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苗栗 救將在苗栗 實境體驗防救災

救將在苗栗 實境體驗防救災

E-mail 列印
「我一個願望,期盼未來參加國際賑災志工,貢獻所長,嘉惠災民。」學員陳柏宏是西式料理廚師,在澳洲工作八年了。他的興趣是煮菜,因此選擇比較有挑戰性的營隊。

「2020年救將!防救災體驗營」,於8月7至8 月9日三天兩夜在臺中靜思堂、苗栗聯絡處兩地舉行。8日中午,七十位學員抵達苗栗聯絡處,繼續進行第二現場靜態及實務操作課程。透過環境模擬及各種救災科技設備,以及防救災實務操作,凝聚網路世代對災害的認知。

不同往年,今年戶外體驗營場地設置米食教室前、舊籃球場旁,還有綠意盎然的時光隧道。各功能組實地模擬災害情境,引領如何自救及救人,學員平均年齡二十二歲。

◎安管資通 指揮中心

炙熱午後,進行六大功能說明及實境體驗,學員來到「安管資通組」,宗教處文教推展組同仁莊琬婷說明,安管資通組就像一個人的大腦,是協調指揮中心,必須掌握現場實況。苗栗園區腹地廣大,可以讓同學實境體驗,模擬當災難發生,各方面的需求來的時候,要怎樣動員內部後勤,完成救災的任務。

負責實境體驗策畫的宗教處文教推展組同仁吳尚儒覺得救災經驗的傳承很重要,營隊招收年輕人,除了認識防救災知識之外,更透過模擬實境體驗,實際操作救災慈悲科技設備,學習在過程中相互合作溝通;更重要的是如何延續這樣的知識和能力在生活中,希望這一群年輕人能夠加入慈濟,傳承慈悲科技的精神。

「安管呼叫住屋,住屋聽到請回答。」學員黃子恩手拿對講機,呼叫住屋組。他是安管資通組組長,負責整個團隊的指揮調度,以及與各組別的窗口聯絡。也協助組員執行一些工作,像布置會場的布條,或電腦輸入等相關作業。

◎救災工作車 學員最愛

「物管運輸組分行政窗口、接單人員、運輸人員,每個人各司其職責,也要隨時補位、協助團隊。」宗教處高專柳宗言透過簡報為學員詳細解說,接著分析物管運輸組的工作重點,管理及運送各功能組所需的物資;在繁瑣中簡化所有物資進出流向、進出登記,盤點工作等。

「ATV是全地形多功能救災工作車,是一種機動性的沙灘車,吃喝補給都需要它。」急難救助隊吳海旺特地教導學員如何駕駛ATV。他強調開這輛車「安全」最重要,安全第一,還有上車一定要戴安全帽是默契。

「注意,ATV駕駛準備,方向盤左轉到底,方向盤右轉到底,方向盤請回正,打開電門,發動引擎,打入前進檔。」擔任運輸人員的學員在志工引導下,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學習操作救災工作車。

學員吳曜竹選擇物管運輸組,因為想開救災工作車,靦腆地說:「一開始練習駕駛救災工作車,不知道要怎麼前進,慢慢就駕輕就熟,可以順利地上路。當接到第一個任務時很興奮,把物資送上車子,然後開車出發。當物資送達時,滿有成就感。」

「物管組的工作很繁瑣,陸續接到各單位的需求單,接單人要核對物資數量。組長思緒要很清楚,彙整各功能組所需要領取的物資。」目前在臺灣體育大學修碩士的周昀翰是物理治療師,擔任物管運輸組組長,所以要了解組員的特性,知道如何協調、溝通,也要很清楚整個物資的進出。

「物管運輸組」是災區最強大的後援團隊,備有福慧床、帳篷、睡墊、水桶、毛毯、隔熱手套……如何分類管理,清點、打包、出入管理登錄,以及各項運輸工具調度與人力支援,考驗組員的智慧。

◎安身之處 住屋任務

慈發處災防組組長呂學正教導「住屋」的任務,還有居住空間的規畫,分為簡易屋和避難收容中心。聽完解說後,學員紛紛來到現場實際操作。

「螺絲拿過來,擺正再鎖,稍微搖一搖就進去了。」「注意安全,架屋樑要換人,輪流體驗一下。」此起彼落的聲音不絕於耳。學員拿起螺絲,爬上爬下鎖PP瓦楞板,大家分工合作,兩小時後,組合屋矗立在地面上。

