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感恩記者會 教育薪火相傳

感恩記者會 教育薪火相傳

E-mail 列印
「多少希望依偎在我們的身旁,多少的祝福寄託在我們肩上,生老病苦需要雨露和陽光,慈懷柔腸輕輕撫平那創傷……」慈濟創辦護專教育,校歌歌詞字字貼切入心,走過二十五年艱 辛血淚奉獻,現在含笑收割。

◎感恩記者會 為校慶暖場

2014年慈濟教育四校聯合校慶前夕,11月21日下午於花蓮靜思堂,一場薪火相傳感恩分享記者會溫馨登場。

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感言道,聯合校慶即將起跑,但也已跑了二十五年,從少年到青年,無盡的辛酸血淚,教育是奉獻也是豐收。回想當年擔任第一屆慈誠爸爸才四十幾歲,現在孩子 也都四十歲了。慈濟學校的畢業生,有三成在東部就業,東部就仰賴他們的貢獻。

從基礎醫學到臺灣醫學教學新流向,開創模擬教學、解剖醫學,三萬五千人的大體老師教育,淨化為臨床醫學搶救生命,成為臺灣醫學的新走向。商業雜誌封面以新聞報導慈濟的醫學 人文教育、生活教育,影響全世界十四所醫學院教授,帶領學生來學習。證嚴上人呼籲教育成材要成人,專業教育培養學養,生活培養人文教育、人格修養,精進研究搶救生命的功 能,邁向國際化成為清流典範,人文薈萃典範。

林碧玉副總執行長也感觸良多,慈濟教育志業開風氣之先,有懿德媽媽、慈誠爸爸。第一次教育部進行評鑑的時候,學校內部波濤洶湧,因為學生不能接受穿制服和門禁等規定,學生 抗議後到精舍要求面見上人陳情。林碧玉還記得,上人聽聞學生鬧學潮跑到精舍,緊張的走出書房,扭傷了腳,到現在還是陳年舊傷。

二十五年來,每次聽到護專的校歌,高信疆先生的創作,字字珠璣、句句斟酌,從中看到教育的真心。歌詞中「少年的心像蓮花一樣清純無染」,就是要立品德教育於慈濟的教育志 業。二十五年來,感恩第一任校長楊思標,是在找不到校長的情況下接下聘書,還有張芙美校長一步一腳印,以上人的理念奠立下護專的基石。

在花蓮要聘請校長不容易,老師一樣難找,從第一屆開始,慈濟醫院護理部的護理長,都受邀來充當護專臨床教師,克服找不到老師的窘境;醫學院也一樣,醫學教育是堅定不移的, 需要一再的努力、一再的調適。醫學教育就是品德教育,如何教育出令人尊重的醫師,唯有上人的法。今天醫學教育成功,整個教育體系非常亮麗,亮麗源自於每個人內心的悲憫。

◎希望工程 點燃熱情

王端正副執行長則表示,四分之一世紀以來,有些人已是白髮話當年。慈濟教育志業面臨財難、人難、軟硬體設備也難的窘境,卻有老師願意共同成就慈悲喜捨的校訓。上人成立護專 讓東部少女有受教育的機會,也減少了城鄉差距,校長老師用熱情落實人文品格教育。教育是希望工程,希望大家能持續點燃熱情,讓薪火相傳不盡。

過去有許多人為慈濟教育志業犧牲奉獻,現在我們得以享受成果,有了師長的諄諄教誨,慈濟搖籃裡培育出的孩子有一萬七千多人,三成在花東,也分布在四大志業,人人心中充滿感 恩。在慶豐收的今天,學生無以為報,謹以誠摯的心、恭敬的身形、溫潤的茶湯,表達心底的敬意。校友代表以感恩心為師長奉茶,感恩師長的無悔付出;師長們回贈竹筒,彰顯慈濟 慈善志業的起源,傳承使命之美!

