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堅定心志 誓願擴愛本土化

堅定心志 誓願擴愛本土化

E-mail 列印
接續第一梯次「2013海外培訓慈誠委員精進研習會」後,第二梯也從今天(11/14-18)在慈濟三重園區和板橋志業園區同時開營。來自全球五大洲、二十五個國家或地區 的海外慈濟人共四百三十一人,在八位精舍師父陪伴下,於三重志業園區講經堂彼此相見歡,展開一天的課程。

◎不做落伍慈濟人 堅持茹素救地球

「第一代的靜思弟子就要全力付出。把握因緣遍灑種子,一心一意投入志業,並要『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在僑居地努力菩薩大招生。」德宣師父在「靜思法脈、慈濟宗 門」課程裡,重申身為第一代靜思弟子要勇於承擔的使命。

「傳承法脈心相繫,弘揚宗門志不移,慈濟因緣會珍惜,靜思法髓無量義,吾等弟子當謹記,敬請上人莫憂!」德宣師父說,唱給上人聽的「立願文」不只是朗朗上口會哼會唱,也要 了解文中涵意,實際力行志業中。慈濟宗門入群處眾,無量法門行在人間,唯有在人間,才能行菩薩道。

來自香港的潘婉華頸部圍著護套,她因骨骼移位造成頸部會痛,須以護套來保護。雖是如此,還是克服身體障礙,把握因緣回臺精進與受證。從德宣師父的分享中,她很感動地說: 「上人的法要入心,我們在社區會努力愛灑分享本身做志工的歡喜,身體力行。」

最後德宣師父也叮嚀大家,行菩薩道所犯的大忌是「慢心、瞋心」,它是傷到菩提心的根本。所以期許大家要成為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潘婉華很感恩可以回來受證,真正成為上人的弟子,今生不再有遺憾。也因家人的護持,讓她可以歡喜自在的行菩薩道。

來自美國紐澤西的簡明美,要遵從德宣師父的呼籲,「低碳素、環保素、素食救地球」,她不要當一個落伍的慈濟人,當師父請大家站起來,今天回去要吃素的請坐下來,她毫不思索 地坐下。因為每月農曆的初一、十五她會邀約十幾位朋友一起吃素,平日卻無法全素,今天終於能堅定心志,以吃素的行動來護地球。

簡明美已在社區開始承擔訪視,因美國紐澤西經濟發展穩定,所以大致上訪貧個案比較少。然而她了解自己非常有福報,處於安逸的生活當中,依舊要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

◎儉樸生活勤力行 學員感動

「靜思法脈的精神就是『克勤、克儉、克己、克難』的精神,過去如此,現在、未來都是如此。」第一天的課程主軸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精舍德江、德杭師父在「靜思勤行道」課 程裡異口同聲地強調慈濟自力更生的家風。期勉學員唯有內行清淨心,發四弘願,才能將慈悲喜捨行之於外,度更多人走入菩薩道,淨化人心、消弭世界災難。

「精舍師父的生活很清苦、很克難,我們太幸福了!」聽到精舍師父講述精舍儉樸的生活,來自澳洲的學員梁惠蘭既不捨又慚愧地紅了眼眶。師父們用心研究,雖歷經屢次失敗,仍然 堅持以最天然材料製作出淨露、淨皂、五穀粉等生活日用品,其實是落實「克勤、克儉、克己、克難」精神,藉由靜思產品傳法。

已受證委員的她,這次是抱著再充電的心情而來,雖然要回心靈故鄉一趟不容易,但她覺得「回來很值得,跟在電視上聞法差別很大」。她要緊緊牢記師父的期勉:「真正的解脫是在 眾緣中付出而得,也是在眾緣煩惱中解脫」,更加努力付出。

