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慈濟菩薩道 勝過天堂之路

慈濟菩薩道 勝過天堂之路

E-mail 列印
「事業走下坡,就當是耶穌的懲罰,我欣然接受,反正天堂我不去了。」

2012年12月1日在慈濟三重志業園區,從越南回臺灣參加「2012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的邱勇鐘,年輕有為、身形挺拔,是給人的第一印象。1997年他 到越南經營電腦事業,隻身在海外闖蕩已十五年。

◎見苦知福 走出事業低潮

在參加慈濟之前,他的事業一路飛黃騰達。2009年,邱勇鐘被邀請參加胡志明市的歲末祝福,是因為慈濟志工要選購兩部電腦、兩臺投影機。當邱勇鐘依約到會場裝置後,志工又 說他們不會使用,請代為操作,沒想到那就是所謂「音控」。後來邱勇鐘又接拍照的任務,漸漸地,就這樣從完全不認識慈濟,到學習做慈濟,他的整個人生因此轉變。

參加歲末祝福後,開始經歷事業的低潮,一路往下滑。當下他並沒有多想,只當是大環境經濟不景氣所影響。原本信奉基督教的他,面臨聖經與佛法的交錯,他想如果真的是耶穌要處 罰,也甘願接受,畢竟當初跟祂的承諾不再,天堂不去無妨。

其實面對事業的低潮,邱勇鐘和太太做了最壞的打算,就是結束事業回到臺灣,但是必須考慮公司的員工,及客戶的合約問題,就算借錢也要撐下去。假如現實面真的無法過關,他也 做好跳樓的打算。

在面對這段的煎熬,邱勇鐘除了一個星期有三天做早課,薰法香之外,也承擔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任務。當參加發放、訪貧活動時,和照顧戶直接接觸時,看到別人那麼苦,自己的問 題好像沒有甚麼,因此跳樓的念頭慢慢沒有了。而這兩年多來,邱勇鐘多次回臺灣參加實業家營、全球四合一幹部營以及人文真善美研習等營隊。

◎鏡頭裡見美善 守十戒心依歸 

越南人文真善美志工,自2010年到現在,人數寥寥可數,幾乎拍照、攝影、文字都是同一個人作業。所以如果從大愛電視臺看到來自越南的畫面,幾乎都是出自邱勇鐘的作品。

「為越南留下許多文史足跡,也感動於慈濟世界的美善。」每當邱勇鐘在為發放、賑災、關懷做記錄時,讓自己感動的不是因為看到貧苦、病苦,而是被慈濟人的身影感動,那麼多人 無怨無尤,無所求的付出。慈濟人秉持證嚴上人的教誨,家業、事業、志業都要兼顧,分秒不空過的信念,讓邱勇鐘自己常常在拍攝的過程,偷偷拭淚。

從信奉基督到接近佛陀,從完全不認識慈濟到受證慈誠。邱勇鐘過去應酬、喝酒很自然,現在謹守慈濟十誡也甘之如飴,未曾起過煩惱心。投入慈濟越深後,邱勇鐘發現慈濟不只是宗 教,它更是人文教育的團體,信奉宗教是一種依歸,要能讓自己有所改變,那信奉宗教才有意義。

「上人真的很慈悲,願意為我授證。」邱勇鐘語帶慚愧地說著內心的感受。慈濟人常常說:「給自己壓力,就越來越有力。」所以他發願受完證後,回越南一定要好好的募心募款,接 引更多社區志工,而且明年(2013年)回臺灣受證委員。

圖左 : 來自越南的邱勇鐘(左二),在上人受證後,專心聆聽高雄志工團隊,分享慈濟四法四門四合一的架構,及如何運用在社區。[攝影者:黃靜梅]
圖右 : 來自越南的邱勇鐘(中),身心寬暢時,與同為越南台商的同組夥伴,暢談回越南後,慈濟志業的推動。 [攝影者:黃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