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人文種子 回臺精進求法

人文種子 回臺精進求法

E-mail 列印
來自美國、荷蘭、中國、香港、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臺灣的教育種子教師,7月22日在板橋園區,展開為期六天的人文教育種子教師研習。「老師心、菩薩心,愛之 深、教之切……」在麥德姆颱風欲來之際,仍有二百五十四位家人,回到臺灣精進求法。臺灣教聯會老師傾囊相授教學經驗,一起用生命教育生命,讓愛傳遞。

◎相互提醒 用生命教育生命

「窗前有一本書,指引一段旅途,天黑時為我點燈,迷霧中為我帶路……」余麗卿老師以一首「讀靜思語」歌曲,展開研習課程。

靜思語可內修亦可外行,讓每個人心中有感覺後,啟發不一樣的生命;靜思語可以讓我們面對問題、克服問題,讓大家轉念。靜思語教學是老師聆聽上人開示後有所感悟,將體悟融入 教學,讓學子從中汲取精神點,改變自己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孩子行中有法,在生命中互相提醒,一起用生命教育生命。

靜思語是上人從實踐中的一個體悟心得,面對不同的人、事、物,極盡開示的收錄語。老師有所感觸,再選用適合學生的靜思語,滋潤孩子的心靈,透過教而學,學而能夠實踐。老師 的身教影響學生,學生再帶入家庭影響家長,營造師生間的良性互動。

靜思語教學,必須經過老師教學設計,讓大家了解什麼是靜思語後,把靜思語設計成一個主題式,或融入式有系統地計畫傳授給學生,這就是一般所謂的靜思語教學。老師把靜思語教 學融會貫通以後,用個人的智慧轉化,把靜思語真正的精神,融入到班級經營,做為學生之間溝通的管道,

余麗卿告訴學員為什麼教學中一定要有靜思語,因為靜思語是正向的鼓勵,激勵人心的;她舉例一位年輕人,原本想搶劫銀行,當他走入銀行,在銀行看到一句靜思語:「做好事不能 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個人。」因而改變他的人生。

余麗卿把靜思語五段式教學,其中生活實踐,以前為學生設計的生活實踐表格,「我能為家做什麼?」分享給在場的學員,教育是四大八法其中之一,教育是希望的未來。教之以禮、 育之以德,靜思語教學除了在校園推動外,也可帶入社區教育活動。

靜思語是無時不在、有教無類,可以融入固定班級教學活動,也可以非固定教學活動。透過師長用心,營造一個孩子貼心、家長安心,老師放心的教學情境,打造充滿感恩心的社會。

余麗卿老師也告訴學員,剛開始不一定要照五段式教學,可以從具體可行的小事做起,把握教學德目與主題。在生活中實踐,活動中成長,自我勉勵、自我規範、自我精進,靜思語是 全時、全人、全隊、全程的教學。

◎音樂啟發 有法無礙

「當藝術與人文遇見慈濟人文,會擦出什麼火花呢?」從事音樂教學的曾秀珠老師詢問在場學員。

靜思語教學教案演示,融入式教學部份,曾秀珠播放<鐘樓怪人>音樂劇片段讓學員欣賞。接著,以影片內容傳遞的訊息等題綱,引導學員討論。她曾經思考如何在藝術人文課堂融入 靜思語教學;後來她體會到,越深入證嚴上人的法,則有不同融入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靜思語。

擔任研習營司儀的黃雅蘋,也以校園推廣說好話運動,演示靜思語主題式教學教案。她邀請六位學員分別以生氣、開心的方式,讚美媽媽煮的飯;另一則用惡劣、溫和的態度,請他人 讓座等正向、負向的話語,體驗說話當時的感受。黃雅蘋老師提到,以不同的方式說話,就會得到不同結果,也以「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都不能算是好人。」提醒大家。

黃老師也設計布袋偶戲,分別請三位學員角色扮演,呈現慈濟志工紀陳月雲「無子西瓜」的故事。活潑逗趣的對話內容,讓學員莞爾一笑之後,目的是讓學員感受一句話好好說,家庭 更和諧;藉紀陳月雲故事,也讓學員瞭解靜思語像法水一樣,轉煩惱生智慧,溝通無障礙。

