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9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易地而處 改變自己

易地而處 改變自己

E-mail 列印
黃彥宇1996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家中有五位成員,爸爸、媽媽、哥哥、妹妹還有他。在彥宇兩、三歲的時候就和家人從鄉下搬到附近的小鎮上去。爸爸黃芳隆是在鄉下老家 種植棕櫚樹的小園主;媽媽王芳香則是在鄉下的幼兒園擔任教師,外公家和阿嬤家也都在鄉下,一家人每天都往返在鄉下與小鎮之間。

媽媽王芳香在幼兒園教書,主管要求她能去上課提升學歷。媽媽也是慈濟委員,希望彥宇可以來臺灣感受證嚴上人的慈悲,母子一起走慈濟的菩薩道。目前就讀慈濟技術學院科管系一 年級的黃彥宇,來到學校的這一年恰好又碰到慈濟技術學院25週年校慶。原本就參加人文室謝麗華主任的親善大使活動的他,很自然地就加入《無量義經》的演繹。

剛開始練《無量義經》手語的時候,是利用午休吃飯的時間,彥宇並沒有感受到壓力,只是照著行程規劃練習;後來到花蓮靜思堂開始彩排,剛彩排了一小部分,負責驗收的慈濟志工 忽然要改動作。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動,促使他加緊腳步記住新的動作,就在總驗收時,企劃總窗口慈悅師姑又投了個變化球,做了另一次變動,一改再改,他們要重新去記走位和動作。彥宇從彩排中 感受到,生活中要努力去適應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變化。誠如「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經典選讀」的老師所教的一樣,能夠存活下來的並不是最強大最厲害的,而是最能適應的。

這段經藏演繹的過程中,「文辭是一 眾生解異」這一句話對彥宇產生很大的影響。字面上的意思他的感受是,同樣的一句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想法。

彥宇覺得必須在處理和思考事情的時候,適時地站在別人的角度和立場,因為文化、家庭背景的不同,經歷過的事情也不一樣,處理事情的思維也會有差異。所以他覺得必須改變自 己,讓自己更有同理心,能夠換成別人角度來想理解事情。

異鄉的生活,也為彥宇帶來許多樂趣,因為不同文化背景,在中文的發音上有不同的音調。馬來西亞使用羅馬字母的漢語拼音,而臺灣是用注音符號,馬來西亞的拼音對發音的聲調比 較不明確,而臺灣同學的發音大多都很標準。所以在和臺灣同學溝通的時候,臺灣同學有時候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想表達什麼,好似在雞同鴨講,相當逗趣。

彥宇在外出求學後深刻感受到「出外靠朋友,資深帶新人」,來自大陸的大三學姊魏麗雯曾在雙十節,帶他們到臺北玩了三天兩夜,去見識臺灣最繁忙熱鬧的都市。

目前雖然才一年級,彥宇希望畢業後能夠回馬來西亞發展,用他在臺灣學到的回家鄉學以致用。如果因緣具足,他也會選擇到慈濟的志業體工作,把握機會勇於接受挑戰,培養自己宏 觀的見識。

圖左 : 黃彥宇出生於馬來西亞,媽媽是慈濟委員,希望彥宇可以來臺灣感受證嚴上人的慈悲,母子一起走慈濟的菩薩道。[攝影者:詹進德]
圖右 : 黃彥宇(右)希望畢業後能夠回馬來西亞發展,用他在臺灣學到的回家鄉學以致用。[攝影者:詹進德]
圖 : 彥宇從彩排中感受到,生活中要努力去適應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變化。[攝影者:詹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