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精舍圍爐溫馨故事多

精舍圍爐溫馨故事多

E-mail 列印
連續幾天的寒流來襲,1月23日太陽終於露出笑臉,驅走了寒意。這天在靜思精舍是歲末圍爐暨發放的日子,溫暖的好天氣,讓來精舍每一個人,心裡都是暖烘烘的。

◎香積大軍「辦桌」忙

一大早,精舍人潮川流不息,大寮爐火旺旺地燒著,熱鍋氤氳蒸騰;人文走廊年味濃濃,有書畫志工現場揮毫寫春聯,還有竹筒彩繪、竹筒回娘家、靜思語接龍和二手衣物義賣等等活 動,再加上義診和義剪,讓精舍好不熱鬧!

為了給慈濟感恩戶提早過年圍爐,最忙的就屬「辦桌」的香積大軍。她們是一群媽媽級的香積菩薩,俐落的身手完全不輸年輕人。她們有默契的切過一籮筐又一籮筐的菜蔬,每個人切 出的大小厚薄一模一樣不說,刀起刀落的聲響,交織成有韻律感的美味前奏。

在一群婆婆媽媽快手菜刀大隊中,社區志工施淙強是唯一男眾。早上六點半,他當司機載志工來精舍做香積,看到大家這麼忙就發心留下來;他俐落的刀法,瞬間就將筍子、香菇等食 材片成如軍隊般的整齊。

而在忙碌的香積志工中,出現四位年輕可愛的面孔,哪裡要人手,她們就到哪裡補位。她們是花蓮慈中畢業,目前已在外地讀大學二年級,本來是幫忙做發糕的,因為今日圍爐而到大 寮來幫忙。雖然不是花蓮本地人,依舊年年發心回精舍小住當師父們的小幫手。她們開心說:「每年都要回來幫忙。」

◎人文、菜香、樂情

中午的圍爐,有火鍋、有水餃、炸春捲、步步高升(年糕、發糕、蘿蔔糕)、四色年菜、平安吉祥(蘋果、橘子)……豐富的菜餚,加上現場慈濟大學社會推廣教育中心真善美國樂班 的國樂演奏,讓感恩戶們感受慈濟大家庭的溫暖和愛的氛圍。

「上菜了!」一群綁著白色頭巾,穿著圍裙的慈中學生,大家以整齊的步伐,直挺著腰,端穩了菜盤,隨著樂聲依序列隊至各桌呈上金黃酥香的「炸春捲」。

而這美味「炸春捲」的背後,是二天來志工們層層的用心,才完成近二千個春捲。「包緊一點、餡料不要太多,春捲個個要像『雙胞胎』喔!」為了讓每一個春捲大小一致,慈濟志工 劉昭君二天來手上邊忙著包春捲、口中聲聲不斷地叮嚀、眼中亦不忘細細觀察大家包的春捲,是否如「示範品」大小一樣。

此次每一道素食佳餚,都是香積志工們用心做出來的。圍爐時,除了「桌服」志工親切地為年長者貼心夾菜,上人也一桌一桌來向感恩戶關懷問好,關心他們是否有吃飽。

◎把握因緣做志工

再一星期就是農曆新年了。「理個新頭,過好年。」在義剪區,一早七點多就有照顧戶攜家帶眷來理髮。

來自台北和花蓮十一位美髮師,各顯「頂上」功夫,他們拿起剪刀「喀擦!喀擦!」一撮一撮的秀髮就這樣掉落在帆布上,不一會,「新頭」主人滿意地對著鏡子笑了。

有幾位等待十一點半要「上菜秀」的慈中同學們,把握空檔時間,就在義剪區當志工,除了引導「入座」,還要眼尖,哪裡有「落髮」,掃把就掃到哪裡,讓義剪區乾乾淨淨。

「有做到事,很開心!」讀慈中高二的張勻懷一早就來掃頭髮,掃了多少遍也記不得了。住在台北的汪旻萱和汪圕珩二姊弟,1月20日學校放寒假已經回家,22日又再和父母一起 來花蓮當志工,「遇到發放很難得,所以把握機會回來當志工。」汪旻萱靦腆地說。

另外在洗髮區,也是慈中的張玉涵、張玉貞和張玉安三姊妹,「能為人服務,很快樂!」只要看到感恩戶理完頭髮要洗髮時,她們除了親切招呼,還分工合作,一人倒洗髮熱水,一人 遞乾淨毛巾。

◎義捐長髮助癌友

有一頭烏黑秀麗長髮的精舍清修士邱于菁師姊,她脖子繫著圍巾也坐在義剪區,美髮師輕輕抓起她的長髮,毫不留情地剪斷,「啊!好可惜!」「這是要捐出去給癌友的。」

今年三十六歲的邱于菁,2008年莫拉克風災時由美國返台,參加慈濟歲末祝福受到感動,開始在慈濟台中分會當志工。因2011年《水懺》演繹的因緣,觸動她放下塵俗欲念, 發願跟著證嚴上人腳步行慈濟菩薩道。

