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苗栗 吉祥月祈福 灑播靜思善種子

吉祥月祈福 灑播靜思善種子

E-mail 列印
農曆七月究竟是「鬼月」,還是「吉祥月」?在佛教來說農曆七月是吉祥月,是佛的歡喜月、更是孝親月,也是眾生的感恩月。8月29日下午二點到晚上八點在苗栗聯絡處舉辦「七月吉祥月祈福會、靜思語三十年音樂會暨無痕 蔬食嘉年華」,邀請國寶級的唐美雲歌仔戲團演出「波斯匿王減胖記」,傳達茹素、齋戒、護眾生,提倡環保飲食生活好習慣,希望凝聚善念,人人有正念、正思維,培養慈悲心,了解真正的普度是齋戒護生。

◎一念心轉 茹素不難

在莊嚴的佛號聲中,慈濟志工虔誠一念心獻燈、獻花、獻果,引領會眾禮敬諸佛、清淨身心靈,祈願宇宙大覺者的福慧光明環繞世間,劃破人間黑暗。苗栗減災希望工程援建學校造橋國中林育伸校長和後龍國中熊儒卿退休校長等貴賓及慈濟志工、會眾,約一千一百多人齊聚一堂,虔誠一念為臺灣、為天下祈福。
「現在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正是佛陀預言的五濁惡世壞劫時期,有人在幸福的頂端突然就成了戰爭難民,也有人在極端氣候中變成氣候難民!我們能生在平安之地,又能聽聞正信的佛法,實在是非常殊勝。」司儀黃碧珍請大家珍惜聞佛法的因緣,合掌虔誠唱誦〈開經偈〉。

農曆七月在民間俗稱鬼月,有很多的禁忌,加上今年(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造成人心惶恐,證嚴上人不斷地提醒,大災難就是大哉教育的時刻,期望透過祈福會聆聽上人影音開示,可以用更正信的態度來面對。相信日日心中有善,日日都是吉祥、平安。

今年是慈濟環保三十年,特別安排小蔬童上臺分享茹素的經驗,帶動心靈環保。讓會眾深刻體悟大災難就是大哉教育的時刻,相信一念心轉素食不困難,誠摯邀請「大家一起來吃素。」

來自臺北中正紀念堂店靜思書軒的小志工王芷蓉上臺童言童語地說:「我好喜歡吃素,今年要升大班,是全班第一高,因為我吃素。」

新竹靜思書軒小志工崔舒晴是胎裡素寶寶,她分享吃素的好處:「學校星期二是素食日,但其他天都有肉,因為我跟師公發願要吃素,所以我夾菜配飯不吃肉。小動物也是有生命的,我們不應該那麼自私,因為自己的口欲傷害牠們。有些人說吃素不夠營養,其實我吃素身體很健康也很聰明,我的成績都保持全校前三名,我也很喜歡看書。師公上人,我的道心很堅定,長大以後我要隨著您的腳步,去幫助苦難人。」

◎靜思傳遞 善的種子

《靜思語》已出版三十年,發行二十二種語言,行銷了八百萬冊。三十年來無數的心靈因為一句靜思語受到啟發,轉變了生命的價值、找尋到生命的方向。祈福會透過故事分享、多元藝術呈現和跨領域的音樂會,傳達這分洗滌人心的智慧。會中特地邀請造橋國中林育伸校長和後龍國中熊儒卿退休校長分享靜思語,見證《靜思語》帶給全校師生的體悟與啟發。

「靜思語對學生幫助非常大,給同學們勇氣、智慧、善念。」林育伸校長很高興也很榮幸能來參加祈福會,跟大家一起同霑法喜。他分享學校運用靜思語推動品德教育的成果,「四年前感恩慈濟捐贈學校靜思語匾額,教室的角落、牆壁、走道上都看得到靜思語,發揮良好的境教作用,也美化學校的校園。」林育伸也感謝慈濟致贈老師跟同學們每人一本《靜思語》書籍,傳播智慧大愛。更感謝慈濟為學校設置「靜思閱讀書軒」,即將在下星期落成,讓同學們有很好溫書的空間,沉浸心靈。

林育伸強調:「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尊師重道,不是只有課業而已,為人處事的道理更重要。每一年教師節,學校會進行敬師奉茶典禮,非常感謝慈濟志工來協助完成這個盛大的活動。」在現場也分享靜思語帶來的省思,「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樂求人痛苦。」他用一個字「舒」跟大家說明,如何讓心靈舒服、舒暢,舒的左側是舍、右邊是予,捨得給予就舒服,助人為快樂之本,就是這個道理。