慈濟技術學院畢業校友江國誠感恩分享,他是第四屆的學生,印象非常深刻,1993年第一天到慈濟報到,就經歷了慈濟懿德母姊會,傳承學長學姊照顧學弟學妹的精神。

他分享了一個秘密,當初接受第一屆學長黃國峻牽手呵護的感覺,很難忘;第一次讓男生牽的那麼緊,現在回想還很熱的感覺。現在到職場很有福氣與學長在同一間醫院服務,目前還 一起讀研究所,有機會要好好回報他。

◎慈濟教育 發掘潛能

另一位分享者,慈濟大學醫技系助理教授林惠茹,是第二屆慈濟大學醫技系畢業,留在母校原科系服務,只是角色轉換,學生變成老師。林惠茹感恩有這個機緣,分享在慈濟接受教育 的美好點滴。

惠茹記得剛開學的時候,校長就講慈濟是一個小而美的學校,那時候只有四個系,每個系兩個班,與學長學姊相處都非常融洽;人少的時候機會特別多,所以當過社團的副社長、文 宣、活動,也加入系女籃。在慈濟大學最難忘的就是十公里路跑,返回精舍的活動,居然跑出了女生組第一名。

體育中心的黃森芳老師見狀鼓勵她:「妳看起來這麼會跑,慈濟大專盃的比賽就派妳去吧!」林惠茹不疑有他,因為人少就自己來,還真的跑出了一些獎項,畢業上臺領的獎居然是體 育獎;從小到大都沒有領過這個獎,居然在大學的時候領到,她體悟到可以發掘人生不同的潛力,慈濟大學才有這個機會。

林惠茹畢業後有機緣在慈濟工作,很感恩方菊雄校長給她進修的機會,也很感恩研究所的老師,不管是課業上還是生活上,都給她一些鼓勵。剛入學時,惠茹家庭經濟狀況不太好,那 時候慈濟有公費生名額,念書的時候有在職進修的機會,研究所的時候很感恩老師還帶她出國,那麼窮困還能出國!那時候老師帶她參加過兩次國際研討會,對林惠茹來講是很難得的 經驗,後來還到瑞士進行七個月的研究交流,慈濟給了她很多不同的機會,好神奇!

林惠茹的體會,慈濟大學真是小而美,小到讓學生有各種的可能性,可以發揮自我潛能的機會;師生之情很美,人際互動很美,受到這樣教育的學生們也開始人美心更美,她祝福慈濟 教育志業體生日快樂,在培育人才的路上,繼續堅持綻放美善的芬芳。

陳紹明副總執行長歡喜結尾,感恩與歡喜迎接二十五年得來不易的成果,慈濟教育有不一樣的專業與品德,生命、生活、品德、環保、理想……培養出不同的人文品格,感激永留心 裡!

四校合一校慶多元豐富的活動即將登場,今天的記者會為活動起跑暖身,慈濟教育成果豐收讓全球看到亮麗的成績單。活動背後的工作團隊,志工結合志業體同仁,陪伴學生成長的慈 懿會志工及學生,個個遵循上人的教誨合和互協,將教育成果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讓貴賓感受榮獲國際NGO的慈濟佛教,用生活化方式宣揚佛法。

圖左 : 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感言道,聯合校慶即將起跑,但也已跑了二十五年,從少年到青年,無盡的辛酸血淚,教育是奉獻也是豐收。[攝影者:蕭嘉明]
圖右 : 林碧玉副總執行長感觸良多,細數慈濟創校的艱辛,師資難尋的窘境;二十五年來,每次聽到護專的校歌,從中看到教育的真心。[攝影者:黃銘村]

圖左 : 校友代表以感恩心為師長奉茶,感恩師長的無悔付出。[攝影者:蕭嘉明]
圖右 : 慈濟大學醫技系助理教授林惠茹,是第二屆慈濟大學畢業,留在母校原科系服務,分享在慈濟接受教育的美好點滴。[攝影者:蕭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