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錯過因緣 路遙遠

錯過因緣 路遙遠

E-mail 列印
二十年前,因為全家移民澳洲,江來發錯失受證慈濟委員的因緣,在異鄉的日子,她經歷失婚,獨立扶養一雙兒女成長,面對生活的磨難,她謹記證嚴上人開示:「凡事要往前看,不 要往後看。」二十年後,她回到板橋志業園區,即將受證為慈濟委員,圓滿這個多年的夢。

◎移民路 人生大轉彎

「在1994年,我就已經做好旗袍準備受證,誰知道這樣一錯過就將近二十年……」來自澳洲阿德雷德的江來發,談起那一段過往內心百感交集。

有個男性化的名字,人如其名個性豪爽、堅毅的江來發,原本與先生在臺灣的臺東經營水電行,因而結識前來接洽要修理水電的黃玉女。她是臺東最早期的慈濟志工,當時花蓮有活動 時,江來發只要有時間都會隨黃玉女到花蓮幫忙,同時也參與募款募心的幕後工作。

「我們移民到澳洲投資,帶孩子到那裏讀書……」1994年當江來發做好旗袍準備受證慈濟委員時,先生突然提出要去澳洲作移民投資。

半年內要辦好手續一切事宜,江來發只好跟黃玉女說:「我們要移民了,到澳洲我人生地不熟,如果受證了,卻沒有繼續做,受證就沒有意義了,我看還是取消好了。」在她的堅持 下,黃玉女也沒再多說些什麼。

想不到一去澳洲,就讓她的人生大轉彎……

◎一句話 受用度困境

到澳洲沒多久,江來發夫妻倆所投資的錢被騙了。苦無出路的先生,只好先回臺灣工作,而江來發母子留在澳洲。

沒多久,先生工作穩定後,即來電要求她們母子返臺。身在澳洲的江來發,心想孩子對這個環境剛適應,課業也穩定了,不想搬來搬去的,影響孩子的情緒,所以她選擇留在澳洲,帶 著兩個孩子一起生活。

夫妻倆人因分隔兩地聚少離多,婚姻接著出現問題,最後竟走上離婚一途。為了孩子,江來發一天接兩個工作維持家中的經濟,走過那段辛苦歲月,她露出堅毅眼神說:「在那裡十八 年,我差不多辛苦十年,因為是我自己堅持要住在那裡,在哪裡跌倒,我就要在哪裡站起來。」

回憶在異國孤軍奮鬥時,只要碰到困境,她就會想起在臺灣,曾聽到證嚴上人開示:「凡事要往前看,不要往後看。」而這句話讓她有向前邁進的力量。雖然身處困境,但有餘力時, 她仍希望自己能有機會付出。

當女兒學業完成江來發回到臺灣,朋友看她辛苦過了大半輩子,擔心她孤單終老一生,就介紹一位朋友與她認識,在幾年交往後,江來發在兒女的祝福下再次走進婚姻。

◎下決心 圓滿未竟緣

雖然離開臺灣多年,江來發那份渴望參與慈濟的心,讓她主動與遠在臺灣的黃玉女取得連繫,進而從她口中得知,雪梨也有慈濟分會。江來發主動與雪梨分會志工聯絡並表示:「在南 澳有需要幫忙的人時,就跟我連絡,我會就近陪伴關懷。」於是雪梨分會只要有南澳的個案就會傳真給她。

除了關懷個案外,2001年當她還住在阿德雷德時,澳洲政府有一個「保持南澳美麗」的單位,要以財團的名義去認養。於是她經過雪梨分會同意,以慈濟的名義認養一個五公里的 街道,她和一個德國阿嬤每個週末去撿垃圾,直到2005年,她搬離阿德雷德二百公里外鄉鎮才停止。

在臺灣的時候,她看到證嚴上人以一個出家師父,為了東部病苦的人而籌建醫院,讓她深為佩服,這也是她想跟著做慈濟的原因。離開臺灣來到澳洲,為了生活她忙於工作,當孩子成 長獨立,她終於可以卸下肩頭的重擔,開始希望自己能圓滿多年前未竟的那一份緣。

從南澳到雪梨就要坐兩個小時的飛機,接著又搬到更偏遠的鄉下,去年(2012年)當她得知慈濟志工林美蘭到阿德雷德成立聯絡點,她隨即向林美蘭表示,要參加慈濟志工培訓, 林美蘭不可致信地說:「哇!妳住很遠呢!」

「這就是我當初沒有把握因緣,必須付出的代價。」江來發後悔當初在臺灣沒有受證成慈濟委員,現在不能再錯身而過了。所以她很珍惜這個因緣,再怎麼遙遠的路,也沒有辦法阻止 她開車去參加活動。

此刻她回到臺灣板橋志業園區,參加11月7日到11日第一梯的「2013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且即將圓滿這個多年的夢。江連發語重心長地說:「上人創造慈 濟是很難得的,知道慈濟就要把握因緣,如果一錯過了就沒了,要有信心,信心就是要堅定。」。

圖左 : 1995年從臺灣東部移民到澳洲的江來發,有個男性化的名字,人如其名個性豪爽、堅毅。在這期間經歷生意失敗、離婚,她獨自留在澳洲養育一對兒女。證嚴上人的一句「凡事往前看,不要向後看。」陪伴她度過種種困境。[攝影者:王建人]
圖右 : 江來發(左二)說:「上人為了要幫助別人,所以要蓋醫院,募來的善款沒有用在自己身上,這點就是讓我最佩服的地方,也是讓我繼續做慈濟的原動力。」[攝影者:王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