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法海運載渡群生 朵朵生蓮菩薩行

法海運載渡群生 朵朵生蓮菩薩行

E-mail 列印
全省最後一場慈誠委員、榮董受證典禮及歲末祝福,於2014年1月18日下午於花蓮靜思堂舉行。海內外有七十三人受證慈誠委員、九十二人受證榮董,加上陪同家屬及花蓮地區 慈濟志工,共有千人以上參加這場盛會。

◎法海運載渡群生

日月如梭,2013年已過,新的一年又到來。全省最後一場慈誠委員、榮董受證典禮及歲末祝福,於2014年1月18日下午於花蓮靜思堂舉行。

18日下午這場,海內外有七十三人受證慈誠委員、九十二人受證榮董,加上陪同家屬及花蓮地區慈濟志工,共有千人以上參加這場盛會。

活動中,最憾動人心的,是《無量義經》之〈德行品〉演繹,近六百位花蓮慈濟人,大家「心、口、意」和合互協,呈現出最莊嚴、最有道氣的「靈山法海」;這時的講經堂猶如是一 座大法船,它「運載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讓人感受〈德行品〉中「遍學一切眾道法,智慧深入眾生根,於如來地,堅固不動,安住願力,廣淨佛國。」的無量義境界,這樣 的「法海」,連上人都為之讚嘆!

為了這次的法海呈現,花蓮動員社區志工,於2013年11月中旬開始利用每週六排練。當2014年1月13日彩排驗收時,經慈悅師姊重新調整法海方向、隊形,包括間奏的動 作手勢、口號全變了,因此14、15、16連續三個晚上搶時間密集式的練習,因為大家的用心,才有最美好的成果。

自美國加州返台的林芷筠,把握難得機會參與法海練習,內心頗受感動的說:「這一個多月來看著花蓮區志工,不辭辛勞的利用晚上的時間聚集來靜思堂練習,而且有一大半以上都還 是上了年紀的老菩薩們。」

又言,經過慈悅師姊的調整,大家不僅不起煩惱、沒有退轉,更加勤練,讓她更加體會:「入經藏的每一位志工的心與行,就要有如一滴清淨的水,才能一同注入浩瀚的法海內。每一 次的隊型改變就像是變化不同的容器,每一滴水都要柔軟謙卑且無我的溶入其中,而且毫無怨言的。」是一場能修六度、因緣殊盛的大共修法會。

◎朵朵生蓮菩薩行

而和法海相呼應的,是由五十幾位新受證的慈誠委員在舞台演繹〈德行品〉。胸前掛著「佛心師志」的新委們,就像朵朵生蓮的菩薩,為救苦眾生,一心一志行在慈濟法船中。

新受證委員之一的林郁芳,她等這天很久了。她從患血癌絶望到受髓重生,一路走來,得到慈濟人滿滿的愛和溫暖,她發願做慈濟來回報重生的幸福。她說:「今後要努力實踐上人的 教導和法入心,把愛傳出去,讓更多人來加入慈濟行列。」

「我給上人受證後走下台時,我感動的眼淚就沒停過……」今年七十三歲的梁林秀蘭,從見習開始,天天出門做志工,若一天沒做志工,就渾身不舒服。這天她穿上「柔和忍辱衣」, 眼睛泛著淚光說:「很高興能成為真正的慈濟人,今後要努力承擔上人要我們做的事,並菩薩大招生。」

而身為原住民基督徒,且是警察身份的林金章,剛開始參加做慈濟時,母親和族人都反對,認為他是宗教「叛徒」而懷疑指責他,林金章以行動證明做慈濟並不影響宗教,其至讓家庭 更和諧幸福。18日受證委員的他發願:「要渡更多族人來參加慈濟,讓他們從手心向上,變成手心向下的人。」

