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快樂農夫人生三步曲

快樂農夫人生三步曲

E-mail 列印
今年三十六歲(1977年生)的陳正尉是一位農夫。六年前,他放棄繁華都市生活,回到故鄉鳳林鄉下,做一位親近泥土、和土地對話的人。

位於花東縱谷的鳳林小鎮,民風淳樸,處處綠野田疇,青山、白雲舉目可見。

這天,冬陽暖暖地灑進中央山脈附近一處有機生態農場。農場裡,陳正尉用圓鍬在挖南薑,隨著圓鍬的起落,一大紮一大紮大塊大塊的南薑從土裡給掘了出來,敲掉泥土後,呈現白皮 透紅的「薑塊」。忙了一上午,陳正尉額頭的汗珠,早溼透了斗笠下的頭巾……

農場主人廖美菊在工寮旁也忙著將陳正尉挖起來一簍簍的南薑,刮去殘土、剪掉鬚根及莖梗。「做農活很辛苦,農作物因生長季節及特性不一樣,照顧時必須紮實做好才能離開。」廖 女士邊工作邊說:「正尉非常可靠負責、肯吃苦,他工作我放心,是我最重要的工作夥伴。」廖女士抬頭望向還在挖南薑的陳正尉背影,不禁頷首欣慰地笑了起來。

◎迷失輕狂少年時

被太陽晒得黑黑壯壯的陳正尉,年少時卻是一匹脱韁野馬,天天過著荒誔不經、迷失的日子。

原本務農的父母為了改善清苦生活,在陳正尉小學三年級時,父母帶著他和姊弟三人由鳳林搬到台北汐止。爸爸在鐵路局工作,媽媽則在醫院當十二小時看護。

因為父母忙於工作,不愛讀書,只愛玩的陳正尉,在青春叛逆期,常常朋友一吆喝,就從學校翻牆而出;他曠課逃學,終日和朋友一起廝混遊蕩、抽煙喝酒、打撞球、在KTV唱 歌……通霄達旦玩樂到天亮才回家。

有次朋友偷機車載他出遊,結果二人連車被送進警察局及接受感化教育;讀高中,因逃學曠課太多,操行不及格被學校退學,四年內換了三所學校才勉強畢業。

有一天,留著長髮的陳正尉帶著三、四位朋友回家喝酒鬧到半夜,酒後吐了一地,桌上、桌下的啤酒空罐橫七豎八地東倒西歪……「不要再喝!可以回去了,吵死人!」母親徐月娥實 在氣極了,對兒子的行徑無奈又傷心。

「他們是我的朋友!……怎麼可以駡他們!趕他們走!」喝得醉醺醺的陳正尉對母親大吼,然後握起拳頭「砰!砰!砰!」在門上大力踹著來發洩對母親的不滿。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啊?會生到你這孩子!」母親傷心流淚說:「我辛苦工作賺錢供你補習讀書,結果你不學好,只學會抽煙喝酒,太讓我失望了!」最後媽媽對他幾乎絶望、死心。

◎三十而立的覺悟

1999年,懵懵懂懂當兵退伍回來要找工作的陳正尉,才發現自己能力差人一大截,無學歷又無一技之長,要找好工作何其困難。「我不能再玩樂浪費時間了!」痛定思痛後,因為 對烹飪有興趣,於是他白天在餐廳廚房打雜,晚上在二專餐飲學校進修學習。

二年後,他以第一名優異成績從餐飲學校畢業,畢業後,在台北的披薩店及其他小餐館工作,後來因為工作時間長,沒時間進修學習,他又改行當公車司機。

2007年,他三十歲。「我就這樣過一生?」陳正尉開始認真思索未來的路要如何走?透過網路資訊,他決定先到紐西蘭打工旅遊一年,體驗不一樣的人文風土民情,給自己留下一 些美好的人生回憶。

在紐西蘭,陳正尉和來自世界各國的年青人一起隨著季節輪替,到各地農場摘奇異果和櫻桃,也在海鮮加工場打工,工作到哪裡,就玩到哪裡。

而異國不同的人文和生活態度,讓陳正尉體悟人生除了物質,還有更多美好事物值得去追尋。尤其一本《半農半X》(註)帶出國消遣閱讀的書,觸動他想要以「農」立業的想法。

從紐西蘭回台灣的翌年(2009年),陳正尉就搬回鳳林學園藝,並參加農委會花蓮農業改良場「有機農業」課程。之後他以有機耕作在自家農地種菜、在借來的田裡種稻子,現在 也幫人管理有機生態農場。

◎懺悔守戒慈濟行

話說,2010年6月的有一天,陳正尉在一家建設公司的農舍建案工地做園藝維護時,住在附近的慈濟志工潘志明看到他頂著大太陽在砍草種樹。

「這年輕人很認真耐勞,不像時下年輕人只想挑輕鬆吹冷氣的工作,實在難能可貴。」潘志明很讚賞陳正尉,於是邀約他:「要不要來慈濟當志工?」

「好啊!」陳正尉爽快地一口答應了。

其實,陳正尉父母早在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那年受證委員,看到陳正尉能走入慈濟菩薩道,最高興的莫如他的母親。