就讀虎尾科技大學的廖浚頡說:「在網路上看見救將體驗營訊息,我就報名了。 」這一組女生比較多,比較高的地方,鎖螺絲由男學員負責,最感動的是志工引導大家做。簡易屋在賑災時,對災民幫助很大,可以讓他們有安身之處,這是暑假難得的體驗。

就讀交通大學的黃可妮,很高興在有限的名額下報名。炎熱太陽下忙著鎖螺絲,大家共同努力做一件事,她感覺很有意義。

「因為菲律賓發生海燕風災,因此請人援會住屋組研發組合屋給災民使用。後來,一直不斷改良,組合屋可隔熱、模組化、 運送便利。」來自臺中大甲的志工莊堯舜滴不盡涔涔汗水,依然滿面笑容地說。

呂學正教導學員住屋組合技巧,進一步解說,災難後,簡易屋讓災民快速獲得安全的環境,因此材質比帳篷隔熱效果更好。讓年輕人去體驗這麼好的設計,搭建完成,實際住下來,就會了解慈濟人在災害中用心的付出。

◎綠能照明 安全希望

「綠能組」實境各項設備操作之前,慈發處災防組同仁黃玉琪説明受災區綠能照明工作的任務。強調受災區通常缺水斷電,太陽能路燈就是要發揮良能,將陽光匯集成能量,夜晚綻放光明,帶給災民安全與希望。

他還指出在災區,太陽能路燈發電系统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是水力、風力發電所不及的,可以驅散黑夜來臨災民的恐懼與障礙。甚至維護治安,達到使災民安身、安心、安生的基本目標。

到了營隊現場,太陽能板、電池箱、LED燈具、工具零件包、燈桿與基座已整齊擺放在教育訓練場。在慈濟災防組志工指導下,開始組裝太陽能照明設備。學員有的將燈桿固定,有的把螺絲拴緊,有的遞板手拉電線,雖是揮汗如雨,也不畏溽暑,互相合作。

就讀成功大學機械系的劉永凱,對營隊課程非常喜歡。昨天(8/7),透過彭啟明博士的講解,認識各種災害。今天(8/8)再由專業團隊帶領實作,增進了很多知識與技能,發覺組裝綠能照明設備不困難,這次參與營隊活動,收穫豐碩。

畢業於慈濟大學的林思萱,認為參加救災體驗營是很難得的經驗。綠能的應用是時代的趨勢,她一直感到很有興趣,實際運用到救災,更是令人讚歎的科技研發。

◎剪輯影片 歷史記錄

「人文記錄」,宗教處文教推展組同仁賴郁文為學員講解人文記錄的要領,負責六大功能組的運作,內容掌握主軸、創意、尊重與人文呈現。大家分工、討論與觀察,要有溫馨故事、花絮採訪及影片記錄,完成後上傳臉書社團。

學員許之于第一次承擔人文記錄組,要去每一組採訪,了解他們在做什麼,採訪的內容剪輯影片,明天午餐播放給大家觀賞。

同樣人文紀錄組的學員楊宇倫就讀臺大歷史系,拿著手機到處拍照。他看見大家忙來忙去,太陽很大、天氣很熱,很辛苦卻是使命必達。另外開救災工作車的同學很酷,車子是打檔車,跟鄉下的運輸車不一樣,希望明天能把影片製作出來。

◎餐食水暖 美味佳餚

「餐食水暖組」賑災設備簡介,火箭爐、淨水器等。宗教處環保推展組同仁許桂榮為學員講解,如何使用火箭爐。先取出燃料棒,用打火機點火,最上層鋪上細小木材,就能直接燒水了。

「現在清洗所有碗盤,清洗所有的菜,再切菜。請各小組長分工,誰煮菜、誰煮飯,四菜一湯,沒問題吧!大家一起努力。」

夜幕低垂,學員拿著鍋碗瓢盤,鍋鏟聲鏗鏗鏘鏘,鍋子上煙霧四散,為大家煮晚餐,酷熱的天氣摻著汗水,也考驗大家的耐力。菜色有高麗菜加紅蘿蔔及木耳混合炒,馬鈴薯加玉米粒,芹菜炒豆干等佳餚,更精心熬煮素丸子湯,香氣四溢。在柔和月光下,吃著晚餐,別有一番風味。

