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法師送我靜思語 不送佛書

法師送我靜思語 不送佛書

E-mail 列印
「出家師父怎麼不是送我佛書,而是一本中文版的《靜思語》呢?」坐在板橋志園區新聞中心裡,來自馬來西亞馬六甲的志工黃秀玉,回憶著接觸慈濟的陳年往事。

1991年時,當喜歡閱讀的黃秀玉,從一位師父手中,拿到這本《靜思語》時,心中有一點疑惑。不過這些年來,她都把這本書放在身邊,因為書上的字字、句句都讓她很受用。像 黃秀玉的父親是家中的經濟支柱,近年來他生病開刀。黃秀玉要工作又要照顧家裡,東奔西跑的,精神壓力很大、身體也很疲累,但是從書中看到「行善、行孝不能等」這句話時,讓 她有所體悟,而且更心甘情願去付出一切。

每當煩惱來心不靜或無法向人訴說時,她就看著書抄寫靜思語,幫助自己安住身心,無形中也解答了心中的疑惑,「靜思語可以幫助我,它是我心靈的出口。」黃秀玉說。

◎感動心動即行動 聞法安住身與心

今年(2013年)八月,黃秀玉和馬來西亞志工來到臺灣慈濟萬華分會上了一星期的課。上課時,她聽到一位音控志工承擔「晨鐘起薰法香」的故事,對於這樣的精神她非常感動。 在回程的飛機上,她和志工們討論後,決定在馬六甲分會也要「晨鐘起薰法香」,即清晨和花蓮靜舍精舍視訊連線,同步聆聽證嚴上人講述佛法。

於是黃秀玉自願承擔起「晨鐘起薰法香」的音控,每天四點半起床,開十五分鐘的車到馬六甲分會,聽完後又趕回家準備上班。其實這麼早出門她是有些害怕的,雖然第一個禮拜只有 她一個人來聽。不過第二個禮拜人多了一些,之後就越來越多人了。

參加了晨鐘起薰法香,黃秀玉對佛法有比較深的瞭解,因為上人闡述的佛法很生活化,所以很容易理解,因此她也主動到社區邀約。一大清早,黃秀玉不再是一個人到分會,而是開車 去接社區的老人家一起來聽法,聽完後又送他們回家。一段時間後,有些老人家告訴她:「能聽到佛法,很開心唷!」

現在黃秀玉和志工們聽完上人的開示後,會互相討論,對於不了解的文義、經文就先抄下,然後請教資深的志工。

回到臺灣參加11月7日到11日,第一梯「2013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的黃秀玉,在即將接受證嚴上人授證前夕,她的心仍有些不安。因為她想到未來要承擔慈 濟志業,對自己不太有信心。

「原來能受證,是與上人累世結下的福份。」黃秀玉在課程中,聽到講師這樣的分享,心漸漸地定了下來。腦海中也浮現上人在九月份「晨鐘起薰法香」的殷切叮嚀:世間四大不調, 三界如火宅,天災頻繁,一切都是人心所造成的……。

看著上人在臺上,一一幫著新受證者別上名牌時,「晨鐘起薰法香」時的法喜又浮現在黃秀玉腦海裏,她在心中也默默立下了這個弘願,「希望馬來西亞的慈濟人,都能一大早就來聽 上人說法。」

圖左 : 煩惱來心不靜或無法向人訴說時,黃秀玉(前左一)就看著書抄寫靜思語,幫助自己安住身心,無形中也解答了心中的疑惑,「靜思語可以幫助我,它是我心靈的出口。」[攝影者:簡俐真]
圖右 : 「出家師父怎麼不是送我佛書,而是一本中文版的《靜思語》呢?」來自馬來西亞馬六甲的志工黃秀玉,回憶著接觸慈濟的陳年往事。[攝影者:簡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