2011年陳正尉參加委員培訓,當下就戒煙、戒酒、茹素守十戒; 2012年3月花蓮舉行《水懺》演繹,他從排練到正式演繹,經過三、四個月《水懺》法水的洗滌浸潤,陳正 尉重新脫胎換骨蛻變成莊嚴的菩薩身影。

「我撿回一個兒子了!」同年1月陳正尉受證委員,他母親激動得哭了,「我的心情像『洗三溫暖』,過去我天天傷心;現在兒子做慈濟,我太高興了!」母親的淚水,讓陳正尉很懺 悔過去虛渡光陰讓父母傷心,現在他把握當下行善和行孝。

◎晨鐘起 薰法香

在鳳林的慈濟志工不多,且年紀在五十歲以上女眾居多,陳正尉的加入,無異是增添一個生力軍。2012年鳳林共修處落成後,舉凡環境維護,讀書會、發放、歲末祝福及其他活動 的音控和播放資料,還有載環保回收、教大家使用「電子書」等等,陳正尉事事皆歡喜去承擔。

過去追求名牌衣服,現在穿「環保牌」(回收衣服)的陳正尉,他給自己理一個簡單、利落的光頭,也常為環保志工或感恩戶的獨居長者理髮呢!

常常──「正尉,這次發放要用環保的影片哦!」、「正尉,慈濟技術學院學生要來辦營隊,你可以承擔香積嗎?」或「大愛菜園要翻土、也要搭絲瓜棚架了。」陳正尉的回答都是: 「好!」慈濟志工賴麗真形容他:「哪裡有需要,他就隨時補位,從不挑工作。」

也常常夜深人靜了,陳正尉在電腦前敲著鍵盤找活動主題影音資料,或做文書檔案及「簡報」,全方位的付出,他甘之如飴。

二個多月前,鳳林共修處開始「晨鐘起,薰法香」。

十一月入冬以來,清晨寒意襲人。五點多天空還灰濛濛,街道人車稀少,只有街燈孤獨的亮著。這時陳正尉穿好整齊志工服,推出腳踏車從家裡往附近的鳳林慈濟共修處騎去。

他開門、開燈,走進感恩堂音控室開電腦,五點三十分準時收看這天的《靜思晨語》。不管人多人少,有人沒人,他天天風雨無阻去開門。

「薰法香」後,陳正尉在共修處前庭帶動志工及社區會眾健康晨操,配合輕快的音樂節奏,大家快樂的動動手、動動腳活絡筋骨,這時陽光才透過樹梢灑了進來,一天的工作又將開始 了。

◎親近泥土的喜悅

陳正尉常利用下班天黑前或假日沒勤務,就在「大愛菜園」和自己的農地翻土種菜。他的菜園處處可見愛吃菜的蝸牛和菜蟲,他不傷害牠們,只說:「蟲吃剩就是自己的。」

「我喜歡和泥土親近的感覺,種的菜又可以和慈濟感恩戶及十方大眾結緣,何樂不為?」堅毅的身影背後,他有一顆善良柔軟的心。

2012年初,他在潘志明提供的農地種有機稻子,從手工插秧、除草到收割,是和其他「有機」農夫「換工」完成;稻子收成時,他將外公古董「脫穀機」從祖厝的倉庫找出來,父 母也歡喜特地從北部趕來幫忙,重新體驗二、三十年前的農忙情景;親子間話「慈濟」、話「農事」之餘,感情變更濃郁。

稻穀經過太陽晒乾碾成白米後,以環保回收布做成精美袋子裝入二公斤白米,再繫上平安吊飾和大家結緣,收到米的人,沒有人不感動他的用心和捨得。

去年他種旱稻,結果被鳥吃光光,他以平常心看待說:「這就是無常,是自然的『成、住、壞、空』。」對大自然無常的體悟,他更是分秒不空過,每天發揮生命的功能來做利益人群 的事。

問他當農夫不辛苦嗎?他眨著一雙深邃智慧大眼微笑說:「人和土地是分不開的,年輕人要回鄉下來友善大地(有機耕作),才有永續美好的未來。」

鳳林共修處牆上貼著一句靜思語:「人生因利他而豐富,慧命因自覺而成長。」──陳正尉視它為人生座右銘,在慈濟日日精進不懈!

註:《半農半X》是日本塩見直紀所著,他倡導順從自然,實踐天賦,也就是半自給自足的農業,搭配以自己專長工作,齊頭並進的生活方式。

圖左 : 2012年3月花蓮舉行《水懺》演繹,他從排練到正式演繹,經過三、四個月《水懺》法水的洗滌浸潤,陳正尉脫胎換骨蛻變成莊嚴的菩薩身影。[攝影者:陳正尉提供]
圖右 : 陳正尉〈左〉餐欽學校畢業後在餐廳工作,煮的都是葷食,參加慈濟志工後他茹素,並用心學習素食烹調。圖為他參加大愛台現代心素派節目,表演拿手菜後和主持人合影。[攝影者:陳正尉提供]

圖左 : 2007年陳正尉〈右〉和來自世界各國的年青人,在紐西蘭一處農場摘奇異果,體驗異國不同的風土民情。[攝影者:陳正尉提供]
圖右 : 陳正尉三十歲時,認真思索未來的路要如何走?透過網路資訊,他決定先到紐西蘭打工旅遊一年,體驗不一樣的人文風土民情。圖為他去紐西蘭上飛機前和父母及弟弟合影。[攝影者:陳正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