顧洪梅來自中國長春,她的先生在2013年來臺參加慈濟活動後深受感動,愛用名牌的習慣改了,聲色更柔和,也會向洪梅說感恩。驚訝於先生的轉變,也影響顧洪梅接觸慈濟。現 在夫妻倆在生活中常互道感恩,他感性地向顧洪梅表示:「我們倆的心從來沒如此貼近。」

◎智慧教學 助孩子成長

被學生暱稱為魔頭奶奶的曾裕真老師,以豐富的教學案例,分享靜思語教學融入班級的心得。她提醒學員,若班級或學生問題發生當下尚無智慧處理,先放在心裡,等待智慧問題才能 解決。

曾裕真以接受的心、平等的心、祝福的心,及感恩的心等「四心」提醒自己,接受孩子是個有缺點的人,誠如自己一樣;以平等方式看待學生,同時以祝福取代詛咒,並感恩所有孩子 給師長帶來的成長。另外,建立信任關係,產生善的互動,是減少教學阻力與增加教學助力的關鍵。

曾老師對於靜思語融入班級經營,也有自己的原則。事前規劃一學期的教學計畫,而且即知、即行動,讓師生一同參與,同時也規劃靜思小天地、家長留言版,讓學生及家長都有表達 心得的機會。

「很多人都很怕我。」某年畢業典禮收到學生從四樓而降巨幅「曾裕真老師,最愛永遠是您!」的祝福,曾老師感性的娓娓道出:「遇到一位好老師,可以減少學生走冤枉路的時 間。」堅持不固執、隨和不隨便、真誠不奉承等,是她一路走來班級經營的理念。

◎人格教育 指引方向

藥石後輕鬆的氛圍中響起優美旋律,「曾經我的肩膀 是你遠眺未來的山崗……以慈悲為道,路以喜捨為力量」活動組志工帶領學員,輕和著歌曲比著手語,臺上臺下全陶醉在「成 長」意義深遂的辭境。

「成長」是大愛劇場「春風伴我行」的歌曲,描述方美倫老師的故事。方老師也來到現場和學員們分享她教書四十三年,雖已滿頭華髮,仍是一個快樂的慈濟老師。

方老師自述,未接觸慈濟前,是個追求名利、惡口傷人、分分計較、生氣易怒、缺同理心、分別心的老師。以為好老師的定義就是讓學生考試能得高分,對待自己的家人、女兒,也常 如此,不自覺把訓斥學生的說話口氣帶回家中。為了讓女兒有好成績,身為名師的方老師,努力為孩子打造良好的讀書環境;但孩子在感受不到媽媽的親情下,十八歲就經歷逃家、結 婚、離婚的人生。

方老師在心力交瘁下,經由同事引薦認識慈濟,瞭解證嚴法師的教育理念,幡然醒悟自己的過往,知道要尊重每位學生,激發潛能以愛心教導,指引他人生正確方向注重人格教育,做 個涵養有仁義,禮智高尚品性的學生。

她以教過的各類學生為例,即使不想唸書的孩子只要有師長能開採他內心的潛能,發現讓他快樂的是什麼,愛的種子播下下,總會有開花的時候。

她面對著來自各國的種子教師,自謂幸運地已找到人生最好的方向,能無怨無悔持續在教育路上。期望身為老師的學員們,對學生也能勤用慈濟面霜、輕聲細語,傾聽瞭解對方的心, 讓自己從導演變星探發掘每一位學生的潛能,要讓孩子懂得用功讀書,還要尊師有禮貌,懂得自理生活並幫忙家事,不需依賴父母,於生活中自我負責。

圖左 : 全球人文教育種子教師,展開為期六天的研習。[攝影者:蕭嘉明]
圖右 : 浩蕩隊伍的中國大陸種子團隊。[攝影者:蕭嘉明]

圖左 : 黃雅蘋老師引導學員,以正向、負向的話語,體驗說話當時的感受。[攝影者:魏國林]
圖右 : 顧洪梅(左)感恩慈濟改變先生,營造更和諧的家庭。[攝影者:魏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