同樣一念悲心捐出秀髮的慈濟志工謝富妃,因為經營美容中心,常常看到身邊親近的會員、顧客受到癌症病魔纏身,「生病已心情低落,加上化療讓頭髮幾乎掉光,有人甚至想輕生, 我真的很不捨。」因此她決定捐出自己呵護備至的秀髮,讓癌症病患可以增加自信心。

她選在精舍圍爐發放這天,一早就雀躍地向義剪區奔去,看著自己心愛的長髮被一刀剪下,謝富妃只有心存感恩。「我五十歲了,現在捐了生命中第一次四十公分長髮,我會繼續不 染、不燙,再繼續捐髮助人。」

◎愛的圈圈 善的循環

早上十點多,簡報室中感恩戶們集聚一堂非常溫馨。看完慈濟「大藏經」後,從鳳林來的孫賀田是更生人,因為在監獄接觸慈濟,內心很懺悔,出獄後改過自新。現在他在鳳林見晴社 區做環保,也常常騎腳踏車到鳳林環保教育站幫忙。

「過去做了很多壞事,參加慈濟環保和讀書會,現在戒酒了。」他當眾懺悔說:「我已六十幾歲,我可以做環保,大家也可以做,人不怕犯錯,就怕不改過,希望更多人來做好事。」 浪子回頭金不換,他能痛徹前非,利用身體良能付出,讓大家都很讚嘆!

也是住鳳林的關懷戶潘文伍,因為身體不好,妻子跑了,自己獨自扶養一位兒子,平時也到鳳林環保站做環保。「師兄師姊常常來關心我,我能做環保很感恩,謝謝大家。」他說。

身在單親家庭,獲得慈濟新芽獎學金的林妤君和林竹君二姊妹,這次她們也帶了竹筒回娘家,小小年紀的她們,經慈濟志工長期陪伴和鼓勵,都會將節省的零錢投入竹筒來助人,她們 表示:「要學習做一位幫助別人的人。」

在「竹筒回娘家」時,除了有許多感恩戶帶來沈甸甸的竹筒,主持人沈思彤鼓勵大家:「一元不嫌少,百元不嫌多,都可以來發心喔!」語畢,全場動了起來,大人小孩紛紛走出來掏 錢投竹筒,讓現場形成「愛的圈圈」。沈思彤感動地說:「這就是愛的力量,善的循環啊!」

◎感恩親恩浩蕩長

圍爐結束後,在主堂中庭,由八位資深慈濟人為感恩戶發放物質。發放前,二十位慈濟新芽學子演出手語「跪羊圖」,傳遞行孝、行善要及時的觀念,感人的情境和音樂,讓很多人當 眾落淚。

一位王女士拭著淚水說:「現代孩子和以前的不一樣,慈濟用這樣來教育孩子孝順父母,實在太感動了。」

而孩子們透過手語演繹,更是深刻感受「親恩浩蕩長」。讀國中三年級,個子高高的林呈運,將「逆子」角色演得非常傳神,其實他是位孝順的好孩子,2013年得到慈濟新芽獎學 金的「孝悌獎」。

問他怎會演得如此傳神?單親家庭的林呈運不好意思地說:「一開始我是被『抓』去演的,經過充分準備和排練,在演出時要『無我』地完全投入。」他的用心演出,除了成就自己, 也影響感動了他人。

因為妹妹涂亞萍要上課,臨時上場演繹「跪羊圖」的涂婉芳,1月20日才從佛光大學放寒假回家。「妹妹的位置空下來就不圓滿了。」為了圓滿,涂婉芳臨陣代打上場,前二天除了 看影帶,妹妹也教她手語動作,再加上自己的認真和用心,她完美動人的演繹,任誰也看不出是「臨陣磨槍」。

涂婉芳國小五年級時父親就過世了,母親在飯店當清潔工。她每年和妹妹一起寫一張感恩卡送給上人,感恩上人創辦慈濟、感謝慈濟人多年的陪伴,讓她們可以安心完成學業。她哽咽 地說:「參加跪羊圖表演後,體會媽媽的辛苦,只有用功讀書,孝順媽媽,來回報父母養育之恩……」淚水在她眼眶打轉,讓人看到逆境中成長孩子的堅毅和感恩心。

2013年歲末最後一次發放結束了,大人小孩滿心歡喜拿著領到的物資,感恩地邁著輕快腳步回家過好年。

圖左 : 在慈濟人長期關懷的鍾家三姊妹,最小的么妹雖然身體多重障礙無法言語,但愛心不減,歡喜捐出愛心竹筒。[攝影者:.王嘉彬.]
圖右 : 2013年歲末最後一次發放結束了,照顧戶們滿心歡喜拿著領到的物資,感恩地邁著輕快腳步回家過好年。[攝影者:.王嘉彬.]

圖左 : 「上菜了!」一群綁著白色頭巾,穿著圍裙的慈中學生,大家以整齊的步伐,直挺著腰,端穩了菜盤,隨著樂聲依序列隊至各桌呈上金黃酥香的「炸春捲」。[攝影者:.王嘉彬.]
圖右 : 人文走廊年味濃濃,人氣最旺的書畫志工揮毫寫春聯區,大家歡喜帶 著「祝福好話」回家過新年。[攝影者:許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