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一加一大於二的貴賓接待

一加一大於二的貴賓接待

E-mail 列印
「我們完全是任務編組,團隊中本來都不認識,但既然編在一起,首先就得磨合,因為大家不熟悉,而且各單位做事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楊雅甯正和黃淑惠討論工作進度,慈濟教育 志業體二十五周年慶,兩人同為貴賓接待翻譯組的成員,各自發揮所長。

◎誤闖叢林的小白兔

雅甯一心兩用,一邊忙著手邊的工作一邊告訴志工,貴賓接待翻譯組的成員除了慈濟大學、慈濟技術學院、慈大附中、慈大附中國小部四個學校外,還有慈濟基金會等單位,共同組成 一個十二人的功能團隊。

「在串連的部份她是最棒的地方,而且脾氣是非常好。她一直在推動大家,並以最溫和的方式在推動,從來沒有情緒反應。」黃淑惠對雅甯十分讚歎。

「我只會對我的玩偶發脾氣,哈哈!」雅甯笑稱,自己是中途不小心闖進叢林的小白兔,後來才發現大家都是小白兔。第一次開會時,幾乎沒有開口講話,因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 麼?參與第二次會議時,她發覺這個功能和人事組的運作很雷同,當下安心不少。

進行所有的分流確認時,雅甯自認對彙整資料不是很細心,但看到淑惠做出來的資料,又好又詳盡讓她好開心。雅甯直言,資料做得好,但流程不斷在更新也是一大考驗。由於大家回 傳的資料會不太一致,因為錯用了舊表單。很多訊息是透過電子郵件傳送,在信箱裡大家來回轉寄,而且沒有更改主旨。大家用同一封郵件回信,回久就亂了,因為不清楚哪一封才是 最新最正確的。

雅甯坦承,平常工作上的信件就很多,加上這次的活動,量就更驚人了。團隊中每個人的工作都不能耽誤,只能在晚上下班後才打開信箱。除了聯合校慶的事情外,還要處理線上的事 情,可以說是一心好幾用。就如今天跑細步流程,她一樣帶著電腦,一有時間馬上開始辦公室的工作。

「細部流程又改了!我們等一下再改,我們先去處理其他的事情,我們要去招待所先擺好結緣品。」輕描淡寫似的,再麻煩的事情到了雅甯這裡,馬上就變得簡單許多。這次的接待細 流也是雅甯細細推敲出來的。

「有一天晚上突然靈光乍現,十一點多我腦筋忽然清醒,我一直做到凌晨三點多,超開心的。我心想,三點多精舍快打板了,我要趕快去睡,哈哈!」雅甯永遠給人精神奕奕的感覺, 她表示,這次的聯合校慶,因為考量人事報到組的人力有限,同時考慮教育志業體的同仁幾乎都在入經藏,所以基金會才投入。在設計貴賓報到的時候,雅甯考慮的是一定要讓貴賓很 方便,所以設計他們在寮房報到。由於人事組的人力少,最後就由接待組的志工全力承擔。

「這次讓我覺得最滿意的是我幫他們設計了點名條,人事組一定要統計每次活動參加的人數有多少,這次的貴賓接待我就用點名條。」雅甯舉例說明:譬如說這是希望工程學校的,我 們會把參加的人名都列出來;其他不論是給慶典的、給志業巡禮的、給人文饗宴的,或是給嘉年華會,報到時,志工只要把名字勾起來就可以了。之後,我們團隊會去收名條再提供給 人事組做統計,至少貴賓人數我們掌握的很正確。

因為曾在法脈宗門研習中承擔隊輔長,雅甯當時就準備了點名條給隊輔;不論學員有任何情況,隊輔可以直接寫在上面再傳出來,接著行政隊輔就會去處理。這次考慮貴賓們都不是慈 濟人,很難要求他們照我們的規定去做,所以設計必須更貼心。除了這些細節外,雅甯還根據時間的早晚,將報到的時間加以調整,例如下午五點四十五分是用餐時間,她便讓貴賓在 餐廳報到,或者是更晚的時間,就直接拉到寮房報到。招待所的人便能清楚地知道,這個時間會有哪些人來報到。

「貴賓抵達的時間不同,離開的時間也不一樣,參加的活動也不同,到底哪些人參加哪些活動,我們都要很清楚,方便回報給每一個活動單位。」雅甯強調,這次貴賓共分成十六大 組,有些來賓可能參加到一半就要離開了,一定要有人接送。另外,這些中途離開的,要不要準備便當?要不要點心?結緣品有的是給整套的,有些則是贈送紀念品,這種給法要怎麼 給?這些都是貴賓接待翻譯組的功課,其中細節很多,需要有很多的串連。

「雅甯真的是神忍女強人,溝通是她的強項之一。」淑惠談及,因為有些貴賓不習慣和別人住在一起,他喜歡一個人住一間,而且要住套房,重點是我們的招待所房間有限,雅甯只好 去跟他溝通。

「光是安排房間也是一門大學問,剛開始看見住宿名單,雖然大陸方面的來賓都排在一起,但他們畢竟抵達的時間不同,而且也不同團,還好我以前在飯店工作過,知道排房的基本原 則,後來乾脆我整理好資料給人事組安排,這樣反而更快。」雅甯感恩大家的經驗累積,成就了這次的大活動;她確信團隊運作的重要,特別是分工,大家都願意接受分工讓她十分開 心。分工後,接下來就是追進度了;要追別人的進度,雅甯有她的技巧,那就是先向大家報告自己的進度。

