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勇敢改變 圓滿心願

勇敢改變 圓滿心願

E-mail 列印
來自馬來西亞雪隆的黃琇楓,由去年(2014)受證的先生黃境維,今年陪伴著她回到臺灣來受證。為什麼沒有與先生同時受證,她表示,自己的個性隨和,不喜歡有壓力,因為要 照顧家庭,心還不能完全放下;另一方面她認為自己付出還不夠,等到時間允許再全心投入。黃境維不斷鼓勵她,家庭、志工付出可以相輔相成,今年,琇楓終於來臺灣接受上人的祝 福與授證。

上人在為學員授證時慈示,受證是開始起步,之後要勇於承擔。琇楓夫妻倆因孩子參加親子班而接觸慈濟,因此在親子成長班投入頗多,且已承擔副協力組長。受證了,她思考如何讓 自己更能承擔,和境維一起用心耕耘在教育功能。

「境維很聰明,但四個孩子都不喜歡讀書;他常感慨『我怎麼會有一群不上進的孩子?』」於是琇楓想盡辦法,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後來聽朋友提到慈濟有親子班,慈少班。兩人 為了孩子進入慈濟會所。

一個孩子參加親子成長班,一個參加慈少班,夫妻倆陪孩子上課的同時也努力學習,琇楓明白了「改變別人之前,要先改變自己。」要孩子改變不是件容易的事,她反思先前採取嚴厲 的管教方式,如今改以傾聽陪伴,學習啟發孩子不同潛能。慈濟的教育不只是教育孩子,家長也是受益匪淺。例如透過課程宣導素食,孩子們知道慈悲護生的意義,對動物更有愛心; 琇楓葷食習慣改成了素食,她說:「沒有特別的教導,孩子就接受了。」

課堂上,聽了口足畫家謝坤山的故事,夫妻倆改以鼓勵的方式陪伴孩子,她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本性,書讀得不好沒關係,只要能發揮其它方面的才華就好。」孩子受惠於慈濟 的教育理念,因此黃境維帶著回饋的心,用心在教育功能組,每天看著先生全心全力準備資料,琇楓默默跟進。他們的第三個孩子,總是孤立自己悶悶不樂,琇楓極為內疚,自責疏忽 了老三,在陪伴上親子班後,孩子有了一點點的改變。

「改變別人之前,要先改變自己。」以前的琇楓冷漠不喜與人互動,現在懂得關心別人,話題也多了起來,人緣好多了,與人溝通也更融洽。受證才是剛起步,甚麼事都必須去瞭解, 雖然承擔協力組長會比較吃力,但是她願意嘗試,已做好準備,一心一志精進不懈朝正確方向前行,要更勇敢的挑起使命。

圖左 : 慈濟的教育不只是教育孩子,家長也是受益匪淺。黃境維(右)、黃琇楓兩夫妻平時用心在教育功能組。[攝影者:孫保源 ]
圖右 : 黃琇楓(左一)已做好的準備,一心一志精進不懈朝正確方向前行,要更勇敢的挑起使命。[攝影者:陳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