學員陳柏宏是西式料理餐廚師,在澳洲工作八年了,因為新冠狀病毒暫時回臺灣,等疫情穩定了,還要回去。他的興趣是煮菜,因此選擇比較有挑戰性的營隊。負責餐食水暖組掌廚,他炒菜架勢,獲得現場很多人讚歎。一道又一道菜餚很快就呈現在長桌上,獨家風味,頗具巧思。

另外,他有一個願望,期盼未來參加國際賑災志工,貢獻良能,嘉惠災民。

另一隅,學員黃子容埋頭切豆干,她平時在家都會幫媽媽煮菜,但是來到營隊,跟這麼多人一起切菜,那種氛圍完全不一樣,雖然忙碌,但樂在其中。

◎慈悲科技 幫助災民

晚餐後,「慈悲科技設備導」由各功能組學員自行派代表,向鄰內夥伴們介紹自己組別所做的事與使用的慈悲科技設備。許桂榮為學員補充介紹行動廚房,一再改良各種設備,達到最符合災區需求。可以儲存一公噸的水,提供百人以上用餐,讓災民即時得到溫飽。

隨著腳步移動,踩著月色,學員們來到住屋組,呂學正為學員補充簡介簡易屋。臺灣冬天地震多,夏天颱風多,因此臨時住屋在災難發生時,讓災民有棲身的地方。這是改良第二版,組裝都是PP材質,耐熱、耐高溫,但是通風良好。

蟲鳴鳥叫聲中,綠能組到了,學員唐海田解說LED太陽能燈功能,隨時供應照明,包含移動式廁所旁都安裝太陽能燈,二十四小時運轉光能,實用又方便。學員問:「可以接USB嗎?」他仔細檢查周遭設備說:「好像沒看到。」引來一片清脆笑聲,為墨色的夜晚,憑添幾許的樂趣。

星空夜語時分,慈青學長黃漢欽細說六大功能的辛勞和遇到的困難,及學員挑戰的心情。他比喻綠能組,天色暗了,夥伴們共同架設太陽能燈,照亮大地,很有成就感。再來住屋組,哇!好多女生舉手報名,好像賽跑,又像百貨公司打折扣般地踴躍。

學員楊子霆深深體會,幫助別人是一件好事,這是在學校沒辦法獲得的常識,期望未來能加入慈濟志工行列。

來自金門的學員林伯亮分享,在這個營隊看見很多善知識,在金門很多活動看不見年輕人,所以我特地請假來參加。

時間流逝,夜已深沉,學員在大愛樓二樓帳篷區就寢,儼然救災實境,充實體力,迎接明天更精采的課程。

圖左 :學員劉永凱就讀成功大學機械系,母親是慈濟志工,他對營隊安排的課程非常喜歡。[攝影者:李文善]
圖右 :炙熱午後,學員們坐遊覽車抵達苗栗聯絡處。[攝影者:張海濤]

圖左 :安管資通組學員,不但要為各組準備對講機,還要架設wifi機,提供網路供各功能使用。[攝影者:張海濤]
圖右 :「我一個願望,期盼未來參加國際賑災志工,貢獻所長,嘉惠災民。」學員(左前)陳柏宏是西式料理廚師,在澳洲工作八年了。他的興趣是煮菜,因此選擇比較有挑戰性的營隊。[攝影者:張海濤]

圖左 :學員親自搭設簡易屋,快速、人力需求少 讓災民立即安身、安心、過生活。[攝影者:梁漢南]
圖右 :「綠能組」學員有的將燈桿固定,有的把螺絲拴緊,有的遞板手拉電線,雖是揮汗如雨,也不畏溽暑,互相合作。[攝影者:顏人鵬]

圖左 :宗教處環保推展組同仁許桂榮為學員介紹行動廚房,一再改良各種設備,達到最符合災區需求,可以儲存一公噸的水,提供百人以上用餐,讓災民即時得到溫飽。[攝影者:顏人鵬]
圖右 :宗教處環保推展組同仁許桂榮(中)介紹「淨水器」,水是人類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在災害現場,喝到乾淨的水不容易,「水暖組」承擔重大的責任。[攝影者:顏人鵬]
圖左 :慈悲科技設備導,蟲鳴鳥叫聲中,綠能組到了,學員唐海田(持麥克風者)解說LED太陽能燈功能。[攝影者:顏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