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精舍走春 滿載歸

精舍走春 滿載歸

E-mail 列印
大年初二花蓮地區艷陽高照,很多人選擇回到靜思精舍,在文化走廊、新城小築都擠滿著訪客,讓小孩子在生活中充滿著新奇,更可以讓年長者增添生活樂趣;在平安鐘前,老少帶著 欣喜心,提著竹筒回娘家,爭相敲響平安鐘,祈願來年事事平安吉祥。

◎精舍過年 了心願

在新城小站築,德蹇師父鼓勵志工,小築裡的每項物品不能用商品行銷手法,要用傳法的心來與大眾結緣。請會眾進小站喝心茶傳心法。

吳莉雯跟家人到精舍來,是她們一家人盼了好久的心願。從小莉雯跟姊姊總是看著爸媽吵架,爸爸生意失敗負債累累,承受著巨大壓力下開始酗酒;加以媽媽個性較為強勢,於是生活 就在天天吵鬧下度過。幾次婚姻幾乎瀕臨破碎,若非奶奶對媳婦疼愛有加,恐怕早就離婚了。

九二一地震那年,看了一年大愛電視節目的媽媽加入了慈濟,言行舉止慢慢有了轉變,對家人說話不但輕聲細語,更會用智慧且溫柔的話語規勸爸爸,現在父親也是環保志工。因為親 身經歷家庭的改變,莉雯跟姊姊常會與朋友分享自己及其他的慈濟故事。在新年的開始,莉雯想呼籲更多人,多了解慈濟進而加入慈濟,期望每一個家庭都更幸福美滿。

活動進行著,麥克風突然響起一對表兄妹的聲音,要為會眾表演「答喙鼓」。因應新年氣氛,特別取了一個熱鬧的節目名稱「菩提種子慶團圓」結合古詩吟唱、算命仙故事、祝賀詞等 說唱藝術,著實花了他們許多時間練習。更讓人驚訝的是他們幾乎完全不了解閩南語。

有著一雙玲瓏剔透眼睛的許馨云說,要以自己的力量來募款一百萬,不但可以與大家結緣更是為了要幫助師公上人。雖然兩、三個鐘頭下來才募到一萬多元,但馨云表示一定要盡力, 也想到或許下次以不同的語言,來表演效果會更好。讓大家見識到真正的菩提種子。

◎一人做 兩人份

一天下來,現場志工多少有些疲憊;然而今年七十七歲的高秀鑾,精神卻不輸給年輕人,不停地發送靜思卡片,還要將卡片上的內容解釋給每一個人了解。

高秀鑾嫁給了空軍軍官,由於先生經常不在家,因此她學會了打麻將消遣時間。從年輕到近六十歲的牌桌生活,讓她的脊椎骨發生了問題,若不能接受移植恐怕終身癱瘓。

此時的高秀鑾與先生已是慈濟委員,除了懺悔年輕時的虛度光陰,更勇敢面對人生這場無常。經過好心人士的遺愛,手術非常成功,甚至沒有任何一點排斥情形。

當上人知道了這件事後告訴高秀鑾,骨髓捐贈是雙贏,但骨頭捐贈是其中一方犧牲自己成就他人。所以,活著的每一天都要懷著感恩心,也要一人做兩人份的付出,才不會浪費得來不 易的續命。

從此,高秀鑾開始將許多人的藝術,配合靜思語做成卡片,並且宣揚上人的法。她說:「頂多別人拒收卡片,不會有所損失;但若能因此度化一人,那就無愧此身了。」說完,見她立 刻轉身拿著卡片迎上會眾,看著她的堅持背影,彷彿精舍外道路旁的波斯菊,堅韌挺拔不畏於周遭環境,逕自美麗。

◎回收紙 創意無限

四十幾位遠從臺北汐止搭車前來的會眾,來到精舍拜年。領隊陳惠美與陳惠苓姊妹,帶著志工與會眾回精舍過年持續有六、七年的時間。起初只有二十幾人參與,近一、二年都有八十 幾位回來。

原本都是初二回來,有人反應初二女兒要回娘家,因此今年分成初一、初二兩梯回精舍,兩批都四十幾人。由於今年火車票很難買到車位,因此早上五點搭遊覽車從汐止出發,到礁溪 再換區間車來到花蓮,抵達精舍差不多八點半。惠美說:「我們邀約會眾吃素力量有限,大家聽過德安師父的分享後,回去後發願吃素的會比較多。」

二十幾年前曾參訪精舍的陳寶蓮表示:「初二來向上人拜年心情很愉快。聽安師父說話,像收到寶、學到很多,回去會和大家分享。」

環保志工蔡美英說:「回精舍高興得整晚睡不著,聽安師父導覽讓我收穫很多,回去後可以和身邊的人分享。」美英也從德安師父導覽中得知,該如何準備營養又美味的素餐。「以前 不懂得怎樣煮素食,都隨便煮一煮。師父教我們怎樣煮,回去我們也可以跟著做。」

參與慈濟已經四十三年,在花蓮高農任教的陳麗卿,笑容可掬地招呼著大小朋友。創意科學玩具,沒有鮮艷的色彩,也沒有造形美麗壯觀模型,卻有仙女棒、魔術筒、雙響砲一些不起 眼卻有趣的玩具。

雖然桌上只擺著回收的廣告紙及一把剪刀,可是在過程中,卻讓四歲到九十六歲都可以樂在其中。不僅可以做回收,而且可以利用科學創意,讓回收物有了新生命。讓小孩子在生活中 充滿著新奇,更可以讓年長增添加生活樂趣。

在製作過程中,可思考窮則變,變則通的想法;在訓練過程中,可以藉此磨練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有機智去應對而不會失去自信心。

圖左 : 高秀鑾將許多人的藝術,配合靜思語做成卡片,與眾宣揚上人的法。[攝影者:黃永福]
圖右 : 創意科學玩具攤位,只有回收的廣告紙及一把剪刀,讓各年齡層的訪客都樂在其中。[攝影者:彭美蘭]

圖左 : 汐止區四十多位會眾,由陳惠美與陳惠苓姊妹引領,到精舍拜年。[攝影者:楊韻如]
圖右 : 吳莉雯(左二)與家人到精舍過年,是盼了好久的心願。[攝影者:黃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