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靜思精舍 說法五十慈濟情

靜思精舍 說法五十慈濟情

E-mail 列印
灰濛的天空,偶而灑下小雨滴,田間剛種下的菜苗得到雨水滋潤,顯得生機蓬勃。一群白鷺鷥飛過天際,大清早忙碌起來,中央山脈下的靜思精舍,樸實建築在綠樹間,顯得恬靜自 然。

◎靜思精舍 一草一木處處說法

在早上第一堂課程結束之後,實業家學員們,便從花蓮靜思堂出發,整隊坐著遊覽車,回到了大家嚮往已久的心靈故鄉──靜思精舍。

在車上隊輔細心地叮嚀,靜思精舍是師父們修行道場,在言行舉止都需謹言慎行思。所以,學員們在巡禮的過程,都恪守隊輔的叮嚀,安靜地聆聽精舍師父介紹,把精舍環境中的一磚 一瓦、一草一木之典故,全都牢記於心。

3月27日早上,「2016年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的四百多位學員,帶著雀躍的心情,依序走入景仰已久的靜思精舍。精舍師父在門口歡迎大家,並帶領大家走在「朝山步道」 上,沿路解說靜思精舍是慈濟人用自己的力量所建造的家,是靜思法脈的起源,是全球慈濟人的心靈故鄉,慈濟宗門也從此開啟。

在大堂前方不遠處的朝山步道,有個臺灣形狀的小水池;小水池的左前方的樹下,有個石雕小沙彌,像臥佛姿態躺在木魚上,歡喜地睡著肩膀上及腳下均有一隻小老鼠。德昕師父以雕 像深入簡出將法蘊藏在談話之間。

精舍師父溫柔地問學員為什麼小沙彌會讓一見就歡喜,因為他心中有愛,所以「人見人愛」。學員們跟著師父同聲地說,德昕師父說不要跟他學習,因為他還沒睡醒;此話一說學員們 都會心的笑呵呵!

德昕師父又介紹,佛殿的屋頂的瓦是水泥砌成,再用手工雕成一片片的瓦片,原因是颱風緣故,所以大殿上屋瓦也是如此,但是由慈誠師兄們利用休假時間過來手工雕,在上一層油漆 而成,上人因此將這片屋瓦稱為「慈誠瓦」。

德本師父表示,精舍建築物的色調會有些不協調,是因工程建設都是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慢慢建造起來的,而空間的利用也都是善用、不浪費。證嚴上人要求精舍師父,自己要用的 須自己出力,也不要弟子用金錢來護持,而是用心、用力護持。像回精舍做香積、福田等,他會更高興。

平日在為事業忙碌的實業家們,多數人是第一次來參訪,看到精舍師父們在菜園、蠟燭間或各個角落裡,殷勤工作為眾生付出,既感動又佩服。德安師父帶引領著學員參訪精舍師父目 前自力更生的一部分──製作蠟燭。從早年精舍的生活點滴以及上人如何教導的弟子,「發放的物資要經過細心的整理打包,表達對感恩戶的尊重」。

德安師父說,要學習上人愛護天地萬物,也用自己照顧母親的例子,勸大家要行孝行善。來自高雄小港區的蔡志瓏表示,他佩服德安師父能用心的照顧她的母親。他說:「我不要把父 母親放在養老院,我要和家人一起照顧他們。」

◎心靈見證 點點滴滴匯入心海

來自馬來西亞的學員呂志堅,看著精舍師父安裝手工蠟燭底座的鐵片,好奇地走向前,也動手拿起蠟燭跟著師父做。呂志堅說:「看似簡單的動作,卻一點也不容易,底座鐵片要插的 精準,真的要很專注用心,真的不容易。」

學員洪有義,來自馬來西亞的吉島,從事貿易實業生意,來到精舍感到很舒服,整個人都很放鬆,他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實業家生活營隊,這兩天營隊課程讓他感悟很深,每一堂課 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尤其是「愛的付出」這句話,給自己很大的能量,回馬來西亞後,會分享給公司的朋友聽,更希望能帶動更多企業家回來。

馬來西亞陳美鳳學員,在她心中已期待三年之久。當她滿懷歡喜回到花蓮心靈故鄉,卻怎麼也沒有想到,臺灣的天氣忽然下降,溫差的變化讓她無法適應,血壓升高而暈倒。臺灣的志 工將她緊急送至慈濟醫院,直到26日晚上才從臺北來到花蓮。

雖然前兩天的課程不曾參與,今日陳美鳳卻如願回到了她思思念念、想了三年的心靈故鄉,也能見到上人一面。心理無比的激動與歡喜,所以當德昕師父在介紹精舍的環境時,她特別 的認真專注的聆聽。原本臺北的志工還希望她多住院幾日,但她堅持來花蓮。她含淚地說:「我好了,我一定要來看上人。」

大陸廣東王垂豐,他來此之前當了七年的志工,吃素一年多學佛三年。在去年參加愛灑的因緣,接觸慈濟,他說:「我才了解是真正大愛的精神,很感動,決定要當一位真正的慈濟 人。」

加入慈濟後,王垂豐更是精進薰法香,並且身體力行,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清晨,也阻擋不了他的熱情,甚至在薰法之前,先去撿一些垃圾。「去親自感受一下,真的很開心,因為心念 跟我們發願是一樣,就會感受到快樂,很開心!」

來自高雄大寮區的林宗諒,第一次來靜思精舍,專注的聽著德安師父解說慈濟的點點滴滴,一有空檔就拿著手機拍攝各個角落。「以前聽信媒體報導,對慈濟及上人有很大的誤解,我 深深的感覺慚愧及懺悔!」他眼神低垂、語帶哽咽地說。

在精舍巡禮的過程中,上人致贈結緣品──慈濟五十周年胸章。上人期許大家要珍惜,因為五十年才有這份殊勝的因緣。而這份的慈濟因緣,也將會像春天的燕子一般,懷抱著滿滿的 感動,飛回每個人的家庭和社區之中……

圖左 : 馬來西亞學員呂志堅(中),隨手拿起一顆蠟燭,跟著師父一起動手做,將鐵片插入底座。他說:「看似簡單的動作,卻一點也不容易,需要很專注用心才能做得好,真的不容易。」[攝影者:陳吉龍]
圖右 : 德昕師父溫柔地問學員,為什麼小沙彌會讓一見就歡喜,因為他心中有愛,所以「人見人愛」,學員們跟著師父同聲地說。[攝影者:陳吉龍]

圖左 : 馬來西亞陳美鳳(前排中)期待了三年,終於回到心靈故鄉。但因台灣這幾天天氣劇降,讓身體無法適應而住院。但她還是保握時間參與,認真專注的聆聽德昕師父解說。[攝影者:陳吉龍]
圖右 : 回到心靈故鄉,實業家學員們在巡禮的過程,都安靜地聆聽精舍師父介紹,把精舍環境中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之典故,全都牢記於心。[攝影者:周幸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