證嚴上人一向恪守的克難生活觀,也在精舍建築上看得到。四十幾年以來,精舍使用的空間是拼拼湊湊加建的,每當下雨天,外面下大雨,裡頭免不了下起小雨。

隨著慈濟志業擴展,法脈開枝散葉,返回精舍汲取法髓的慈濟人逐年增加,原有空間不敷使用,自2009始,上人同意精舍主堂重建,強調絕不動用慈濟基金會的錢,堅持自力更生 原則,同時期許要有堅固的千年建築、簡約樸素莊嚴、且節能減碳綠色建築,凝聚全球慈濟人道心、發揮法脈傳承良能的建築。

講到施工的林林總總,負責規劃的梁昌枝分享建設過程,對於綁鋼筋的整齊、韌性接頭與耐震力、銅瓦、鐘亭、鼓亭、慈誠瓦的用心,還有精舍師父輪番綁鋼筋、擔雜物的粗重工作, 和志工群胼手胝足的精神與毅力讓在座學員非常感動,大家也期待營隊後的尋根之旅,回到心靈家的饗宴。

◎正信學佛行儀 展現生活禪

「慈濟是宗教團體,故須展現宗教道氣」,在「慈濟人學佛行儀」課程中,德(耒曼)師父講解「合掌、放掌、問訊、頂禮」的動作及意義,強調佛教要興旺,必須提升佛教形象,而 形象的提升有賴每位佛教徒展現「行住坐臥」威儀的莊嚴,慈濟是行正信、正念、正思維的佛教,人人在團體中,要展現整體合齊之美,發揚人文,無聲說法也能度人。

德(耒曼)師父及資深志工一一指導學員作演練,即使於細節處也讓每人作能準確到位。「不知道什麼時候要拉起蓮花椅,又擔心弄出聲響?」個子高大的美國學員張英嬌,在間距略 顯狹窄的蓮花椅上頂禮時,顯得戰戰兢兢,因為在美國從未有過如此的經驗,她必須十分用心。

在傳承與承擔中,泰國邱淑芬對於「衣的儀軌」問到,「眾人集會時,隊伍要依穿著『西裝、旗袍、藍天、灰天』行進,泰國慈濟人不多,男女眾要如何行進排列?」

資深志工鄭春玉回應:「原則上是男眾排列在前,女眾接後,依著「西裝、旗袍、藍天、灰天」行進,但若人數不多,為了行進間整齊,可視情況安排,只要是無私,為大眾好就是正 確。」

◎飲智慧水 行菩薩道要做不倒翁

歐洲的學員請教德宣師父對「方便素食」的看法?

師父舉例,之前曾有人說他在吃有機生菜,因為是調理身體,所以飲食裡有洋蔥,如果這樣是為了身體健康,所以不能說是不對的。「你們在各地方,只能說不要吃眾生肉,而且要考 量葷食細菌多,吃素食比較健康。有些慈濟人因公出差,到外面茹素不方便而吃鍋邊菜,也不能勉強。」總之,宣師父說茹素是一個決心和慈悲心,端看大家怎麼經營,如果有好的環 境,可以掌控而持續,那就應該要堅持。

一天的課程下來,精舍師父在「飲一杯智慧水」單元裡分別為大家釋疑解惑。德祒師父以慈濟的篳路藍縷竹筒歲月,是因五毛錢因緣而成就今日的慈濟世界。他說:「我們發一分心菩 提心是要自願,而不是他人求你。上人說,修行不一定要出家,修行就是要把煩惱斷除,去除貪瞋癡慢疑。」德祒師父勉勵大家今生修好「十戒」,要堅定心志,彼此互為善知識來學 習,行菩薩道要做一位不倒翁。」

德杭師父也期許大家聽聞佛法,慧命才會增長,尤其要深信因緣果報觀,境界來時,不管是好是壞都要心存感恩。他要大家受證後,當上人貼心的弟子,而不是貼身的弟子;回國後, 推動會務才能夠蓬勃發展,讓苦難的人看見希望、得到幸福,提昇自他的慧命,生生世世在菩薩道上精進不懈。

