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完成上人願力 弟子的使命

完成上人願力 弟子的使命

E-mail 列印
「上人如何承擔,大家就如何承擔,上人願力是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大家就要能做到,這就是使命。」鄧麗真聽了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在「幹部的承擔與使命」的分享後,深覺使命 感的重要,回馬來西亞之後,將會與志工們分享。

「2014年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第一梯在新北市三重園區舉行,有五百零三位海外幹部進駐園區參與。來自馬來西亞的志工鄧麗真和韋玉文,分別接受專訪。

◎用心陪伴 承擔中得歡喜

來自馬來西亞的志工鄧麗真,對這幾天的課程相當滿意。對於宗教處法親關懷組黃玉琪,向所有學員勉勵:「法親關懷是每個人的責任,要學習做法親的貴人。」鄧麗真表示頗為認 同,因為用心陪伴跟鼓勵,才能使一個人繼續地走下去。

鄧麗真平常都在大愛媽媽的團隊裡,她認為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環境,不能常常聚在一起,所以就要常常打個電話問候。大家可以閒話家常,也可互相傾吐心事,討論孩子的事情,藉此 增進彼此感情,自己也得到快樂。

身為大愛媽媽的鄧麗真,一個月有兩堂課,將「靜思語」帶入人文學校,讓慈濟幼兒園的孩子心靈得到滋潤。在陪伴中,有個好動的孩子,總是坐不住。他怕自己影響同學上課,向媽 媽表示不想上學。經過大愛媽媽團隊的陪伴,經常與他交談溝通,漸漸的他已能安靜下來了,這讓鄧麗真內心滿滿的歡喜。

聽了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在「幹部的承擔與使命」的分享,提及「上人如何承擔,大家就如何承擔,上人願力是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大家就要能做到,這就是使命。」時,讓鄧麗真 深覺使命感的重要,回馬來西亞之後,將會與志工們分享。

「慈悲等觀、人人協力」的觀念很好,大家同在一條線上,減少不平衡心態。」鄧麗真表示,「幹部推薦、適材適用」的這種儲備人才方式,可以在需要時找到適合人選,雖然她並不 盡然了解制度更改之全意,但是對於刪除不適合的制度是贊同的。她也很感恩慈濟家人熱情的接待,讓她永生難忘。

◎尋回初心 充電後向前行

「這一次參與四合一幹部營隊很歡喜,因為回來就是想找回初發心,其實在思賢爸的第一堂課,我已經開始流淚。」從馬來西亞雪隆回來的韋玉文哽咽地說著。

韋玉文表示,很高興看到一位學員是教聯會的老師,他是早期教聯會到東馬分享時的學員,當時還是沒畢業的學生。這次看到他是穿著藍天(慈濟委員慈誠制服)來上課。這表示他聽 了課之後,覺得慈濟很好,所以繼續在慈濟付出。這讓韋玉文聯想到,只要要能夠分享給很多人聽,有緣人自然就會和慈濟結上緣。

提到法親關懷部份,韋玉文語重心長地地表示,法親關懷真的很重要,現在慈濟辦活動只是辦活動沒有做到心的交流,就只是做到對外接引,對內凝聚就比較少。

他舉教聯會(教育團隊)為例,一些較投緣的夥伴,會在活動後留下來或個別關心。因為有時候,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把事情在大眾面前攤開,在私下電話關懷都會分享這個部分。

所以,韋玉文也希望若有承擔較重責任的志工,希望有緣的法親,能適時做個不請之師,給予關懷。因為來慈濟這個大家庭,就是要接引更多人來學習及付出。

上了課,韋玉文感覺回來慈濟,是來充電換個環境修行,對於新的課程也寄以厚望,希望經過這樣的改變,志工們將合心協力,往淨化人心目標向前,就如大鵬鳥般展翅高飛,迎向明 日的陽光。

圖左 : 身心寬暢彼此交心,融和法情。(圖右一為韋玉文師兄)[攝影者:唐江湖]
圖右 : 韋玉文(左一)專心聽講,勤記重點。[攝影者:唐江湖]

圖左 : 「靜思語」教學的經驗,讓31歲的韋玉文在各種課程中學到的智慧,並運用於教學中,他以隨機教育的方式帶動生命教育,許多小朋友在他的影響下,都能感恩、孝順。[攝影者:唐江湖]
圖右 : 身心寬暢時,鄧麗真(左二)與隊輔(右二)分享做「大愛媽媽」的喜悅。[攝影者:陳振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