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從四威儀 看心地人文

從四威儀 看心地人文

E-mail 列印
「挑柴運水無不是禪,言談舉止無不是法!」」慈濟是一個美善的團體,團體的美來自個人的優雅氣質。而個人的氣質,則由「食衣住行」及「行住坐臥」中展現內在的涵養。

海外志工歸國後即將在各駐在國承擔慈濟志業、力行人間菩薩的使命,而其日常的行儀必然成為當地的典範,因此,慈濟四威儀的學習與演練,也是精進課程之一。

◎行儀即道氣

「慈濟是宗教團體,故須展現宗教道氣」,在「慈濟人學佛行儀」課程中,德(耒曼)師父講解「合掌、放掌、問訊、頂禮」的動作及意義,強調佛教要興旺,必須提升佛教形象,而 佛教形象的提升則有賴每位佛教徒展現行住坐臥威儀的莊嚴,尤其在團體中,更要展現整體合齊之美。

為讓每位學員的動作即使於細節處都能準確到位,三重園區講經堂裡德(耒曼)師父及資深志工用心指導第二梯「2013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四百三十多位學員一一 實作演練。

「不知道什麼時候要拉起蓮花椅,又擔心弄出聲響。」個子高大的美國學員張英嬌,在間距略顯狹窄的蓮花椅上頂禮時,顯得戰戰兢兢,因為在美國從未有過如此的經驗,她必須十分 用心。

◎食的福儀

接著講經堂「食的威儀習練」,從整齊隊伍走入齋堂,到達定位,從「禮佛問訊,唱供養歌、感恩歌,輕輕拉開椅子,輕地拿出餐具,餐具的擺放、坐椅子的三分之二,腳踏實地,如 何取筷、端起碗,四指併攏,輕托著碗,離喝湯的手都放的優雅」等等,這些看似細微的禮儀練習,目的讓海外歸來的志工早日融入生活中,不論在甚麼場合,點點滴滴以人文氣質來 展現。

從改變用手抓食物或用刀叉為工具,學習用筷子夾食,有心就不難。只見來自非洲的黑菩薩人人戴耳機(翻譯)專心聽講,其中一位本土志工馬上口述與示範動作,可愛極了。

來自印尼的曾姿芳,能說華語,能聽華語,不會寫國字,這次巴淡島共五位回來,兩位委員、兩位委員受證、一位慈誠受證。曾姿芳在印尼參與小太陽(兒童班,四歲到十二歲)讀書 會,讀書會成立三年多,有八十位小朋友,看唐朝小栗子DVD學華語和慈濟人文。

在巴淡島也有威儀的要求,但是沒有學得這麼仔細,今天學,開始有點難,多做兩次就不難了,曾姿芳體會到做事不衝動,慢慢做,也是可以做得很好。

來自西雅圖的張碧鈴覺得要求是「精進」。經由一遍一遍的練習,「食的威儀」展現得更有道氣。她發願一生一世跟隨上人,不分區塊,只要能做的就全力去做,此趟回來臺灣受證, 工作團隊的用心令她深深感動與感恩,她要把慈濟人文帶回僑居地,再將之發揚光大。

◎衣住行儀

慈濟人一舉手一投足,行住坐臥無不是法。講師呂媛菁講解慈濟制服的穿法,並由資深志工示範,讓學員近距離學習。「名牌要掛在肩膀一個手掌心的位置……」她殷切希望學員認真 學習,將正確的行儀,帶回自己的國家、社區,影響更多的慈濟人。

「穿八正道服跪下去要蓋住腳趾,這個細節以前我都沒有留意到!」來自法國的馮倩明說。接著,志工示範摺疊寢具,也讓學員當場實做,驗證學習成果。按照講解摺被的步驟,馮倩 明輕輕的摺疊,努力摺出有稜有角。「在家摺棉被都是馬馬虎虎,所以最困難的是要注意細節,摺到有立體感!」

◎語默動靜皆是法

「眾人集會時,隊伍要依穿著『西裝、旗袍、藍天、灰天』行進,資深志工鄭春說明:「原則上是男眾排列在前,女眾接後,依著「西裝、旗袍、藍天、灰天」行進,但若人數不多, 為了行進間整齊,可視情況安排,只要是無私,為大眾好就是正確。」

慈濟不只是慈善的團體,修行的團體,更是行正信、正念、正思維的佛教團體,人人在團體中,要能展現整體合齊之美,發揚人文;透過行住坐臥四威儀的展現,在語默動靜中,即能 說法也能度人。

圖左 : 為讓每位學員的問訊動作都能準確到位,德(耒曼)師父一一為學員做調整。[攝影者:鄧榮貴]
圖右 : 「慈濟家風-食的威儀」在齋堂上課,學員按步驟充分學習,來自非洲的黑菩薩(後、中)邊解說邊示範,快樂學習。[攝影者:王建忠]

圖左 : 來自法國的馮倩明(右跪下者)按照講師講解摺被的步驟,輕輕的摺疊,努力摺出有稜有角。[攝影者:陳榮豐]
圖右 : 美國學員張英嬌(左),在練習頂禮時顯得戰戰兢兢,因為在美國從未有過在蓮花椅上頂禮的經驗,她專心學習。[攝影者:熊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