來自美國總會學員許意軒問德杭師父:「當『靜思語教學』推動本土化時,遭到挫折,應如何持續下去?」

師父回道:推動「靜思語教學」固然是我們的使命,但並不是要把教育全套包下來;「靜思語教學」最終的目的,不只是讓學生、也要讓老師,甚至是家長受到潛移默化,而提昇品格 教養,進而淨化人心。師父建議美國志工要適當誘導老師,即使是五分的付出,也要給予一百分的讚美,只要有持之以恆的信心、毅力與技巧,推動「靜思語教學」本土化的目標一定 可以達到的。

◎本土志工擴愛 度人不難

三樓交誼廳裡,因為翻譯志工的不足,偌大的空間裡,來自南非、莫三比克、辛巴威、南非等國家的本土志工,齊聚一堂由宗教處年輕一輩的同仁陪伴,協助翻譯和聽他們的分享。南 非志工一一分享遇到慈濟後人生的改變和法喜,很多人都熱淚盈眶。

有人說:「加入慈濟後,我年輕了,我還一直在成長……」或說:「慈濟給我的愛、我要加倍地去付出……」、「以前我感覺很渺小,無人看得起,走入慈濟後,我能穿戴整齊莊嚴的 制服,感到自己是一個完整的人身!」

辛巴威的威廉唐肯(William Duncan)感恩慈濟給他們大愛,他發願要讓全辛巴威的族人都成為慈濟志工。他對「慈濟十戒」諄諄奉守,聽了翻譯志工說明十戒的意義 後,馬上在隨身的筆記本一一抄下,作為生活上的護身符。他和八位女志工在辛巴威第一顆種子朱金財陪伴下,回來精進取法,其中有三位是要回來給上人授證的。

令人感動的還有居住美國加州,也是臺灣女婿的慈濟志工邰桂舸(Gregory Tylawsky)。「我每次回到臺灣都是為了來慈濟!」每年他都會與太太一起回臺灣來精 進。一年多前,他設立一個慈濟志工培訓課程網站(English Volunteers, certification training program),將上人每天 開示的「靜思晨語」、「人間菩提」和美國慈濟人在當地的付出、以及世界各地的災難在網站登出,每週六晚上透過線上共修,有六到十位志工將聽完上人開示後的心得,放在網站, 與他人分享。

他說:「很多人會上網加入共修,從分享內文了解證嚴法師講解的佛法其實是很生活化的,並不是莫測高深的學問,當他們在職場上或生活上遇到任何困難時,上人的語錄都可以適時 派上用場,所以加入的人愈來愈多……」他們也會在線上分享「慈濟十戒」的意義,慈濟所規範的其實是在保護大家,並不是一種枷鎖。「當他們愈了解時,愈能夠接受慈濟,並且加 入志工行列,也會邀請更多的朋友一起投入,救人、做善事的行列……」

五天的精進將陸續向前行,課程緊湊、卻看不出大家的疲累,精舍師父與工作人員的陪伴,期待慈濟法髓深耕國際,淨化人心的腳步不停歇。

圖左 : 德宣師父向海外學員開示,靜思行菩薩道所犯的大忌是起慢心與瞋心。期許大家要成為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攝影者:簡鴻海]
圖右 : 非洲地區來了三十四位本土志工,分別來自南非、莫三比克、辛巴威、賴索托等國,於座談時刻,由宗教處同仁陪伴,協助翻譯和聽他們會務分享。[攝影者:蔡謀誠]

圖左 : 在「慈濟人學佛行儀」課程中,資深慈濟人親自指導「合掌、放掌、問訊、頂禮」的動作及意義,強調提升佛教形象,要展現行住坐臥威儀莊嚴合齊之美,以無聲說法也能度人。[攝影者:鄧榮貴]
圖右 : 居住美國加州的慈濟志工邰桂舸,設立一個慈濟志工培訓課程網站(English Volunteers, certification training program),將上人每天開示的智慧語錄在網站登出,每週六晚上透過線上共修分享,邀約有志一同者參與聞法。[攝影者:簡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