「感恩慈濟援建造橋國中校舍,因為有十方大眾的愛,讓學子有安全、舒適、美麗的校園。」林育伸希望學生有感恩心,將來有能力要付出來回饋這個世界。他感謝慈濟援建學校,今天代表全校師生,獻唱自己創作的一首歌曲〈築心雋永〉。

接著,後龍國中退休校長熊儒卿上臺分享:「剛才我們聆聽上人的開示,七月是吉祥月,日日是好日,今天就是很吉祥的日子。」熊儒卿8月1日退休,回顧在教育界三十八年的點點滴滴,覺得是上天最好的安排,讓他在後龍國中與上人結緣。回想2017年3月星期六那一天,慈濟志工來到後龍國中勘查校舍,心疼臺灣偏鄉學校的孩子居然在這種非常破舊的環境受教育,報告上人後經過好多次的評估,展開減災希望工程。

「這個因緣之路打開之後,慈濟志工持續到後龍國中互動,透過靜思語改變了校長、老師,也帶動學生的改變。」熊儒卿奉勸大家,要將老人視為寶,要孝順。

他打開記憶的窗訴說,記得在現在新教室的校長室旁邊掛著一幅靜思語「行善、行孝不能等」。每天走過去看到,就會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有離開工作舞臺的一天,在人世間有離開紅塵俗世的一天。如何讓這個善變成一個「大善」;這個孝變成一個「大孝」,內心要去理解,愼思、思辨、篤行。一樓保健室旁邊也掛著一句靜思語「身體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他感悟在有生之年要好好使用身體。

「去年武漢有一所中學到學校來參訪,感謝慈濟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們來學校,跟對岸的菁英學子一起教學相長,當天午餐茹素。」熊儒卿滿懷感恩地說,學校辦理校慶、運動會、新生訓練,他永遠記得那個畫面,那是慈濟志工到學校給老師、學生、校長、外賓很深刻的行為禮儀典範,他相信愛的種子一定會傳遞下去。

最後,他分享一句靜思語「不可作對」──與天作對,逆於天理是自絕生路;與人作對,剛強對立則互結苦果。感念極端氣候,思考靜思語已經三十年,七月吉祥月茹素的推廣,就是告訴世人不要與天作對,要做彌補、懺悔、改變,留給下一代美好的未來。而與人作對彼此都痛苦,要看別人的好,記住別人的好,希望讓愛延續下去。

◎手持靜思語 見證歷史時刻

「大眾剛剛入場的時候,是不是有拿到一本厚厚的書,這本書的書名是《靜思語》,這本書非常的特別,它是為了要紀念靜思語發行三十年典藏精裝本,請大家帶回去一定要常常翻閱,用心體會。」在司儀熱情的帶動下,靜思智慧語,好話遍環宇響徹苗栗聯絡處,人人伸出雙手,用掌聲感恩苗栗志工的愛心護持。在這溫馨的時刻,會眾手持《靜思語》,一起翻閱靜思語的畫面,成為歷史的見證者,留下歷史鏡頭。

《靜思語》真誠地傳達了心寬念純的美好,是解惑實用的心靈辭典。在二十周年的時候,音樂人李壽全老師將靜思語的精神轉換成一首歌曲,「窗前有一本書,指引一段迷途,天黑時為我點燈,迷霧中為我帶路,……」於是有了〈讀靜思語〉這首歌。社區妙手生華手語班,用手語演繹傳達這首歌的真善美。

演繹人員吳淑照感動分享:「一個月前,從基本的手勢一一學習,每個禮拜彩排。在家裡自我要求,每天至少練五次以上。過程中,因為有跪的動作,為了要練這個動作,腰骨痛復發,痛到沒辦法坐,沒辦法站,只好吃止痛藥。」她覺得就是一個責任,既然承擔了,就是要配合,所以吃止痛藥來克服疼痛。

「我非常喜歡手語,尤其剛加入慈濟的時候,就是接觸手語。很感恩有這樣的因緣來承擔〈讀靜思語〉手語的演繹,在參與的過程中感觸很深,讓我覺得人生沒有空過。」這首歌詞裡,每一句都讓她很感動,尤其這句「困惑時替我解答,執著時教我領悟」,每當迷惑執著時,靜思語會指引方向讓她頓悟,陪她走過人生的低潮。

演出中有一個小女孩很吸睛,她是周咏嬡,慈濟志工劉秀梅五歲的孫女,暑假中她跟著奶奶來參加妙手生華手語課。劉秀梅表示小孫女上課的時候,很認真的看每一個動作,然後認真的跟著老師比手語,比得很高興。