看到她設計、整理的資料,大家都非常佩服,但雅甯卻謙稱都是團隊的力量。她覺得每個人的專長不同,能做的事情也不一樣,而且大家都很忙,只能集合大家有限的時間,一起完成 這神聖的任務。

「貴賓來自不同的單位、地方,但只要依學校、依單位就不容易出錯。因為都是學校邀請的,我們只要盡量將同一所學校的排在一起就行了。」雅甯略加說明,來自國外的貴賓都需要 翻譯,在有限的人力資源下,需即時翻譯時,就得仰賴慈懿會的外語志工,或是慈大、技術學院的外語學生志工。剛加入貴賓接待翻譯組時主管還笑她:「妳又不會英文,怎麼翻 譯?」「我會國語翻臺語啊!」這就是雅甯。

◎溝通這門課

貴賓接待翻譯組除了翻譯之外,舉凡與接待有關的包括機場落地接待、住宿、餐飲、交通、活動參與陪伴等都是她們的職責所在。

「溝通在貴賓接待翻譯組是非常重要的,既有對內的溝通協調,還有外對貴賓的需求。」淑惠提及,針對貴賓的反應,內部會開始溝通協調,並提出一兩個方案回饋給貴賓,如果貴賓 還是堅持,團隊再繼續提出其他的方案。

淑惠再言,通常在邀請貴賓前,團隊會明白告知是落地接待,例如,貴賓是慈濟大學邀請的,在飛機抵達前,團隊就會聯絡慈大的學生,串連桃園靜思堂的慈濟志工幫忙派車,然後安 排學生到機場,接到貴賓後驅車前往臺北火車站,搭上往花蓮的火車,一路接待到貴賓招待所。完成安單後,再帶他們前往各個活動點,當然每一個活動的交通接送,團隊都要非常了 解。

另外對於學生的訓練和培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至於翻譯,則針對貴賓所需要的語言安排翻譯人員,並先從學生志工開始尋找;因為是教育志業,期望能藉此活動讓學生有所展現。 不論何種語言,學生志工除了會說之外,還要有服務的熱忱和精神。淑惠強調,接待其實就是待人處事的方法,因此不能認為自己是在做招待,是在哈腰、低頭,而是在自己熟悉的地 方,熱忱款待遠道而來的人。

談到這次接待的情形,淑惠侃談,這些貴賓遠道而來,他們當中有人是院長、副院長、教授、副教授,除了大會事先安排的活動外,若能跟他們有進一步的交流,對教育志業體是一件 好事,可以把國際觀帶進我們的校園,因此也會邀請師長陪同。大會也會安排各校間的交流活動,讓各個姊妹校之間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否則平時要跨海面對面幾乎不大可能。

在慈大負責行政工作的淑惠,以過去的經驗思考,這麼大型的活動應該如何去完成它?「我希望貴賓來到這邊會很快樂、很歡喜的享受我們所做的安排。」淑惠坦言,進入慈濟後,這 個大家庭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就算有時意見相左或稍有衝突,但轉個身就沒事了。特別看到團隊們的熱忱,還有雅甯的全心投入,讓她更加緊腳步。

「每天上班打開電腦,就發現雅甯寄出信件的時間是凌晨三點,這讓我超感動!」淑惠不諱言,自己有時候難免會有情緒反應,譬如:為何我要的資料拿不到?又為何資料有些是錯誤 的?貴賓來的時間是中午,為何沒有幫他安排中餐等等細節,在串連上難免沮喪,但雅甯卻完全不受影響。

她的時間雖然十分有限,但它透過電子郵件和大家保持密切聯繫,並詳細說明如何執行,倘若有問題該如何解決等,隨時給團隊明確的方向。等到越接近校慶時間,她開始與大家用電 話聯絡;她雖然中途加入,對團隊完全不熟悉但卻能很快進入狀況,並做最好的縱橫向串聯,這樣的能力是讓人非常佩服的。她的細心、耐心和同整力是非常棒的,她的領導、溝通、 協調能力更是一等一,淑惠這麼形容她。

「這一生能遇上幾次25周年?就算下一個25周年遇上了,是否仍能承擔類似的工作,誰也無法預知。」由於這次貴賓接待翻譯組是跨校合作,需要橫向溝通,上下串連,淑惠把握 這次的機會做中學習。她認為,溝通考驗的是一個人的應變能力,以及做事圓融的程度,是困難度最高的的地方。這次團隊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利用晚上的時間來完成接待方面的前 置,看到團隊的凝聚力,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果。

圖左 : 「在串連的部份她是最棒的地方,而且脾氣是非常好。她一直在推動大家,並以最溫和的方式在推動,從來沒有情緒反應。」黃淑惠對雅甯十分讚歎。[攝影者:蔡宜蘭]
圖右 : 黃淑惠談到,貴賓遠道而來,若能跟他們有進一步的交流,對教育志業體是一件好事,可以把國際觀帶進我們的校園。[攝影者:蔡宜蘭]

圖左 : 楊雅甯利用貴賓名牌,在每一個流程點,確切掌握貴賓參加人數。[攝影者:蔡宜蘭]
圖右 : 貴賓共分成十六大組,楊雅甯感恩大家的經驗累積,成就了這次的大活動。[攝影者:蔡宜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