛透過電視,才知道慈濟人在臺灣的付出,心裡 就一直很嚮往加入慈濟,當澳洲的慈濟志工張尊華邀約他去發放時,他馬上就答應了。

「自從加入慈濟,就變成一等公民,每天只等著做慈濟。」宋正琛不好意思笑著說,本想移民澳洲做一番事業,但由於語言不通,一直在等機會,等待的日子裡,覺得自己像是三等公 民,一等吃飯、二等朋友邀約打球、釣魚、三等回家(死)。

但現在宋正琛的生活可是非常充實,為了留下澳洲慈濟志工的足跡,他加入人文真善美,承擔照相的工作,「雖然電腦已經二十多年沒碰,在學習上有些困難,但我會努力來學習。」

在參與慈濟活動時,宋正琛也會去觀察慈濟在當地需再努力的方向是什麼?當2010年澳洲發生大水災時,慈濟在災區發放,但因當地人對亞洲人很陌生,有些人無法接受慈濟的幫 忙,「我常思考該如何讓澳洲人了解慈濟?用甚麼方法融入澳洲社會?讓這一代及下一代的新移民能融入當地生活。」

經過慈濟志工在學校做一些義務性工作及互動時,宋正琛發現當地人已慢慢瞭解接受慈濟了。連當地的市長和議員,在2012年10月也來臺灣,參觀慈濟環保站向志工學習做環 保。

當11月28日海外的慈濟志工陸續抵達慈濟三重園區,參與為期五天的第二梯「2012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時,臺灣慈濟志工親切地接待。尤其在今天 (11/29)的課程中,宋正琛得知有四百零九位工作人員,陪伴四百零一位學員時,當下更覺得幸福,真的要好好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因緣。

「我有一個心願,追隨上人的腳步,愛灑人間。」受證在即的宋正琛,誠摯地說出此刻內心的願望,他知道這將是一個永不改變的承諾,而且銘記在心、永永遠遠。

圖左 : 在慈濟三重志業園區的新聞中心裡,來自澳大利亞參加「2012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的宋正琛笑著說:「現在想做個凡人,平平凡凡的人。」因為他愛找麻煩,一直無法跟家人和睦相處,所以能和家人好好相處,也是他的希望。[攝影者:竺秦州]
圖右 : 「我有一個心願,追隨上人的腳步,愛灑人間。」受證在即的宋正琛,誠摯地說出此刻內心的願望,他知道這將是一個永不改變的承諾,而且銘記在心、永永遠遠。[攝影者:竺秦州]
圖 : 今天(11/29)的課程中,宋正琛得知有四百零九位工作人員,陪伴四百零一位學員時,當下更覺得幸福,真的要好好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因緣。[攝影者:竺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