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把握因緣,上臺分享:「去年是靜思語三十周年,希望靜思好話遍寰宇,所以我們去很多地方,帶動人人來閱讀《靜思語》這本好書,這是上人的智慧法語,沒有時效性,可以長長久久。」蔡青兒帶著陽光般的笑容,接著說:「很開心來到苗栗,苗栗園區真的好美、非常的詩情畫意,苗栗有這麼大的志業園區,承載了另一個使命,師兄師姊非常的用心,成就今天的音樂會。」來賓人手一本《靜思語》是苗栗志工的用心,送給每一位來賓,這本《靜思語》是傳家之寶,希望透過好書好話傳遞智慧語,從小小孩開始讀,一路到大人到老人,一本書一句話,一輩子受用。

「看到很多小志工,從臺北、桃園還有新竹來,一大早,爸爸、媽媽帶他們來,期望透過孩子單純的力量跟大家結緣。剛剛在臺上〈讀靜思語〉手語演繹的小女孩叫小嬡,我就問她要不要來當小志工,她說好。」蔡青兒期待未來苗栗聯絡處也有三歲至十二歲的靜思小志工,讓愛的力量從小在心中札根。

蔡青兒告訴大家,她從國中開始接觸靜思語,一轉眼二十幾年。她也吃素二十幾年,希望人人一起齋戒茹素愛地球,身體環保、心靈也環保。

◎波斯匿王減胖記

「非常謝謝唐美雲老師,我邀請她來苗栗跟大家結緣,老師說排除萬難。」蔡青兒很感恩上人幫忙選了這齣「波斯匿王減胖記」,這是她和唐美雲老師回到花蓮請示上人,經上人特別指示,演繹這齣改編後的經典。

吉祥月從佛教經典故事詮釋蔬食齋戒、護生聚福緣。由唐美雲老師帶領的歌仔戲團員們,演出「波斯匿王減胖記」,波斯匿王因貪吃,過著優渥享福的日子,身體一天天的肥胖,影響健康,求助世尊佛陀。佛指示國王茹素、齋戒,國王親下旨意,設齋戒日,御廚配合以三菜一湯供餐,國王茹素過程艱辛,經大臣、末利夫人勸勉協助,終於克服口欲,順利減胖。

排除萬難來到苗栗聯絡處的唐美雲老師在戲後談到:「很感恩有因緣可以接近上人,學習佛法破除迷信,慢慢地了解,七月並不是可怕的鬼月,而是吉祥月、感恩月、孝親月。我們已經連續很多年參與吉祥月的演繹,之前有『光目女救母』,這次感恩上人的慈示,希望我們演繹『波斯匿王減胖記』來跟大家結緣。」

唐美雲告訴會眾,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18年統計,每一秒有兩千四百三十三隻的動物被殺;每一天有兩億一千多萬的生靈被宰:每一年有七百七十多億的動物送命。「這些驚悚的數據,平常在生活當中,因為三餐都要吃,所以不太會去注意,殊不知因為要滿足口腹之欲,有很多動物就沒命了。」唐美雲強調這不是宗教的想法,目前全球暖化,地球生病了,拯救地球要全世界的人一起來共行,茹素才可以讓破壞的程度慢一點。

她語重心長地說:「其實吃素無關宗教,吃素是一種選擇,選擇慈悲、選擇尊重生命,萬物皆有靈性,我們只是選擇到底要或不要?我們有小孩、有子孫,一定要茹素,我們這一代可能遇不到,下一代可能也遇不到,可是到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他們就會面臨地球暖化帶來的危機。」

「我們可以選擇從現在開始,改變飲食──齋戒茹素,改變生活習慣──隨身攜帶環保碗筷,也是愛地球的一種行動。」唐美雲希望大家愛自己、愛家人、愛護所有生命。

◎心靈饗宴 善的樂章

除了心靈環保,還有心靈的饗宴,來自彰化「菩提心室內樂團」,志工施宜良及多位音樂老師組合而成,演奏五首慈濟歌曲,〈生命的陽光〉、〈愛在碧海藍天〉、〈人間有愛〉、〈青山無爭〉、〈愛和關懷〉。一句句淨化心靈的的靜思法語,一曲曲療癒身心靈的樂曲,結合成一首又一首動人的樂章。

在一樓會場,邀請書畫老師現場揮毫靜思語書法掛軸,書香、咖啡香、茶香、人文香、心靈香。晚上還有「無痕蔬食嘉年華會」,提供蔬食餐點,讓會眾在祈福活動結束後,可以選購享用。

來自公館的鄉代表吳瑞雲參加吉祥月活動,感動不已地說:「每年都來參加七月吉祥祈福會,今年帶兩部遊覽車的會眾來。希望未來青年學子多多來參與,因為年輕人的倫理道德慢慢喪失,比較自我。像百善孝為先、尊師重道基本倫理觀念一定要向下扎根。」吳瑞雲期待更多的年輕人放下手機、靜下心體會慈濟志工用心安排的活動,相信會受益良多。

