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樂當演繹種子 享受每個當下

樂當演繹種子 享受每個當下

E-mail 列印
11月22日,在花蓮靜思堂裡充滿熱鬧歡樂氛圍,來自北、中、南及花蓮當地的慈濟志工,慈誠懿德爸爸媽媽,各校學生代表及各界貴賓,共同為慶祝慈濟教育志業二十五周年校慶 齊聚一堂。

講經堂裡傳出《無量義經》莊嚴悅耳的樂音與唱誦聲,講經堂兩側慈悲與智慧迴廊,也聚集了參與今天演繹的傳法者。一群充滿活力與朝氣的年輕人,整齊的穿著與儀容,個個莊嚴。 大家在講經堂外等待上臺彩排的同時,把握機會練習,或自己默默演練,或三五成群一起練習;其中,一位特別嬌小的身影,總以柔和的形態與身邊的同學互動與指導,就是此次承擔 慈濟大學經藏演繹種子老師的劉震華。

有個男性化名字的劉震華,卻是個子嬌小,文靜開朗的女孩。來自澳門的她,說起話來總帶著一抹笑容在臉龐,並夾雜特殊口音。「當時,當知道所有手語社幹部都將承擔種子時,有 點害怕;因為,我講話口音不好,怕大家聽不懂。」

從小在爸爸、媽媽與哥哥的呵護下長大,劉震華形容自己就像是一個倍受保護的「小公主」。小公主長大了,想要脫離家人的羽翼,在沒有家人處處維護的環境中學習、成長,她在高 中畢業後,選擇跨越海洋到臺灣就學。

「這是因緣吧,因為當時分數就是分配到慈濟。」目前就讀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二年級的劉震華,未到臺灣前,只知道「慈濟會做很多慈善的事。」來到學校,被學校優美的環境與花 蓮的好山好水吸引;但是,卻克服不了思鄉想家之情,夜半經不住思念之苦而掩被哭泣。「還好,因為學校有認識新同學,老師也很關心,還有學校國際學生陪伴,讓她很快就緩解。 還有慈誠懿德爸爸、媽媽都很照顧,只有慈大有慈懿會爸爸、媽媽。」說到此,她嘴角再次揚起,露出甜美的笑容。

在澳門就學時,曾參訪過聾啞學校;當時,很希望自己能與他們溝通,能知道他們想表達什麼,讓她對手語有了興趣。當知道慈濟大學有手語社時,劉震華不加思索便報名參加,也由 學長、學姊的推薦,承擔手語社長。

今年九月開學時,得知學校所有手語社幹部都有機會任種子老師,教導同學演繹動作,她非常高興並盡心盡力承擔。「去年參加歲末祝福,那是演繹《無量義經》的〈序曲〉,很喜 歡,就上網看一下經文。」有機會再次深入《無量義經》,劉震華非常珍惜。

雖然,二年級課業沉重,在教導、分享手語時也遭遇重重困難,劉震華以「享受」過程來勉勵自己。「最大的困難就是人數變動大,隊形變化也大。」每一改變都是一種考驗,除了需 要再投入心力教導不同對象和更改隊形,也要在人事間圓滿溝通,以便排除紛擾、爭議。

「學到很多,自己演繹時,只要記自己的動作;擔任種子,還要記別人的位置和學其他動作,妙手與妙音的動作都要學。」除了人事處理有了成長,兩個多月期間,劉震華因為要讓演 繹同學能夠了解經義而有完善詮釋,除了上網查看《無量義經》,也聽證嚴上人開示,深入經文透徹義理。

「每一句都很有人生智慧,教我看淡生死;要感恩,去幫助別人。」她最喜歡《無量義經》〈德行品〉中「若人刀杖來加害,惡口罵辱終不瞋」經文;她分享,就如平日,如果有人見 面時講不好聽的話,或惡意批評,要學習不生氣,心平靜下來,要控制情緒,平心溝通。

劉震華更歡喜表示,聽經文可讓自己心情放鬆。「有時候唸書,唸到快『崩潰』的時候,去聽一下經文,整個人都放鬆,再繼續唸。」

對於這次演繹,劉震華分享:「上臺有一點緊張,不過盡量讓自己不要緊張,不然會忘記動作,到時候影響整體的效果;所以,上臺前都會告訴同學不要緊張,放鬆一點,去享受這個 過程。」她也感受到每個活動,在參加的當下用「享受」的心來感受,會更加體會活動的意義,感受活動的趣味;若只是為了參加而參加,就學不到過程中的經歷,而感覺很累。

「如果以享受過程,就會覺得每一次的練習,每一次的上臺都是很棒的過程,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會更努力。」以前唸書,想拿高分,直到高中就覺得累,沒有想要去學的心,甚至 不想唸。後來,劉震華轉換態度,把唸書當做是一種享受,享受那個過程。

「有些過程,只有當時才會有;所以,要把握。」就如靜思語時常提醒大家,要把握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