在福田團隊典範見證分享中,剛受證的張惠貞,她從見習到培訓,一路發心耕福田。她笑著分享說:「開始見習時,很不喜歡參加讀書會,但因為簡美婷師姊的耐心,一次又一次的開 車來接,經過讀書會的薰習,在法入心,法入行,我也改變習性,不再理直氣壯,現在也開車接引家人,把親情之愛找回來。」

另一位見證分享,是頭髮發白,曾經走到哪裡就喝到哪裡,家裡床頭床尾都藏酒的周任鎮,在他參加見習時,身上還常常有酒味。「你要戒酒了!」培訓的第一天,聽到師兄愛的叮 嚀,他就在上人法相前發願,當下他真的就戒酒了。

拉一手好胡琴的周任鎮,每次慈濟人到老人養護中心愛灑,或是慈濟醫院的輕安居,周任鎮就邀請客屬會的朋友來唱客家山歌,他就以胡琴伴奏來歡娛老人。 現在他受證了,他說要做上人的好弟子,在慈濟的福田一方努力去耕耘。

另一位,被先生打了二十多年的黃麗珠,參加了社區讀書會,了悟凡事必有因緣;從怨恨先生的心情,到轉換認定此生是上天給的功課,要耐心做完的心態;從而放下對先生的怨懟, 心甘情願的照顧罹患舌根癌、下咽喉癌的先生。

下午上人受證完之後,麗珠馬上轉往心蓮病房與先生分享喜悅。開了二次刀,已無法說話的先生,藉由手中小白板寫出對關心陪伴夫妻倆人的感謝外,還對麗珠寫道:「受證後就要承 擔,脾氣要改,說話慢一點、心再細一點…」在無聲的世界裡,一泯過去的傷痛與怨恨。

誠如上人所言,現在是「善」和「惡」的拔河,只有慈濟隊伍越長,善的力量大,社會才更有希望。

◎八年圓夢的陳妹

今年海外六十七位受證榮董中,來自馬來西亞七十八歲的陳妹故事,最讓人感動。2005年時,她聽到台灣一位師姊分享做清潔工來圓滿榮董的故事很感動,她就發願也要割膠賺錢 來捐榮董。

女兒陳秀蘭說:「要存十年才能圓滿榮董呢!」她不怕,反而是孩子們擔心她會太累而反對,但陳妹堅持一定要完成心願。

靠著一雙手,從年輕就割膠的她,雙手佈滿了歲月的滄桑。她每天六點天未亮就出門割膠到中午回家,一天要割五、六百棵膠樹,每個月才可以存下五百到一千馬幣。有志者事竟成, 陳妹終於存夠了錢,來台灣圓了夢。

一念心轉,一念善,能對社會有益,是增加一股清流;人人愛心付出,才能造福,有福才能消災難,就能吉祥平安。

無論是已受證、新受證的慈濟人,上人敦勉,就是要具有大慈悲心、自在行菩薩道的佛心師志;人人都要像一朵出汙泥而不染,且能美化污泥地的蓮花;就如菩薩能美化人群、走入人 群。

圖左 : 頭髮發白,曾經走到哪裡就喝到哪裡,家裡床頭床尾都藏酒的周任鎮,覺得活到這年紀終於在慈濟找到心靈依歸處,不僅戒酒還在今年圓滿受證。[攝影者:邱繼清]
圖右 : 1月18日上人受證完畢,隨即與沈秀華師姊(右)伉儷一起前往慈濟醫院心蓮病房探視,先生藍賢明無法言語,只能藉小白板寫出心中的話。(左黃麗珠師姊)[攝影者:邱繼清]

圖左 : 靠著一雙手,從年輕就割膠的陳妹,雙手佈滿了歲月的滄桑。但在今年圓滿了榮董並來台接受上人的祝福。[攝影者:簡東源]
圖右 : 一念善,能對社會有益,是增加一股清流;人人愛心付出,才能造福,有福才能消災難,就能吉祥平安。[攝影者:劉鴻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