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精神保壘 志工專業化良能

精神保壘 志工專業化良能

E-mail 列印
慈濟興學以才以德滋養下一代,積極推動品德教育,師長志為「人文典範、人師典範」以身教與言教陶冶,型塑好價值、好道德、好倫理的理想學習環境。以此修慧養德,啟發學習者 的良能,成就身心健全的完整人格。

慶祝慈濟教育25周年聯合校慶活動,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將以海報展覽呈現四校成果。展區包含精神堡壘主題區,以及慈、悲、喜、捨海報看板之外,並以四校成果海報看板,環 繞校園四周走廊。

走入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入口處穿堂,主題區的精神保壘將以竹筒呈現,(11/19)來自蘆洲的志工林木村與團隊忙著搬運圓柱形紙筒,高四米多的竹筒,需以五個紙筒銜 接,每一個環扣都需用心製作。

「以前做圓柱形是要以木材的夾板來做朔形,這次展覽期間比較短,所以用回收的紙筒來呈現,效果還是一樣好。」從四十周年展開始參與布展的林木村,參與蘇州與四川成都的布 展,把自己的專業化為良能,還能夠到處跟人家結很多好緣。

他表示,雖然到過很多地方做布置,最主要是把慈濟的人文精神帶給他們。就像海外志工他們是以歡喜心來付出,我們以專業來傳承經驗,盡量讓他們有所收穫,讓大家有參與感,有 參與就有歸屬感,就會把這邊當成自己的家常常會回來。

「使用圓鋸臺裁切,鋸面要非常的小心,推的不順會夾住,所以要一步一步的來。」竹筒的上、下底座需以木板貼合,林木村熟練的操作圓鋸臺,三兩下就旋轉出一片圓形木板。

周志隆以白膠將圓形木板與紙筒貼合,接著再以空氣釘槍固定四周,成為上、下底座,圓周尺寸的丈量分毫不差,每個環節都在考驗志工的功力。

堡壘底座的花藝布置,由精舍德普師父設計。以綠葉為底層,裝飾粉紅色及紅色象徵喜氣的聖誕紅,擺飾成慈濟的logo;除了慶賀校慶,更彰顯八正道學佛基本精神的意涵。花果 並生蘊含慈濟教育志業展現的成果,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來自基隆的木工團隊在志工詹聰國帶領下,則承擔海報看板的組裝工作,匯集四校成果,展現教育志業二十五年來的成果,內容豐富的海報,沿著校園四周的走廊布置,團隊預計以二 個工作天,完成一百七十二幅的海報看板的組裝。

「每次布置都需要角材,角材是固定圖的架構,第一是怕外面展場有風、第二是安全性、第三是避免人走過圖會移位,跟平常不太一樣。」近四十年的木工專業,讓詹聰國得以駕輕就 熟承擔展布工作,適時地提供意見,修改一些小細節,讓海報組裝更趨完善。

「展布的現場都不一樣,要依地形操作跟固定,每次完成都很有成就感,還能跟大家結一個善緣。」投入慈濟十五年的詹聰國,從二年前開始參與布展,現在只要時間許可,他都把握 參與每一次可以承擔的因緣,跟大家結好緣。他表示,做慈濟讓生活更簡單,日子過得去就好,做志工不用等假日,隨時都可以承擔。

高達二百四十公分的海報看板,在團隊合作無間下,一幅幅的海報聳立在校園四周,增添了一份學術氣息,無形中傳遞了慈濟的教育理念,培育具備專業知能與人文素養的人才,期待 年輕學子走出校門,能自愛也愛人,在工作岡位上熱誠付出,在社會上善盡本分,發揮所長。

慈濟教育志業二十五周年慶典,甫踏入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校園,躍入眼簾的 是此次校慶的活動主標「修慧養德、再創輝煌」精神堡壘。

圖左 : 志工忙著搬運圓柱形紙筒,高四米多的竹筒,需以五個紙筒銜接,每一個環扣都需用心製作。[攝影者:蕭嘉明]
圖右 : 從四十周年展開始參與布展的林木村,把自己的專業化為良能,還能夠到處與人結好緣。[攝影者:蕭嘉明]

圖左 : 來自基隆的木工團隊在志工詹聰國帶領下,承擔海報看板的組裝工作,預計以二個工作天,完成一百七十二幅的海報看板組裝。[攝影者:蕭嘉明]
圖右 : 周志隆以白膠將圓形木板與紙筒貼合,接著再以空氣釘槍固定四周,每個環節都在考驗志工的功力。[攝影者:蕭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