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接引父母 行大孝

接引父母 行大孝

E-mail 列印
李俞慧的父母親因為考量四個小孩的教育問題,1988年全家移民至紐西蘭。李俞慧與慈濟的因緣,來自於承擔香積志工的媽媽李鄭桃,因此李俞慧於2011年受證,法號慈驛。 今年,她是陪同雙親回臺灣受證慈誠和委員,李俞慧覺得能接引父母進入慈濟,才是大孝。

李俞慧與慈濟的因緣,來自於母親承擔香積志工,讓她有機會認識慈濟,加入志工行列,回花蓮尋根。在看到證嚴上人那剎那,眼淚不自主地一直流,終於找到心靈的導師,讓尋尋覓 覓生活重心多時的俞慧找到依歸。

身處異鄉的李俞慧,感受到中文很重要,因此在紐西蘭用心投入中文靜思語的教學。她覺得老師的責任就是在導正小孩的行為,讓他們發揮潛力。雖然小朋友的中文不好,但觀看經典 演繹時,卻都看得懂,所以俞慧覺得教育是不分國界的,小朋友的純真是天性,也是深不可測的。李俞慧認為靜思語很好用,連家長都會受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也因之而改善。

俞慧的父親李榮二靦腆地表示,自己不太會說話,剛開始做環保會覺得很不好意思,但慢慢就習慣了。當初是幫忙兒子拆解一些因故障而被棄置的電器,如果能修復就繼續使用,如不 行,分解後價格也可以賣得比較好,就這樣開始了志工之路。現在,每周六都會到當地的分會做環保,平日就在家裡做。李榮二覺得做資源回收讓他很歡喜,也為愛地球盡一份心力。

「我沒做什麼啦!這樣被訪問,真不好意思。」笑容滿面的李鄭桃客氣地說著。俞慧的母親李鄭桃與慈濟的因緣結得很早,花蓮慈濟醫院興建之初,曾經與想她募款的志工和幾位會員 合資捐過病床,但後來移民紐西蘭,為家庭和生活忙碌就中斷了。

小孩長大了,李鄭桃開始去鄰近的慈明寺做義工,直到慈濟在紐西蘭成立分會,慈濟志工邀約她,為開幕典禮做餐點,就這樣與慈濟又接續了前緣。

李鄭桃回想起剛到紐西蘭時,人生地不熟,又不會講英文,真的很辛苦,為了一日三餐而忙。在茹素之後,因為食材取得不便,一些豆製品和素料就由自己來做,因此練就了一手好廚 藝。之後,凡是有大型活動,李鄭桃都會去幫忙做香積,平日也都在環保站溫暖志工的胃。

「六十歲以前做家事,六十歲以後自己。」受到女兒的鼓勵,李鄭桃覺得人老、不識字並不是問題,下決心要培訓、受證,要跟上師父這艘法船。雖然當地華人少,募款較難,她也會 努力克服。

圖左 : 「六十歲以前做家事,六十歲以後自己。」李俞慧的母親李鄭桃覺得人老、不識字並不是問題。 [攝影者:梁宥崧 ]
圖右 : 李俞慧的父親李榮二,剛開始做環保會覺得很不好意思,但慢慢就習慣了。[攝影者:梁宥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