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第一顆種子 飄落尼泊爾

第一顆種子 飄落尼泊爾

E-mail 列印
「我要感恩很多慈濟人的祝福,今天我才能回來接受上人的授證!」來自美國北美洲的賴達邁雙手合十感恩。原籍尼泊爾的賴達邁,發願成為尼泊爾的第一顆慈濟種子。

◎尼泊爾第一顆種子

本來他的老闆不准他請假,他親自發電郵向老闆說明請假原因,不是去旅遊是要回臺灣,親自體驗學習做慈濟志工的人文和禮儀,也順便向老闆介紹慈濟人文。他向老闆請四天假,沒 想到老闆說:「我可以准你更多的假,你放心去學習吧!」

平常他的太太在美國慈濟人文學校推廣靜思文物,每週日都要去人文學校要整理很多的東西,有時會起怠惰心。當到了學校整理文物時,那份怠惰心似乎就不見了。

以前常因小事而起瞋怒心,常聽師兄分享:凡夫心反反覆覆,時常隨境而轉,當大環境不能改變,就要學會轉念,這是他入慈濟最大的收穫。在職場上,同事們都不諒解他為什麼要吃 鍋邊素。直到參加「艦真和尚東渡船法」的演繹之後,他決定完全茹素。

去年東渡法船的因緣殊勝,賴達邁的太太原本拒絕人文學校校長,也是資深judy師姊的邀請,轉介紹朋友頂替自己的名額,沒想到校長點名非他莫屬,慈濟與他不同國度,他不理 解,最後還是勉為其難答應。在演繹中,他站在法船的中間,是法師旁邊的四位侍者之一,賴德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演繹練習,感受慈濟人弘揚佛法的毅力和團結的精神,令他非常感 動。

賴德邁原本以為精舍師父只要專心修行不用做粗活,沒想到常住師父比慈濟志工做得更辛苦,他懺悔自己不夠精進,發願要好好珍惜每一天做好事。走入慈濟之後有機會幫助別人,生 命覺得更有意義,也找到了人生正確的方向,接引更多人努力做慈濟。

◎病痛化險為夷 盡力付出

蔣國安、周瑞蓉是夫妻,同是美國矽谷的工程師,移民美國已經二十五年。瑞容等了十幾年,終於等到今年能圓夢,夫妻同時回來接受上人授證,心中無限歡喜。回來後前往臺北分 會,巧遇上人,更是喜上加喜;兩人得知上人賜予法號「惟因」、「慮緣」,更是驚喜連連。

「我全身都是病,曾經開過八次小刀,甲狀、腎臟、胸部……每次生病都能化險為安,真是不可思議。」瑞容感恩佛菩薩和上人對她疼愛有加,更要把握分秒做慈濟。兩年前,國安問 瑞蓉:「今年,妳希望得到什麼生日禮物?」「希望有一天,我們一起回台灣接受上人授證。」國安不假思索欣然答應。

國安加入慈濟,投入人文真善美的圖像組,從不同志業,看到不同體悟,有濟貧教富或濟富教貧,都讓他感動不已。參加訪視時,看盡人間疾苦,見苦知福。在三一一募款時,看到手 部、臉部滿是傷痕累累的美國老奶奶,用顫抖的雙手從錢包掏出錢來,想到她已經受傷還願意幫助別人。又看到雙手十指殘缺的小朋友,用緩慢的動作把錢投入募款箱,帶著微笑頻頻 點頭歡喜離開,讓他難以忘懷。

承擔人文真善美窗口,因人少事多,一人身兼錄影、照相和剪接工作。真善美成員分佈甚遠,出班前彼此的協調,難度很高,磨合了一段時間,大家也都能配合,這也是一種學習。國 安看到臺灣的人文真善美團隊人才濟濟非常羨慕。他發願要努力菩薩大招生,才能發揮更大的功能

多功能組的周瑞蓉,參與合唱團、環保、訪視、巧藝坊。曾經參加遊民義診活動,慈濟人除了送熱食、餅乾、剪髮之外,還貼心地在低溫寒冷之際,由瑞蓉帶動大家做運動,溫暖身心 靈,感動了其他的慈善團體。她感恩上人創造慈濟,讓大家有機會勤耕福田。女兒現在醫院當護理長,期盼有一天她能成為人醫會的成員,希望一家人都能成為慈濟人。

精進課程,聽到上人帶領精舍師父「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簡樸生活,忍人所不能忍,難行能行刻苦修行,正是他們學習的榜樣。瑞蓉健康時常亮起紅燈,她感恩佛陀適時給予警 惕,她要把握因緣精進做慈濟,發願跟緊上人腳步,生生世世行走慈濟菩薩道。

圖左 : 蔣國安、周瑞蓉是夫妻,同是美國矽谷的工程師。瑞容等了十幾年,終於等到今年能圓夢,夫妻同時回來接受上人授證,心中無限歡喜。[攝影者:蕭珍輝]
圖右 : 「我全身都是病,曾經開過八次小刀,都能化險為安,真是不可思議。」周瑞容(右三)感恩佛菩薩和上人對她疼愛有加,更要把握分秒做慈濟。[攝影者:蕭珍輝]

圖左 : 蔣國安加入慈濟,投入人文真善美的圖像組,從不同的志業,看到不同的體悟,有濟貧教富或濟富教貧,都讓他感動不已。[攝影者:蕭珍輝]
圖右 : 周瑞蓉感恩上人創造慈濟,讓大家有機會勤耕福田。女兒現在醫院當護理長,期盼有一天她能成為人醫會的成員,希望一家人都能成為慈濟人。[攝影者:蕭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