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種下「正因」種子 靜思法脈喜相傳

種下「正因」種子 靜思法脈喜相傳

E-mail 列印
「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課程,德勷師父說,在場有來自七個國家的慈濟家人回來受證,大家都是上人的第一代弟子,要謹記佛心師志,更要了解「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一人一菩 薩,才能廣招人間菩薩。

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因緣,上人引領弟子行菩薩道,在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德勷師父說:「我們要信受奉行,上人以法華經奉行,慈濟做到了,千年與四十幾年,在時間、空間、 人與人間,一切不離誠正信實、慈悲喜捨、覺有情。」

上人思想與慈濟實踐是當代佛教現代化典範之一。德勷師父轉述英國牛津大學宗教研究所克拉克教授說,慈濟有一個殊勝的使命,證嚴法師很有智識,他扮演著這個時代所需要的身 分。

慈濟人所在處,代表佛教的正法住世,故說以誠以正,予人正信的佛法觀念,這就是慈濟人的使命和責任。慈濟在家弟子,以誠正信實的精神,引導大眾力行正法,「誠正信實」,即 是慈濟人文,持此人文精神,在社會上推動正法。

德勷師父表示,要發心立願,種下一顆「正因」的種子,要用心把握、堅定心志,讓「正因正緣」強,而『旁緣』弱,種子才能穩定而健康地成長,不偏離志向。

「精舍師父做的都是本分事,各位也是,也就是在每一當下好好做,成就道糧,要信因果。「上人指引我們方向,我們依教奉行。法脈宗門,淨心利他,佛心師志,化剎那為永恆。」

「靜思勤行道」是慈濟法脈,『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內修清淨心,誠正信實、四弘誓願,也就是克己、克勤、克儉、克難。」

上人於1961年,在火車站看到一本雜誌,寫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進入靜思境界,悟宇宙真理而成佛。德勷師父說:「超凡脫俗」期待每一個接觸到靜思的人,皆能成為生命中 的里程碑,人生的轉捩點。

上人在小木屋苦修讀經、抄經、禮經、研究法華教義,日進一食,睡兩小時,不受供養生活很艱苦,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直到今天。 1966年5月 14日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直到現在,精舍既要荷擔如來家業,更要做慈濟的後盾。

德勷師父說,「文化」會隨潮流、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而不同;「人文」是人品典範、文史流芳,也就是「人格成、佛格成」。而「人文志業」,乃是為法脈而建立,慈濟人文志 業中心2005年元旦啟用。大愛電視台、經典雜誌、期刊部、廣播部、大愛感恩科技、靜思人文志業是慈濟人的資糧、道糧。

靜思精舍是慈濟人永遠的家,德勷師父說:「我們的道場,比其他道場辛苦,但在做中要甘願做,才可和許多人結好緣。同師、同道、同方向,第一代弟子,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緊緊跟隨,做上人與四大志業的後盾。」

「法脈」無宗門如何傳承?「宗門」無法脈如何弘揚?德勷師父說,慈濟如無靜思,只是一般團體。「入我門,聞我法,不行我道,必成煩惱。」

上人表示,現在他最最需要的是能「負責、承擔」的人,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再等待了。德勷師父說:「如真愛上人,就是要同心、同道、同志向,不畏辛苦,堪得起磨練並負責 任。如此,方才是真愛上人。」

南京來的鄭淑貞說:「靜思法脈的精髓與內涵,再次聽到,猶如釘釘子一樣,加強記憶,提醒自己要更精進。」

圖左 : 靜思精舍是慈濟人永遠的家,德勷師父說:「我們的道場,比其他道場辛苦,但在做中要甘願做,才可和許多人結好緣。同師同道同方向,第一代弟子,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緊緊跟隨,做上人與四大志業的後盾。」[攝影者:潘常光 ]
圖右 : 南京來的鄭淑貞(左一)表示,相同的課程再聽一次,猶如釘釘子一樣,再次提醒要精進。[攝影者:陳正忠]
圖 : 來自廣州的朱艷秋(右)學佛多年,雖然已經75歲了,上課很用心做筆記,可以回社區分享。[攝影者:潘常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