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別胸花的手像母親的手

別胸花的手像母親的手

E-mail 列印
「上人賜我紅豆兩粒,感恩之情油然而起,紅豆雖小,含意卻大,菩薩道上給我鼓勵……」

2012年12月1日慈濟三重志業園區講經堂外迴廊,〈想師豆〉音樂響起,一種馬上就可見到證嚴上人的激動情緒,不禁瀰漫整個現場。

◎小小舉動 大大祝福

回臺灣參加「2012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第二梯三重場,即將接受證嚴上人授證與祝福的三百五十五位海外新委及慈誠,每一小隊的隊輔,都在幫他們別上紫紅色 蘭花的胸花。看到年紀稍長的男眾隊輔,用滿是皺紋的手拿起別針,微微顫抖地將別針穿過胸花枝幹,再別到新慈誠西裝外套領口旁,一旁的女眾慈濟志工,便上前協助。因為他們就 是希望新委及慈誠的胸花與「佛心師志」,穿戴得整整齊齊、不偏不倚。

「……立地藏王菩薩的願,但願眾生得離苦;發觀世音菩薩的心,但願愛心廣大無邊。發心立願,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一首〈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的歌曲響起,令等待精 舍師父穿戴佛珠的新委及慈誠們,紛紛掉下了眼淚。馬來西亞學員鄭佩妮的淚珠,一滴一滴不斷地滑落,她說:「此刻的心情真的非常感恩……」

鄭佩妮感恩證嚴上人創造慈濟,讓弟子們都能在這塊福田付出。身為慈青的她,受證回國之後,能有更多的毅力,去承擔與付出社區的工作,並擔起人間菩薩招生的使命。

◎感恩落淚 母親的手

同樣來自馬來西亞的林素妤,今天之所以能夠來臺灣受證,是因為慈濟志工曾思萊,一路陪伴她的雙親,讓他們從反對到接受慈濟。林素妤在馬來西亞雪隆地區,經常參與慈濟活動, 但當初父母親並不贊成。幸有慈濟志工們時時與她的父母親互動,慢慢讓他們了解慈濟。

今年(2012年)年初,曾思萊特地陪伴林素妤的雙親,回到花蓮精舍參訪,讓他們實地了解慈濟究竟在做什麼,讓他們能夠放心。那天,當林素妤的母親看到證嚴上人時,馬上就 很感動,也看到了整個精舍的運作,了解慈濟在做什麼。回到馬來西亞後,曾思萊問林素妤的父母親,可不可以讓女兒到臺灣受證,沒想到她的父母親竟然說:「當然!」

今天,當曾思萊為林素妤別上胸花時,林素妤竟然感動地哭了。「她就像我的大姊一樣,這一路走來真的很感恩她。」而曾思萊也高興地哭了,並說:「看到素妤,今天能和我一起踏 在菩薩道上,真的很替她高興。」

李秀華師姊一邊唱著〈想師豆〉,一邊為新委仔細地別上胸花。第一次幫新委別胸花的她,開心地說:「我真的很高興!因為我們慈濟大家庭又添丁了。希望她們能夠勇於承擔,做上 人要做的事。」

當李秀華為胡韶芸別上胸花的那一剎那,胡韶芸竟然感動得哭了,因為她覺得這就好像是自己正在面向人生的一件大事一般。「這種感覺很像媽媽正在為我別胸花,往後我一定要更加 勇於承擔。」

〈想師豆〉樂音反覆迴盪,一種感恩的情緒,瀰漫整個現場。隊輔為即將受證的新委及慈誠別胸花,有的竟然感動得哭了。因為那雙溫暖的手,就像母親一般,一直輕拂著每一位的 心,相信這一份難得的情緣,一定會繼續傳承下去,直到永遠永遠……。

圖左 : 來自馬來西亞的林素妤(左),她從父母親不贊成到答應她回來受證,當慈濟志工為她別上胸花時,她感動地哭了。[攝影者:竺秦洲]
圖右 : 胡韶芸(中)覺得受證是人生一件大事,她說:「往後會更加勇於承擔。」[攝影者:竺秦洲]

圖左 : 精舍師父為準備受證學員穿戴佛珠。[攝影者:趙水源]
圖右 : 準備受證的鄭佩妮,心中百感交集,她感恩證嚴上人創造慈濟,讓弟子們能在這塊福田付出。受證回國後,希望自己更有毅力去承擔與付出。[攝影者:趙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