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守護生命的磐石

守護生命的磐石

E-mail 列印
花蓮慈濟醫院的李毅醫師,在「醫療人文」的課程中,用一張世界地圖開場,問學員「大家看的到臺灣嗎?」他表示,也許在世界地圖上找不到臺灣,但是慈濟四大志業,卻是以臺灣 東部的花蓮為起點,將慈濟精神與人文散播至全世界。

這是「2016年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雖還未正式開營,為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慈濟的醫療志業,而於3月25日晚上,以「守護生命的磐石」為題,針對來自臺灣各地的一百 五十九位實業家,解說慈濟的醫療人文。

李毅醫師繼續問:「大家知道臺灣的人口有多少?」「花東地區有多少人口?」他進一步說明,「辦醫療成本高、專業且涉及人的生命健康,很容易有糾紛」,花東地區人口不到五十 萬,成立醫學中心更形困難,但為了守護這五十萬人的健康與生命,成就了第一個在臺灣成立醫療中心的佛教團體。

◎刀鋒與大愛的接力

慈善與醫療的結合,樹立了醫療人文的典範。李醫師藉由影片,分享了幾個慈善與醫療接力的特殊個案。慈濟志工在2013年,發現了身體彎曲二百度的楊曉東──僵直性脊椎病變 患者,為了改善脊椎兩百度彎曲,醫療團隊的盡心努力,經過多次的手術後,讓楊曉東能挺立行走,也改變了他的一生。

同樣來自福建廈門的陳團治,罹患極重度先天性雙膝反曲。經由廈門慈善總會與慈濟廈門分會志工的跨海接力,由花蓮慈濟醫院名譽院長陳英和所帶領的醫師、以及復健、護理與志工 所組成的醫療團隊共同努力下,前後十個多月,經歷七次手術,終於反轉陳團治原本「L 型」的雙腳。

陳團治的案例治療難度極高,但考量她長遠的未來,基於尊重生命的人本醫療精神,讓團隊從最初猶豫的態度,到堅定毅力的提升醫療技術,讓她圓滿了「腳踏實地的夢想」。

楊曉東和陳團治的故事,只是其中的個案,見證著臺灣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讓有很多感恩的故事,都在這裡發生……

◎慈濟醫療展人文

課程中,許多學員認真的做著筆記。來自高雄的王愉晴,是第一次參加營隊,在社區參與見習,她因為參與慈濟在企業帶動的讀書會,而接觸慈濟。在參加了讀書會之後,發現慈濟和 原來想像的不一樣,為了想進一步了解慈濟,所以報名參與營隊。聽了李醫師的分享,她很佩服大醫王們對於罕見個案的專業、不放棄、無私大愛的精神,未來也將投入醫療志工的行 列。

捐髓者、受髓者、骨捐關懷小組、人醫會環環相扣,串聯出無數動人的捐髓故事,當影片中捐髓者與受髓者相見歡的溫馨晝面,坐在臺下的學員韋秀鳳,看了頻頻拭淚。她表示自已也 是花蓮人,從下火車開始就感受到慈濟人的熱情,家人也曾受到慈濟醫院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慈濟的人文讓她感受特別深刻。

接著影片播出菲律賓「大愛與感恩」連體嬰的分割的案例,手術成功順利,没有任何後遺症。這個案例說明了宗教和種族的融和,大愛無國界,不分種族,都是為了尊重生命,現場響 起了一片掌聲。

臺灣是充滿愛的地方,有很多感恩的故事都在這裡發生。李醫師用幽默風趣的肢體語言,分享溫馨的醫病關係,體現「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的精神。實業家們經過這一堂課的薰陶, 相信對醫療人文會有更深的體悟,也期許共同成就「守護健康、守護生命、守護愛」的目標。

圖左 : 學員韋秀鳳對骨髓捐贈特別感動,因為朋友中有人得了血癌,也有在慈濟骨髓庫中配對到,因此覺得這是一項很偉大的工程。[攝影者:洪肇懇]
圖右 : 學員王愉晴分享上課心得,為了瞭解慈濟而深入慈濟的她,今天特別感動。她發現大愛的精神,了解無私的奉獻,決心加入見習培訓,深入經藏並且奉獻一己之力。[攝影者:洪肇懇]

圖左 : 學員王愉晴(右二)專注地聽取課程,尤其對骨髓幹細胞捐贈特別感動,了解慈濟無私的奉獻精神。[攝影者:洪肇懇]
圖右 : 看完骨髓捐贈的相見歡影片,參與「2016年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的學員們,莫不感動得淚流滿面,頻頻拭淚。[攝影者:洪肇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