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綻放芬芳的新芽

綻放芬芳的新芽

E-mail 列印
11月28日當天早上七點未到,花蓮慈濟靜思堂前的走道,人群就開始湧現了。這天是花蓮區慈濟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除了慈濟志工和職工們忙著為受獎者、家長、貴賓辦理報 到、引道進場之外,還多了許多穿著慈濟志工背心的年青身影在服務大家。

他們是青年志工,也是新芽獎學金得獎人。六十一位青年志工中,有國小、國中、高中和大專學生,他們參與頒獎活動中的演繹,也有當隊輔舉牌、發鞋袋、唱歡迎歌來歡迎大家的。

◎青年志工因緣

從去年(2014)的新芽頒獎和年終歲末發放圍爐,這些青年志工就參與服務了。他們在靜思精舍發放時幫忙物資打包,在圍爐時協助清洗蔬果、排桌椅,或扶持陪伴行動不便的長 者們,他們都很歡喜認真在學習付出。

緣於七、八年前,慈濟邀約關懷個案的孩子參加每年的暑期人文營隊,在營隊中,讓孩子學習慈濟人文和靜思語好話等等,啟發孩子心中良善的種子。

因此,在慈濟人長期訪視關懷個案中,發現許多家庭都能勇於面對困境,尤其許多在逆境中成長的優秀學子,很值得去表揚與鼓勵。教育是淨化人心、導正社會的利器,也是協助弱勢 家庭脫離貧困的跳板。在用心陪伴、用愛關懷的理念下,2014年成立了青年志工隊,讓他們學習當一位能付出良能的人。

◎歡喜學習成長

今年的頒獎典禮上,有青年志工許盈雪的成長故事短劇演出。她從小家裡貧窮,每每向母親開口要錢購買文具時,母親都說沒錢,要她向同學借用文具。後來老師鼓勵她:「好好讀 書,就可以拿獎學金。」因此她努力讀書,從小學四年級領到人生第一個獎學金二千元開始,到現在大學四年級,獎學金從未中斷過。

許盈雪上臺見證分享時說:「我得到慈濟給我很多的愛,在手心向上時,我也可以當志工做一位手心向下的人,真的很開心。」

「在異鄉遊子的睡夢中,看見世上最美的笑容,深深的皺紋是愛的痕跡,溫暖的手心撫摸著受傷的我……」〈最美的笑容〉歌聲揚起,許盈雪和其他二十一位青年志工上臺演繹,詮釋 為人子女要對父母孝順報恩的道理。他們只有三次的集訓練習,但演出時一舉手一投足,動作柔美又整齊,感動了全場的人。

讀東華大學的青年志工黃容瑄同學感動地說:「很高興來參加這次的活動,感受到滿滿的愛與溫暖,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話是:『窮要讓人看得起,要努力往上爬。』」

連續幾年都來領獎的唐家姊弟,今年有五位來當青年志工,其中連續第五年領獎的唐政弘和弟弟陳忠佑都表示:「我們穿上這件志工背心,慈濟精神放在心裡學習當慈濟人。未來或許 有艱難的考驗在前面,但我們會勇敢的走下去。」

◎窮是一股動力

在頒獎典禮結束後的青年志工感恩會上,常住師父為大家頒發「志工服務時數」及送靜思語筆記結緣品。承擔陪伴關懷青年志工的慈濟志工徐宗正說明,靜思語筆記本內有靜思好話, 希望同學多多翻看,學習口說好話。

慈濟志工方金香也以自身的故事,勉勵青年志工勤奮向學。她說小時候家裡貧窮無法升學,國中畢業後就到花蓮女中擔任工友;但人窮志不窮,後來半工半讀完成花蓮高商夜間部學 業,畢業後考上公務員。但她不以此為滿足,仍繼續讀空中商專、空中大學和東華大學研究所,完成了人生的夢想,最後她也從學校的會計主任退休,成為全職的慈濟志工。

有一天,方金香在花蓮靜思堂導覽時,發現一張早期的慈善海報相片,有母親與弟弟年幼的身影,才知道小時候也接受過慈濟的濟助。所以方金香鼓勵大家可以像她一樣,只要努力讀 書,有一天一定會走出困境,走出一條平坦開闊的人生路。

最後,德宇師父勉勵大家:「貧窮是一股動力,可以激發大家向上的力量,未來的路會越挫越勇,最後一定能平步青雲。大家從手心向上變手心向下,社會會更祥和。」

圖左 : 在頒獎典禮結束後,青年志工和常住師父們合影留念。[攝影者:徐政裕]
圖右 : 新芽頒獎典禮結束,青年志工列隊熱情歡送大家。[攝影者:徐政裕]

圖左 : 二十二位青年志工,以柔美又整齊的手語演繹〈最美的笑容〉,感動了全場的人。[攝影者:徐政裕]
圖右 : 穿著慈濟志工背心的青年志工,自己是新芽獎學金得獎人,也當隊輔服務其他的新芽得獎人。[攝影者:王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