「慈濟人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看得到慈濟人默默地付出,我們怎麼會不支持呢?」會眾陳雲珍分享感受最深的靜思語「甘願做,歡喜受。」她覺得一塊福田不是一個人做得完,需要大家的力量一起來,行善不分年齡、不分時間,隨時每個人都可以做。今年的疫情那麼地嚴重,在這麼殊勝的歡喜月、孝親月,感恩大家還可以聚在一起,要把握時間行善造福。

每年都有來參加祈福會的還有康文政,他覺得慈濟是一個非常善的團體,善用眾人捐贈的力量,透過善的引導,像造橋國中、後龍國中兩位校長的見證,慈濟對校園硬體的改善,對導師、學生善念的引導,還有靜思語帶給全校師生的改變也是叫人很感動。

慈濟志工黃淑蘭提及,苗栗七月吉祥月,因緣很難得,結合了「靜思三十音樂會」和「環保三十無痕蔬食嘉年華」,三個活動整合在同一天,苗栗志工前所未有的大動員。感恩唐美雲老師第一次來到苗栗園區,透過傳統歌仔戲描述「波斯匿王減胖記」的環保護生戲曲,感動人心。

響應「靜思三十」透過音樂會讓現場來賓一起讀靜思語,期望「靜思好話」能傳千里,也能長長久久。另外配合「環保三十」,在戶外有蔬食樂活的攤位。黃淑蘭希望大家做到垃圾不落地,也不出現一次性使用的餐具。這是苗栗志工一個多月來用心規畫和努力,期待在七月吉祥月祈福會,能夠為天地祈福,也為地球護生,並且能夠說法、傳法,好話傳遍千里。

「誠正信實為大地・慈悲喜捨為和風」是今年七月吉祥祈福會的主題,願人人以「誠正信實」做為心靈的大地,同時以「慈悲喜捨」為清涼的和風,為家人祈福,也為世界祈福,願天下平安無災難。

圖左 :8月29日下午二點到晚上八點,於苗栗聯絡處舉辦「七月吉祥月祈福會、靜思語三十年音樂會暨無痕蔬食嘉年華」,傳達茹素、齋戒、護眾生的環保飲食生活習慣,希望凝聚善念,培養人人慈悲心。[攝影者:顏人鵬]
圖右 :在莊嚴的佛號聲中,慈濟志工虔誠一念心獻燈、獻花、獻果,引領會眾禮敬諸佛、清淨身心靈,祈願宇宙大覺者的福慧光明環繞世間,劃破人間黑暗。[攝影者:顏人鵬]

圖左 :「靜思語對學生幫助非常大,給同學們勇氣、智慧、善念。」減災希望工程苗栗造橋國中林育伸校長分享學校運用靜思語推動品德教育的成果,「四年前感恩慈濟捐贈學校靜思語匾額,教室的角落、牆壁、走道上都看得到靜思語,發揮良好的境教作用,也美化學校的校園。」[攝影者:顏人鵬]
圖右 :後龍國中退休校長熊儒卿分享:「剛才我們聆聽上人的開示,七月是吉祥月,日日是好日,今天就是很吉祥的日子。」七月吉祥月推廣茹素,就是告訴世人不要與天作對,留給下一代美好的未來。[攝影者:顏人鵬]

圖左 :〈讀靜思語〉這首歌,由社區妙手生華手語班,用手語演繹傳達這首歌的真善美。[攝影者:顏人鵬]
圖右 :演繹人員吳淑照(右一)說:「一個月前,從基本的手勢一一學習,每個禮拜彩排,在家裡自我要求,每天至少練五次以上。過程中,因為有跪的動作,為了要練這個動作,腰骨痛復發,痛到沒辦法坐,沒辦法站,只好吃止痛藥。」[攝影者:李文善]

圖左 :志工施宜良(左二)及多位音樂老師,演奏五首慈濟歌曲〈生命的陽光〉、〈愛在碧海藍天〉、〈人間有愛〉、〈青山無爭〉、〈愛和關懷〉。一曲曲經典的歌曲,讓人感受音樂的啟發力,由音樂、善法結合而成的是一首又一首善的樂章。[攝影者:張海濤]
圖右 :在一樓會場,邀請書畫老師現場揮毫靜思語書法掛軸,有書香、咖啡香、茶香、人文香、心靈香。[攝影者:顏人鵬]
圖左 :每年都來參加祈福會的康文政(中),他覺得慈濟是一個非常善的團體,善用眾人捐贈的力量,透過善的引導,援建苗栗減災希望工程學校。[攝影者:張環書]