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物聯網 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

物聯網 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

E-mail 列印
試想,有了新世代的智慧生活、智慧建築、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照護,的「物聯網」整體基礎建設,現代人的生活會是怎麼樣的畫面?

早上起床離開被窩,燈會自動打開,也會依環保節能方式空調舒適溫度;進入化妝室, 化妝鏡已顯示今天的氣溫、交通狀況、重要新聞及個人行事曆,甚至以語音告知。冰箱還會將食物訊息送入手機,提醒忙碌的職業婦女記得添購蔬菜、水果。出門時,街道上的感測器,會即時通知哪裡有停車位;大眾運輸工具,提供便捷訂票服務等等。

◎無處不在

比爾蓋茲早在1995年提出「物物互聯」、「智慧家庭」的想法;2005年訊息世界峰會上,國際電信聯盟發布了『物聯網』時代的來臨;只要在網路下載相關App,就可以達到互動的效果。法國巴黎的車流網服務,個人消費成本費用降90%以上,政府也可解決交通壅賽、碳排放的問題。

「物聯網是什麼?」「物聯網訊息的發送者是誰?」趙雲科技副總經理楊贊弘(慈濟大學分遺所慈誠爸爸),一連串的問題,問得觀眾一臉迷惑,他指著手腕上的手圈說:不是別人,是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持或穿戴式電子設備和家電用品,透過網路將物物相連,再通過雲端資料庫做資訊分析,將重要建議或訊息,傳送給使用者或相關單位,進一步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這就是「物聯網」。

總之,物聯網的應用無處不在,食、衣、住、行、育、樂、醫療保健、金融。楊贊弘爸爸進一步說明:物聯網技術,在慈濟布展的應用也是淋漓盡致,互動式靜思語抽籤、影音環形劇場、願行互動區、腳踏車發電……

聽了楊讚弘爸爸的精闢解說,有位老師建議:「希望能常常聽到這樣的課程,讓學校師生的眼界更為寬廣。」楊讚弘爸爸欣然允諾:「只要有機會,很願意和大家分享;其實,在座就有一位專家喔!在張老師前分享,我很有壓力呢!」醫學資訊系張顯洋老師謙虛地說:「長久在學校,看的天空比較小,有時也該看看業界的運用,物聯網是非常方便的科技,帶來生活中很多的方便。」

張顯洋老師,在美國任職工程師時,有位留學生發生車禍,慈濟人用心陪伴照顧,他被感動而加入慈;回臺灣後即進入慈濟基金會服務,協助建立資訊處,慈濟醫學中心資訊室也在他任職時成立的,相關網路基礎工程完成後,就交給年輕人運用,創造很多的服務的機會。他說:「我和楊贊弘爸爸,可說是臺灣第一代資訊管理人員,網路科技要有很多具有創意的年輕人,才有辦法提供更好的服務。」

◎科技來自人性

對「物聯網」充滿好奇的,不僅僅是同學,還有不少的老師、慈懿會爸媽。慈大英語教學中心曾敬惠老師,服務於花蓮衛服部的簡金城醫師,夫妻倆對此講題甚感興趣,早早就來到慈懿咖啡館。曾敬惠老師常聽女兒提起物聯網,想來聽聽增加概念,也藉此機會認識科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簡金城醫師笑言:「對物聯網的認知最多的是網路購物,最密切的是生活用品;而且網路購物,手腳要快,慢了可能就買不到了。」

護理系四年級的朱汶欣、張哲銘、楊宜潔相約而來,在聽楊贊弘爸爸分享之前,朱汶欣對物聯網的認識僅止於網路購物,或是運用視訊開會等功能,聽完了這堂講座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哇!當然是有改觀啊!原來物聯網可以運用在很多地方;尤其影片中,小小的一個trackr bravo 失物追蹤器,就具有尋找的功能,真的是好酷喔!」

「物聯網,真的讓人非常方便,而且它是以人為中心思考而發明。」未來護理師的心思,特別關注在能幫助病患、長者的醫療科技,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已深植人心,物聯網對於人的健康管理,也能發揮守護的功能;調整生活作息、注意健康管理、就可以減輕疾病的發生。汶欣說:「把一個美美的小吊飾,別在長者身上,若是走失了,很快就能找到他們,真的很不錯。」

張哲銘同學來講座之前,不覺得物聯網有什麼特別;聽完後才發覺:「平常生活中,早已在物聯網了。」生活愈來愈方便是好事,但他想到的是另一個議題:「如果有一天沒有了網路,人的能力是否會下降,也是令人不免要去思考。」雖說科技來自於人性,智慧產品也是因人類需求而發明;科技愈發達,讓人愈方便,哲銘還是提醒自己:「絕對不能忘記人最初的能力。」

◎以人文本 築夢踏實

楊宜潔同學,剛開始也覺得沒什麼不一樣,但在看到影片呈現物聯網相關的影響之後,愈發有興趣。「生活中覺得方便就使用的科技,卻沒有想過能激發很多其他的聯想。」宜潔之前讀過健康白皮書,內容就是推廣醫療科技化,提供很多相關科技讓人們使用。當時,她很好奇醫療要如何科技化?聽楊贊弘爸爸的講座,之後她會深入瞭解。

宜潔不諱言,自己的健忘,剛剛影片中所提到的trackr bravo 失物追蹤器,她如獲至寶:「我要買好幾個,背包、手機、小包包上都放一個,就不怕找不著東西了。」物聯網一定會改變生活的便利性,但她也憂心:「如果除去科技之後,還剩下什麼,是值得去探討的議題。」

物聯網幾乎無所不能,人文處田淑琴不禁好奇:「每一種發明,都是針對消費者的貼心服務,智慧的居家方式,需要透過電腦來控制,請問人的定位在哪裡?」楊贊弘爸爸引用微軟臺灣區營運長康容的話:「物聯網要以人的需求為中心,才有機會成功;在物聯網上,唯一的限制是想像力。」因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也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思考。

最後,楊贊弘爸爸以馬斯克的成功祕訣,鼓勵同學們:努力工作、和頂尖人才共事、不盲目追隨潮流、趁年輕冒險築夢;築夢才能踏實。

圖左 :人文處劉議鍾(左),協助參加慈懿咖啡館講座的來賓簽到。[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楊贊弘爸爸強調:物聯網要以人的需求為中心,才有機會成功;在物聯網上,唯一的限制是想像力。[攝影者:張進和]

圖左 :慈大英語教學中心曾敬惠老師,服務於花蓮衛服部的簡金城醫師,夫妻倆常聽女兒提起物聯網,想來聽聽增加概念,也藉此機會認識科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護理系四年級的張哲銘(左一)、楊宜潔(左二)、朱汶欣(右二)相約而來,希望更了解物聯網。[攝影者:張進和]

圖左 :人文處田淑琴好奇:「每一種發明,都是針對消費者的貼心服務,智慧的居家方式,需要透過電腦來控制,請問人的定位在哪裡?」[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醫學資訊系張顯洋老師謙虛地說:「長久在學校,看的天空比較小,有時也該看看業界的運用,物聯網是非常方便的科技,帶來生活中很多的方便。」[攝影者:張進和]
圖左 :張顯洋老師和楊贊弘爸爸,可說是臺灣第一代資訊管理人員:「網路科技要有很多具有創意的年輕人,才有辦法提供更好的服務。」[攝影者:張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